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现在火得不得了,很多行业都在讨论数据带来的价值。但实际上,银行业对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并不是这一两年的事情,而是很早就开始动手了。”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富滇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杨平生如此告诉记者。
11月初的春城昆明,天气爽朗、不冷不热。记者面前的杨平生,性格仿佛和昆明的天气一样,不温不火。在杨平生看来,数据是银行最有价值的资产,数据的管理和应用是银行业信息技术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没有数据作为支撑,信息化就无从谈起。而富滇银行作为一家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很早就开始着手进行数据管理和分析方面的工作。
杨平生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面对当今竞争日趋激烈、互联网化明显的金融市场,富滇银行正在思考和尝试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的管理分析来实现向专业化城市商业银行的转型,也希望向《中国计算机报》读者及同行分享经验。
数据仓库架构的数据中心
富滇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30日,由原昆明市商业银行增资扩股并更名而来。近几年,富滇银行的信息系统建设逐渐加快,目前已建设完成以核心系统为中心,以总账系统、卡系统、中间业务系统、国际结算、资金管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系统、信贷管理系统为基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备为渠道的业务系统,同时开发了数据中心、管理会计、客户关系管理、反洗钱等管理系统。此外,信用风险管理系统在开发中。
其实,目前国内城市商业银行的应用系统差异不大,而由于信息系统建设而带来的问题也差不多。因为开发建设了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所以富滇银行存在数据分散存储,难以管理的情形。为了更好地达到数据集中抽取、加工、处理、存放的目的,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数据中心系统的建设势在必行。
“富滇银行的信息化工作在城市商业银行这个层次上,在某些领域还有一些比较优势。特别是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启动并开始实施数据中心项目,因为当时我们就意识到数据整合、管理对银行经营和决策的重要意义。”杨平生告诉记者,之所以称为数据中心而不是数据仓库,是因为数据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工作,而富滇银行将数据中心作为数据仓库的子集进行建设。
“当然,项目是按照数据仓库架构来构建的,将数据分为采集缓冲区、标准数据区、基础数据区、汇总数据区、指标数据区、目标数据区。目前,数据中心已经从我行大部分业务系统和管理系统中抽取了相关数据并进行清洗、加工、建模等工作,构建了数据集市10余个,为15个系统提供了接口数据。”杨平生说。
批量作业时间缩短一半
“其实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比如,必须对项目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果定位不明确,非常容易导致开发工作的混乱;还要在前期就具有全面的总体规划,包括软硬件的安装配置方案、人员时间的投入规划,才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还有最重要的是与业务部门的配合问题,因为只有业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参与,才能使建模、集市开发等工作顺利完成。”杨平生介绍。
“我们的数据中心项目较全面地应用了IBM提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最基础的数据库软件,IBM DB2是我们***采用的,而且应用效果良好。随后,从ETL(数据抽取)工具Datastage、应用服务器Websphere到上层的数据分析展现工具Cognos,除了调度软件采用了Moia之外,我们在数据中心项目中几乎全部使用了IBM的产品。”富滇银行信息技术部数据中心负责人刘明伟告诉记者,之所以如此选择,首先是因为IBM从底层的数据加工处理到前端的报表展现都能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并且IBM的产品在性能、产品熟识度、易用度方面均表现不错,比较符合银行业的行业需求和富滇银行的实际情况,在各类银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实践经验;其次是因为选购同一厂商的产品,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开发和使用的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几个厂商互相推诿的情况。
“当然,选择这种搭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最为符合我们的实际需求和业务发展需要。”刘明伟介绍,富滇银行的数据中心项目做了两期,一期从2008年开始并于当年完成,二期从2010年开始,2011年完成。“正如杨平生所说,对于数据中心项目的挑战,我们都很好地克服掉了。比如我们一开始就对项目进行了较全面的总体规划,在一期建设时,就基本上把所有的框架和模型都搭建了起来。而二期建设,主要是对一些关键性的软件进行了优化和升级。”刘明伟告诉记者,项目的二期将原来使用的IBM DB2企业版升级为数据仓库版,将IBM Datastage SE升级为支持并行处理的Datastage EE版。
“DB2 V9.7的数据压缩和虚拟化性能大幅提升,同时让DBA(数据库管理员)更容易管理,而Datastage EE的并行处理能力也让我行的数据处理效率大幅提升。目前我行数据中心每日增量数据约为80GB,数据总量约2TB,在实施了二期项目之后,我行的批量作业时间已经从8个小时缩短至4个小时,使业务部门对数据的查询更为快捷准确,也让我们信息技术部的运维管理工作更为轻松。”刘明伟对这次升级颇为满意。
从数据深度利用中获益
可以说,富滇银行的数据中心是一个基础的数据平台,当平台搭建好之后,对数据管理和应用的好戏才开始上演。刘明伟介绍,富滇银行基于数据中心系统开发了统一的报表集成平台,满足了全行日常的数据查询分析需求,作为全行报表的统一展现界面。系统中报表均通过Cognos进行开发,通过Cognos的使用,满足了银行各部门的报表需求,能提供方便、快捷、美观的报表查询服务。此外,该行还针对经营管理层,使用Cognos开发了“高管驾驶舱”应用(尚在测试中,未正式上线),它可以根据银行高管的特殊需求,提供更直观、便捷的数据查询服务。
“我行的报表集成平台上线后,满足了日常经营管理、数据分析以及部分考核的数据查询需求,由于有了数据中心在后台做完善的数据支持,再结合对Cognos的合理使用,使得各个部门新的业务需求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满足,也有效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杨平生告诉记者,数据的完善和深度挖掘、分析,使富滇银行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比如在客户服务方面,富滇银行通过数据的加工使用,提高了全行的营销能力,提升了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在产品竞争力方面,通过数据挖掘,能有效帮助业务人员根据经营情况研发新的金融产品。
“从近几年我行的数据中心工作发展历程来看,管理好、使用好数据对银行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对于数据中心成功实施所带来的全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大家有目共睹。当然,这其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有待改进,需要全行高管层、各个业务部门和信息技术部共同努力与协作。”杨平生说。
重新制定IT战略规划
“目前我们在信息技术规划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在于,做的大多是项目和技术层面的规划,而没有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的。”杨平生向记者坦言,富滇银行近期正准备启动IT战略规划的制定工作,这个规划将主要从战略层面,引导富滇银行未来信息技术工作的发展。
目前,银行业正处于一个***的变革期,这种变革对银行的信息技术工作也将是一个重大的挑战。杨平生指出,银行包括核心系统在内的各个应用系统都是基于传统的业务模式建设的,而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行业发展趋势将直接导致银行业务模式的变革。“未来,银行将不得不面对更残酷的竞争,不得不面对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改变,到那时,我们的应用系统能否支持这次变革,还是未知数。”杨平生非常前瞻。
杨平生告诉记者,在富滇银行新的IT战略规划中,将包含对核心系统等应用系统的评估;银行互联网化趋势下,银行的社交网络、电子渠道建设;数据治理等内容。“对于一个现代银行而言,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我行正在制定的IT战略规划中,数据治理仍然是重点内容之一。”杨平生认为,目前富滇银行一方面仍然存在数据缺失与冗余并存、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需要解决,另一方面社交网络、移动终端等带来的营销渠道多元化,使原来以处理结构化数据为主的数据中心面临着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挑战,而这些,都是在科学、前瞻的IT战略规划基础上,升级改进的方面。
“中国的商业银行大致有三种发展模式,综合化、专业化和机构扩张模式,之前大多数城市商业银行走的是机构扩张的路线。富滇银行则希望通过这次战略转型走专业化路线,通过提供具有特色、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来赢得客户,当然,这就离不开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系统应用。”杨平生向记者透露,尽管富滇银行数据中已经对各个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生成了客户信息的相关模型,但仍然不全面,随着客户信息的重要性逐渐显现,目前富滇银行正在规划和建设ECIF(Enterprise Customer Information Facility,企业客户信息工厂)。
“它实际上是一个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前置系统。由于银行除核心系统之外,很多系统内都存有部分客户信息。通过ECIF,我们可以将散落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聚集,并形成客户的统一视图,从而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和精准营销。”显然,有了数据中心这一基础平台,杨平生已经开始考虑将数据整合应用于银行经营、决策、客户管理与营销等各个方面。
目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代表,阿里金融已经开始大数据布局。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数据对银行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杨平生反复强调“数据是银行最有价值的资产”,这是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方面银行各个系统中存在着非常强大、全面的数据来源;另一方面,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和客户拓展方面,只有通过大数据分析,才能将系统中“沉睡”着的数据激活,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富滇银行一方面面对着市场环境变化和金融互联网化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出于自身转型,走专业化城市商业银行道路的需要,只有依托我国西南边贸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可谓银行安身立命的关键。
记者手记
业务出身的技术管家
在采访结束时,记者才了解到杨平生并非技术出身,而是从业务部门调任富滇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在交谈中,记者发现虽然杨平生对技术了如指掌,但他更多地谈及战略规划、银行的发展与转型、客户管理与营销,他站在企业发展的层面去思考技术对银行战略制定和经营管理的支撑能力,而不只是就技术论技术。
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而在社交、移动等带来的社会变革面前,技术成为了帮助银行转型、与业务更紧密结合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从而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在这样的趋势下,或许对银行而言,杨平生这样业务出身的技术管家更为合适,因为他从业务的角度去看待技术,知道如何把技术与业务拧在一起,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