双十一过去两周左右,天猫商城350亿骄人成绩,依然持续火热。幸运的掩盖了高德和天猫并不成功的合作事实。让我们不禁感叹,地图厂商O2O道路依旧艰难。
双十一高德和天猫的合作,是阿里巴巴融资高德地图之后,首次实现高德地图与天猫商城两者业务的直接融合。也意味着高德地图正式成为天猫的一个“分销渠道”,更将在线下商户资源上与天猫形成互补。
想法和实施过程都是好的,只是结果却倍感微凉。
阿里巴巴为何融资高德?不得不说,地理信息服务这一技术,在经历了不温不火的PC时代之后,再次引起了行业和电商的关注。
若追溯其历史,最早的地理信息服务概念,伴随着“智慧地球”、“虚拟地球”这种抽象化和模型化名词的出现,闯入大众视野。
2004年,随着谷歌上市,其先后一系列收购、融资了几家专于地图、三维地图专业公司,旨在其重要产品Google Earth的研发。这也算是国外最早发力地理信息服务技术产品的重大动作。在这一领域,国内厂商算是跟上了脚步。最早获得融资的是go2map(也就是现在的搜狗地图),在2005年被搜狐以930万美元收购。
在此之后,经历漫长的PC时代,地图应用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鲜有大事件发生。这也是处于酝酿的一个阶段,地理信息服务领域的各项技术也成长的愈加成熟。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地理信息服务也在孕育几年之后“破壳而出”。2013年初,苹果被曝出打算收购众包地图Waze公司,以改善苹果糟糕的地图应用现状。只是这一计划没有成功,Waze婉拒苹果,转投谷歌怀抱,被谷歌10亿美元重金收购。
其实,苹果、谷歌收购一家公司,对这两家IT大牛而言如吃饭饮茶。却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首先,与其它一些公司比起来,苹果很少收购创业公司。但这只是次要原因。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征兆,地理信息服务行业在经历了PC互联网不温不火的岁月之后,迎来了“鱼跃龙门”的时刻!
作为一个手机端重要的入口,地图服务重新吸引了投资商和巨头们的注意。小编粗略计算,截止到目前,2013年地图领域已经发生5起融资或并购事件。
由此可见,未来的位置服务蓝图已有轮廓,后续添砖加瓦可能会有如下几个方向:
1、平台化唱大戏,O2O道路依然很难
今年5月,高德获阿里巴巴融资2.94亿美元,一度成为地图行业的焦点。继而引发著名的“高百”大战。大战持续几个月,从免费到互相起诉,甚至搜狗地图也通过微博隔空喊话参与其中,一时间地图行业好不热闹。
毋庸置疑,在百度和高德等两大巨头先后获得过亿的用户后,地图产品已从工具化向平台化转变。尤其是作为手机生活的一个重要入口,平台化的互联网地图厂商似乎已经快要触摸到盈利的大门。但通过双十一电商大战,高德和天猫并不成功的合作案例表明,地图厂商O2O之路依然非常艰辛。
2、地图服务多样化成未来趋势
互联网发展的重心从PC端转到移动端,对地图服务而言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样化趋势开始显现。三维地图、街景地图、3D地图等等,多种“小而美”的多样地图开始走进大众视野。这些地图应用在满足人们基本的地图需求的同时,更高质量的地图服务需要。
3、UGC是地图厂商下一个发展节点
在百度、高德等国内互联网地图厂商加速O2O,希望牵手线下商户的时候,未看到UGC对地图数据完善的重要性。搜狗地图是最早意识到UGC对互联网地图产品重要性的国内厂商之一,早在2011年,搜狗地图就推出了高速收费计算及纠错功能,鼓励网友分享收费数据帮助完善高速收费计算功能,使得搜狗地图是市面上唯一一个提供高速费预算功能的产品。搜狗地图每年有约10万条最新的POI(信息点)数据是由网友贡献的,并且所有网友贡献POI全部在三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上线。
所以说,数据是互联网地图服务商的立身之本,用户获取的一切服务皆来源于此。
时至今日,移动终端的愈加智能化,促使地图数据UGC的实现更加简单。若国内地图厂商能够抓住时机建立起完善的地图UGC体系,不但可以降低数据获取成本,提高数据更新的及时性,还将大大增加自身的竞争力,为真正实现O2O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