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 CEO 保罗·雅各布(Paul Jacobs)刚刚在太平洋彼岸提出“数字第六感”概念,表达高通在物联网领域的思考;它的 CTO 马特·格罗布(Matt Grob)就在中国一个行业论坛上提出“体验引擎”概念。
马特·格罗布是在高通赞助的一场由长城会主办的“智能手机 2.0 峰会”上提出“体验引擎”概念,这是该公司首次提出类似概念,反映了这家移动芯片公司在诠释“为移动而生”新的举动。
在我们之前对高通高层的采访中,“用户体验”一词频繁出现,当初意指拒绝四核八核“核战争”,通过平衡其他领域的表现来提高移动平台的整体体验。这次他们索性在”关注用户体验”的口号上直接提出“体验引擎”概念,完成从前端到后端的改革。
在格罗布的介绍中,他非常明确地讲到 CPU 只代表了移动处理器 15% 的能力,他们提出体验引擎概念,是希望人们弱化对 CPU 的认知,更多地关注手机相片信息处理器的能力(ISP),手机的图形处理能力(GPU),手机的定位功能(GPS),手机对人的主体理解的能力(DSP, 在哪里、做什么、周边情境)。
格罗布以旅行体验、游戏体验、摄影体验举例。在旅行中,定位和导航是刚性需求;在游戏体验中,对画面质量、反应速度、环绕声、低功耗都有要求;在摄影中,需要高质量相机,需要感知室内室外,需要可以后期改变数码照相颜色、光照等。格罗布介绍高通拥有 30 多种用户体验平台,有 1000 多款产品设计,由 500 名设计师支撑。
“CPU 是 PC 时代的一套东西”
很难讲高通公司提出“体验引擎”概念,是迎接明年英特尔 14nm 芯片竞争做的预防措施,还是在拒绝八核“核战争”中推出的防御性策略。高通全球副总裁沈劲在向记者进一步解读“体验引擎”时,给出很明确的态度——对于前者,沈劲评论道“CPU 是 PC 时代的一套东西”;对于后者,沈劲则反问“你认为小厂商都能做八核,高通做不出八核来吗?”
沈劲没有点名,他说移动(mobile)重新定义了很多东西,这一点与高通公司的座右铭是一致的——生而移动(we are mobile natives)。“CPU 是 PC 时代的一套东西,移动不是继承 PC 时代的东西,而是重新定义”,沈劲说,“现在的问题不是说硬件过剩,而是把一些能力放到不该放的地方。比如 CPU 的能力是过剩的,但其他能力还是不足,比如续航,比如与用户体验息息相关的划屏——由 GPU 核心决定”。
如格罗布前面提到的,高通芯片设计 85% 都是与 CPU 无关的。在高通看来,CPU 是顺序执行一般计算任务,而移动芯片是多个专业处理单元(CPU、GPU、DSP 等)的“移动异构计算”。其最新的实践是在骁龙 800 芯片中加入两个 ISP 芯片,可以做到画中画、视频中的视频,且可录制 4K 视频。
不拼 CPU,沈劲在半年前接受记者采访就提到高通要在其他方面发力。这次他还是强调这几个方面:GPU,DSP,Modem,多媒体(ISP、音频芯片),连接性(蓝牙、WiFi、GPS)。 拿 Modem 来说,高通的 LTE 技术已经发展到第四代,而其他厂商刚刚开始。沈劲说更优秀的 Modem 技术,在上网速度、掉话率方面都会占优势。据称这五个方面,高通分别推广了子品牌,比如 GPU 的“Adreno”品牌大家就已经比较熟悉,而它的 Modem 品牌是“Gobi”,DSP 的品牌是“Hexagon”等等。
沈劲还希望加强人们对“每毫安性能”的认知。在他看来,不仅 CPU 是 PC 时代的一套东西,眼下 CPU 跑分的方式也是 PC 时代的一套东西。“现在还是延续 PC 时代的跑分方式,今天把手机放在冰箱里跑的分数,就像在有冷却风扇的电脑里跑的一样,这不现实——在手机上这些条件都没有。要加入功耗的考评标准,衡量每 毫安跑得多快,这才是科学的”。
至于其他厂商宣传八核所造成的威胁,沈劲在 8 月份的一条微博中就予以回应:
博通的钱智军对于”核战”的观点是在中国还是要入乡随俗,哪么中国的”乡俗”是什么? 他的比喻是”买萌无极限,吵作无底线”。
沈劲在该问题上也这样回答记者:我们相信消费者不是更傻瓜。“很多小的厂商也在做八核,你认为高通做不了吗?高通不做,是因为这样 做对产业没什么好处。我们希望大家关注体验,关注决定体验的‘体验引擎’”,沈劲说,“国外八核不八核,厂商讲得不多,更重要的是推品牌和用户体验,用户 也不会讲参数。对于中国市场往哪个方向走,高通作为领先的公司之一,有责任来做这个事情”。
智能手机创新到了瓶颈期?
我最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是智能手机的创新是否已经到了瓶颈期。
沈劲对此予以认同:现在是一个岔路口,决定自己的命运,也决定行业的命运。
“中国公司不太习惯打品牌,没有自信,他们做过很多东西,真正留下来的没多少。”沈劲以音响业来暗喻芯片行业:“一开始的时候是砖头单喇叭,后来到 双喇叭,有立体声;再后来有四个喇叭,左右有立体声,上下有重低音,这是比较合理的。后来国内的厂商搞到 16 个喇叭,但现在看,真正留下来的,是 Bose,还有后起之秀 Beats,德国品牌森海塞尔。PC 时代没有让中国厂商存留下来什么东西,很多东西热闹一阵子就完了”。
关于价格战,沈劲也有一段很精彩的描述:
现在到了十字路口,厂商要决定怎么走。如果拼命去杀价,去红海里竞争,最后不是自己死,就是大家都砍伤砍死,同归于尽。所以要做品牌,要做体验……如果完全只是便宜,现在小米的模式出来后,做便宜一点出路都没有,连山寨都做不过小米。
所谓出路,是指锁定特定的用户群,如小米那样给屌丝“最快的手机”,像 OPPO 那样为女性用户打造“浪漫主义科技”,像步步高那样主打音乐品质。“抓住自己的用户群,在价值上做精,就可以了”。这个观点也响应了当天 OPPO 营销副总裁刘作虎“价值 / 价格”的理论,刘称 OPPO 内部从来不讲“性价比”,先把产品做到极致,再考虑如何定价。
关于我所提到的“换机热情不高”,沈劲认为时尚的东西是可以更替的,而是更替的频率越来越快。所以手机、智能电视、穿戴式设备往时尚产品演进,依然 可以带动消费者的换机热情。“拿电视来说,如果把电视看作耐用品,人们自然更换得慢,但如果把它看作是多彩外壳的时尚品,说服消费者这是手机的一部 分,2999 元相当于一部手机的价格,他们还是愿意换的”。
为什么传感器越来越重要?
回顾智能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越来越多的传感器(sensor)被加入到手机,从起初的光线传感器,到重力传感器、远近传感器、陀螺仪感应、语音控制、低功耗监听等等。为什么智能手机中的传感器越来越多?
高通公司产品总监鲍山泉(Luke Bao)给出的答案非常有意思:
手机功耗的优化是无止境的。有时候你不知道该不该减功耗,是因为你不知道手机在做什么。加上传感器后,手机更加智能,开始更多地了解用户的行为,可以更细致地做优化。
“这反映了粗放式的优化达不到效果,正在从粗放式转到精细化”,鲍山泉如此评价传感器的作用。而他所指的“粗放式”是指 CPU 功耗的减少,但实际上手机整体的功耗并没有减少。
我们知道,智能手机的两大耗电大户是屏幕和功率放大器,尤其是进入 4G 时代耗电明显提升。对于屏幕,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技术,包括光线传感器、远近传感器、重力感应器(如翻转拒绝电话)等,将来的一大演进方向是将手机大屏的 功耗转移到智能手表上,即无须点亮手机屏幕就可以在智能手表上收发短信、接打电话(手表通过蓝牙连接到耳机)、收发邮件等。而降低功率放大器的功耗,是业 界的一大难题——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插入 SIM 卡和无 SIM 卡状态手机的待机能力。
鲍山泉介绍说高通 RF360 芯片在解决功率放大器的功耗方面居功至伟。他拿刚刚发布的三星 Galaxy Note 3 来举例,“Note 3 使用高通 RF360 射频芯片后,前端在射频这一块省了 30% 的电”。RF360 的原理是把多点传输的射频信息压缩到一条点对点的通道中,降低射频信号对功耗的损伤。鲍山泉说目前三星是唯一一家通过 Sensor(传感器)很好地提升省电能力的厂商。
目前 4G 在中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我们问到高通在“五模十频”方面具备优势,但存在的劣势是什么。鲍山泉说这其实是一个通用问题:如何把功耗和尺寸做小。他说高通 公司已经攻克这个堡垒的 60%-70%,目前还在做优化。比如功耗方面,除了加大电池模块方面,还要加强内部控制,比如什么时候该高电压,什么时候该低电压;屏幕暗的时候别让主 处理器醒来,让 LED 背景灯调低,做一定像素补偿等等。“功耗和尺寸在 LTE 时代要永无止境地做优化”,鲍山泉说。
面对穿戴式设备浪潮,芯片厂商能做什么?
根据鲍山泉的介绍,以智能手表为例,穿戴式设备中一般没有通讯模块,它是一个手机的附件,只有蓝牙、显示模块和低功耗的处理器。我问他将来高通有没有可能单独辟出一个超低功耗、适用于穿戴式设备产品线,他予以肯定回答。
除了超低功耗处理器以外,显示技术也是突破的一个点。根据高通上周在圣迭戈 Uplinq 2013 大会上发布的 Toq 智能手表,其拥有的 Mirasol 屏幕技术将极大地降低穿戴式设备在屏幕方面的耗电。这就已经减轻了耗电大户之一——屏幕的功耗。
另一方面,就是芯片厂商要考虑如何在 IP 方面进行组合,把功耗降下来。即前面鲍山泉所提到的超低功耗处理器产品存在的可能性。
沈劲认同穿戴式设备将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比如电视行业,“它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所以讲得多的是变革和颠覆;智能手表也会替代原来的手表,是全新的穿戴式手表”。
在沈劲看来,所谓穿戴式设备的智能属性,完全来自于它的连接性。“如果只是本地运算能力,没有数据,没有来料要加工,它在里面算自己,也没用”,沈劲说,“有连接就有智能,智能电视、智能冰箱等等,连接后就可以处理数据,可以输出,可以采集,所以它们才是智能的”。沈劲说高通要做“物联网的 OS”——“做 OS 不难,做成人人都喜欢的 OS 就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