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举办的“网络世界大会2013暨第十二届以太网大会”举办期间,以太网联盟主席、戴尔公司***技术官办公室以太网传播总负责人John D’Ambrosia专程来到北京作《今日以太网》的演讲。记者值此机会采访了John D’Ambrosia。 400G 标准约在2017年形成。
Q:目前40G、100G、400G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进程如何?
John D'Ambrosia:过去40G主要用在数据中心领域,100G更多地应用在运营商层面。但是现在数据中心发生了一些变化,即40G作为汇聚层的上联带宽应用而数据中心的100G链接也在考虑中了,这些是最近发生的变化。
400G目前还只是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首先要明确400G的目标是什么,怎样着手操作,并从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上进行评估。根据以往的经验推算,2017年大约将是标准化制定的时间。
Q:未来无线技术将如何与有线联网技术相结合?
John D'Ambrosia:从802.3系列以太网技术到802.11无线网技术,两种技术已经在融合了。以太网联盟正在推动400G以太网的标准制定,随着以太网有线容量的增大,无线网也希望有支撑更大流量的技术,能够连接到400G中来。另外包括像以太网供电,特别是以有线的方式给无线设备供电,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技术。PoE、PoE+一直是我们比较积极推动的技术。802.2系列标准能够让有线和无线两种技术融合在一起,无线路由器就是融合在一起的例子。两种技术不同层次的融合点非常多,当然,未来还是会有很多变化和挑战的,就像802.11和802.3系列之间的桥接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挑战。
Q:未来以太网如何在车载网方面发挥作用?
John D'Ambrosia:我对以太网在车载网方面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应该说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以太网在车载网方面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在汽车的控制系统用以提升内部的通信。未来汽车里面的信息会更多,包括自动驾驶、自动播放视频、自动录像等高端的系统都需要一个高速传输的环境,所以应用场景会比较多。例如,通过以太网车载网下载交通流量视频,了解实时的交通路况等。和现在相比,未来更多提供的将是视频信息,并通过以太网的方式实现交互。所以车载以太网技术可能驱动更多的下载需求,从而增加以太网的流量。我个人非常期待以太网在汽车方面的应用。
以太网将无处不在
Q:未来以太网技术需要与光传输技术相结合,这其中是否还存在着许多挑战?
John D'Ambrosia:我们正在研究如何通过单波长传输100G,这样同一光纤上就可以提供更多的传输容量。为了和现有光网络的标准互操作,我们还设立了专门的工程任务组。挑战当然很多。比如,由于速度越来越高,对于能耗、延迟的敏感性就会越来越强,这是很大的挑战之一。在电信号转变成光信号的时候,不同芯片之间的传输也还存在着很大的挑战。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光信号的直接传输——希望光直接到芯片,不需要在外部添加专门进行光电转换的模块,而是直接把转换模块集成到芯片里。
Q:以太网技术演进的方向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John D'Ambrosia:我认为以太网的发展没有边界,将成为无处不在的以太网。
Q:在以太网生态圈方面,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John D'Ambrosia:以太网的发展其实是依赖于整个生态圈的努力。举个例子来说,服务器领域正处在向万兆的演进过程中,需要把万兆网卡和服务器集成在一起。在数据中心里面我们需要有更多高密度的以太网交换机支持万兆服务器部署。比如在数据中心汇聚层,我们可以看到40G能够更经济、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被广泛接受。而100G目前还不是性价比***的选择,仍然有待发展。越往核心走,你会发觉带宽的压力越大,因为所有的数据都会从边缘汇聚到核心管道。这就要考虑整个网络和基础设施的配置问题,包括虚拟化服务器、对应的数据流量,以及相应的成本、能耗等。其实我们今天所谈到的技术都需要在成本及可靠性方面做优化,以便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投资回报。正是因为这两点,才是让以太网能够不断发展,成为用户性价比***选择的主要原因素。
开放、融合是戴尔的核心理念与竞争力所在
Q:作为以太网联盟主席,您个人对于戴尔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John D'Ambrosia:首先我是作为布道者去帮助整个产业推广开放的以太网。戴尔这个平台非常大,有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等。我与技术和产品研发团队一道工作,通过和戴尔内部很多人交流,以及更多的机会和客户直接沟通,让我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以太网的未来,并拥有一个更好的视野来推动以太网的发展。因而除了戴尔的产品路线图之外,我还能够为戴尔提供前瞻性。这种前瞻性可以让戴尔团队了解如何来适应这个市场,哪些产品是戴尔可以做的。
Q:在以太网领域,戴尔的主要优势是什么?
John D'Ambrosia:戴尔推崇开放的理念,而且是真正去落实和执行了这一理念。有很多公司声称支持开放,但实际并非如此。戴尔则不是这样,戴尔相信开放,真正希望各厂商之间设备可以互联互通,从而让客户可以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