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目前电信网的业务接通率只有45%左右,若接通率提高一个百分点,收益可达10亿元,同时可以显著改善我国目前交换机的超负荷情况,所以说提高电信网的业务接通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随着我国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行维护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片面地追求来话接通率转移到如何提高网络的接通率。在采用七号信令中继的情况下,网络的接通率可通过如下公式来表达:100%×(ACM+SLB+STB)/(IAM+IAI),从公式可以看出,网络接通率主要用于分析呼叫失败的网络侧原因,即设备原因;而对于被叫用户忙和久叫不应所造成的未接通呼叫不再列为呼损,使考核结果更趋合理,从而准确地反映出交换设备的维护水平。
合理配置维护交换机数据库数据
C&C08交换机数据库中存在三个主要关系表:用户索引表、用户数据表和设备表,在配置数据时,应保持数据参数的一致性和合理性,从而避免空错号的呼损、拥塞信号的产生和信号配合的错误情况的出现。
入中继呼叫时,表格缺数据记录的影响
对02版或03B等版本,由于各个表格之间数据的正确关系通常要由填表人来保证,因此常常会发生数据短缺或表格之间数据不一致,这些都会导致检索表格失败,造成呼叫失败。03I版及其以后版本由于采用存储过程封装处理,表格之间的一致性由程序保证,避免了表格之间数据的不一致,减少了上述现象的发生。
与中继相关的字冠等数据的设定
如果本局是端局,一定要要求上级局将至本局的字冠做详细,否则,会因为字冠不对导致入中继来的号码出现空、错号的呼损。并尽可能地将上级局局向的中继群呼叫源与本局用户的呼叫源分开,将上级送来的呼叫做落地处理,避免字冠死循环的发生。特别是在C3及C3以上的市话网中,是不允许端局做字冠的汇接处理的。
对于字冠数据的设定,注意如下原则:若本局是端局时,对入中继来的呼叫,预收号长可以设定为等于本局号长,这样,减少了内部消息包数量及号码分析次数。对于出局呼叫,预收号长及最小号长也要尽可能设置大,中继承载的电路占用点也要设置大,最好是成组发码,这些数据设置大的好处不仅提高了交换机的处理效率,提高电路利用率,而且能最大限度降低信号配合的错误。
对于TUP出局呼叫,最好主动发送主叫号码,以减少局间消息包数目。新国标已作这方面的规定,全网开通主叫显示功能,发端局须发带主叫信息的IAI前向消息。03I版中软件参数“TUP运行保留参数4”BIT1=0 时,TUP将主动发送主叫号码,而无需作补充信令表,非常方便;对ISUP,软件参数“ISUP运行保留参数10”BIT10=1时,也具有同样效果。
汇接局到落地局的发码方式应该为“成组发码”,但是现在从汇接局MS3来的呼叫中有少部分是采用“重叠发码”,当发号不全时容易造成“拨号中放弃”的呼损,此问题应让局方协同解决。
合理配置光路、中继及组网的网络参数
网络参数配置原则
中继模块配置原则。在多中继模块情况下,通常一个AM32或AM128下挂多个TSM模块,为了保证单模块故障不影响全局与其它局向之间的联系,必须将去同一局向的电路分配到不同的中继模块。同理,去同一局向的链路也必须分布在不同中继模块的七号信令板上,即使只有一个中继模块,也应将去同一局向的链路分布在不同的七号信令板上,避免由于一块七号信令板的损坏造成某一局向出现全阻故障。此外,七号链路所配置的话路时隙也应分配在不同的DT板上,避免由于一块DT板的损坏造成多条链路的中断。
链路选择原则。尽量保持话路与其对应的优选链路在同一模块,避免出现诸如话路选择TSM1,而链路选择TSM2或TSM3等现象,减少模块间的消息包。
例如, 某局的一个管理模块下带4个中继模块,4个中继模块下挂24个RSMⅡ,只有一个S1240出口局,与S1240对开的七号电路分布在4个中继模块上。通过如表1、2、3所示的数据修改过程,可以实现不同呼叫源码的用户拨打出局电话时,固定占用某个中继模块,从而减少模块间的消息包,降低交换机的拥塞率。在ST用户表中,将4个中继模块所带的RSMⅡ用户呼叫源码分别定义为1、2、3、4。
合理配置网络参数的途径
合理配置字冠数据。若本局为端局,对于入中继呼叫(对入中继群单独设置呼叫源码5),在呼叫源表中,该呼叫源码5对应的预收号长设定为等于本局号长,减少内部消息包的数量和号码分析次数。对于出局呼叫,尤其是长途、自动寻呼和移动电话等要求主叫号码的字冠,在被叫分析表中,该字冠对应的"补充信令标志" 设置为"是"。在补充信令表中,各字冠对应的"是否发主叫号码"设置为"是"(发IAI),以减少局间的消息包数量。另外,预收号长(呼叫源表)和最小号长(被叫分析表)应尽可能配置大些,中继承载的电路占用点也应配置大一些,最好配置为成组发码,以提高交换机的处理效率和电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信号的配合错误。
设定中继电路选线方式。对于七号信令电路,国标规定了两种选线方式:大小/小大、主控/非主控(LIFO/FIFO),优先使用主控/非主控方式。有些交换机,如5ESS等,可能会采用大小/小大方式,这时要注意:对接的两个局,一方从CIC最大的电路开始选择,另一方从CIC小的电路开始选择,但08机的电路选择则是根据中继内码来实现的,要注意CIC与中继内码的映射关系,做出正确的数据。由于七号电路是双向电路,电路可能会发生同抢,为此,预先规定对接的两个交换机各自主控一半的电路,当发生同抢时,非主控方释放对电路的占用,并在另外一条空闲电路上重新发起呼叫。在两个交换机间,信令点编码大的一方主控CIC为偶数的电路,信令点编码小的一方主控CIC为奇数的电路,若双方主控同一方向的电路则影响更大,可能会引起电路吊死,应注意。话务量较大时,同抢对接通率有一定影响,应注意避免。
对于模块间中继选线方式,建议在配SM和RSMII(或SMII)之间的中继选线方式时最好配为“最小”、“最大”或“主控/非主控”。
合理分配话务流量。在数据配置时,有时很难预见哪些用户属于高话务量用户,当某用户框(或RSA框)集中了过多的"网虫"或热线用户(传呼台、热线服务和股评等)时,会造成系统的话务量过于集中,从而引起呼损。通过C&C08交换机的话务统计功能,可以及时发现数据配置中的不合理成分,继而进行数据配置优化处理。主要的统计方法有:
· 用户线群统计。通过分析模块、用户框和RSA框的用户呼叫分布情况,找出话务量最大或最小的用户框和模块,采取相应改善措施。
·局向目的地话务分布统计。分析经过某个局向到各个目的地的去话话务分布情况,找出话务量较大的部分,并通过在被叫分析表中调整相应字冠的路由选择码,均衡话务。
·模块通信状态和流量统计。统计各模块之间的话务流量分布,如果发现某些链路流量特别大,而某些链路的流量又特别小,则必须对数据重新进行配置,减少模块间的呼叫。
·模块内部电路群统计。通过对OPT、IDT、E16等话务进行统计,确认是否存在话务过重,拥塞时长过长等情况,进一步采取改善措施。
合理分配模块间的消息流量。通常是由于中继电路和信令链路安排不合理造成的,如某模块只有话路,没有链路,每次出局呼叫均要走模块间光路,就会造成模块间的消息流量过大,造成一定的OPT网络资源紧张。
减少CGC信号的发生,合理配置中继数据。一般来说,当路由表、路由分析表、中继群表和中继群/子路由表数据配置有误时,容易导致CGC信号的发生。
用户硬件、状态方面的原因
最常见的是外线故障。用户外线故障的情况主要有断线、混线、单线地气、用户锁定等情况。外线断线时,每次拨打该用户,能够听到回铃音,但总是无人接听,与久叫不应用户很相似;当出现单线地气时,会导致上报误摘机、乱拨号等现象,这些都会影响接通率;用户端口锁定时,会造成拨打听忙音,与用户忙很相似 。因为断线、锁定与“久叫不应”、“被叫忙”相似,需要注意与“真久叫不应”、“真忙”用户区分开,区别处理。上述情况往往是一些C4、C5局接通率低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少部分为ASL、DRV板故障。话务统计失败原因是“终点故障”。拨打该用户,多为“嘟、嘟”故障音;跟踪,多为锁定、自动拨号、反复摘挂机、摘机后双方听不到声音(单线地气);测试,多为线间绝缘差、碰其他用户线、单线地气等。
另外还有ONU用户停电、无模块间话路时隙(CTN控存吊死)、用户久叫不应等。对于ONU用户停电,话务统计失败原因是“临时故障”。观察均为V5ST 用户,事件告警中有V5ST用户端口闭塞告警,经查为停电ONU的用户。处理方法:对停电ONU字冠作号首处理送拥塞音;对于无模块间话路时隙(CTN控存吊死),如用户框的62个时隙(RSA远端为56个)已用完等,话统失败原因是“无可用资源”。对于用户久叫不应,采用下述方法解决:向用户增加"无应答转语音邮箱"新业务:MOD ST:DN=PQABCB,NS=CFNRAVM-1;修改本局信息表,如直接索引号设定0,久叫不应转语音邮箱设定1423;改变久叫不应转语音邮箱的定时器时长:MOD REALTIMER:PID=13,定时器组号=0,组内索引=25,NVL=30。
值得注意的是,久叫不应定时器时长缺省值为20s,即约振铃5次左右开始转入语音邮箱。为了防止被叫在振铃5次后接听时,呼叫已经转移的情况经常发生,一般将久叫不应转语音邮箱的定时器时长设置到30s。对于久叫不应送CFL的情况,还可通过呼叫前转功能进行改善,但若呼叫前转仍不成功,则仍宜回送CFL。此外,对于ISDN用户来说,由于外线停电等原因造成设备处于未激活状态,当其作为被叫时也回送CFL,可视具体情况具体解决。
总结
总之,影响交换机接通率的因素多种多样,我们在日常维护过程中,通过分析数据一致性、合理配置网络参数及分析用户故障,采取了相应的解决途径,明显提高了网络接通率,从而显著提高了系统的运行维护质量。
博客原文:http://blog.163.com/xutong_hust/blog/static/1581837200851311275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