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内核战:创新英雄Opera 三分天下谁争雄

开发 前端
浏览器是互联网永恒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好几个浏览器的名字,不过提起Opera,总会令人爱恨交织。

谭咏文和Opera软件公司属于特殊的年代,特殊的地方,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解释,包括语言,音乐或者是记忆,能够说得出他在那里活过的那种感觉。那 只是这个世界上一个时间的角落而已。那里,随时随地都有着疯狂的举动。那个时候流行着一种感觉:我们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我们是赢家。我想,也许那也 算是一种人生的赌注吧。那种不可避免的成功感,超越了老旧死板的微软。是的,我们那时动力十足。我们正赶上了那次浪潮的高峰。所以现在,当你爬上挪威陡斜 的小山坡向西望时,只要你用对角度,就能望见高潮时期的那个标志——那个潮流涌来又激退的地方。——改编自电影《恐惧拉斯维加斯》台词。

浏览器是互联网永恒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能说出好几个浏览器的名字,不过提起Opera,总会令人爱恨交织。

他是个很出色的浏览器,来自挪威。他创造了很多新的理念,并一直努力坚持着,从不为极低的占有率所动摇。不过这次,他革了自己的命,宣布放弃自家引擎,转投Webkit。曾经的创新者未能坚守阵地,着实令无数藕粉感到遗憾。(藕粉:Opera忠实用户)

被无视的行业创新者

说Opera是浏览器的技术创新者一点儿也不过份。早在Opera浏览器的第一个公开发行版本中,他们就已实现了一个窗口同时打开多个网页,这 便是现代浏览器中普遍流行的“标签式浏览”的前身。2001年,Opera首次实现鼠标手势控制操作,从此改变了许多人的网上冲浪方式。

作为一家规模仅千余人的软件公司,拥有诸多功能和技术创新的浏览器,不得不说这又是个奇迹。

浏览器是专门工具,但却不是行家的必然选择。Opera一次次的创新却没能换来市场的青睐。事实上,Opera桌面版长期保持着不到2%的全球占有率。做为起家近20年的老字号,这样的数字只能用“太?”来形容。当然,他们并不希望永远保持这样的成绩,除了竞争对手。

抛开几近被无视的桌面市场,在移动领域,Opera也面临众多强劲对手。Chrome、Mozilla Firefox和Safari正在蚕食原本属于Opera的份额。过去的两年里,Opera Mini份额面临停滞甚至缩减,已处于前狼后虎的境地。Opera想要有所突破,必须做出改变。

技术务实与被动营销

很少有用户去关心浏览器使用何种渲染引擎、用的什么内核。大多数用户只关心浏览器的使用体验和特征,如网页的打开速度、书签管理、插件扩展等等。

曾有人说,Opera是窄带拨号上网时代的神器。没错,借助Opera Turbo技术和更新后的Presto渲染引擎,当时Opera的上网速度比IE和火狐从感观上似乎要快一点。

在国内,Opera桌面用户大多是从微软IE转换过来的。与其它同类产品相比,Opera上手并不难。不过,为了适应原有的习惯,用户还是需要 一些技巧和时间去打磨它。即使是专业人士,要完全掌握并熟悉Opera的设置方法,也不是件容易的事。Opera的一些高级设置并不以图形界面呈现,而是 需要用户自行修改ini配置文件去实现,这无形中增加了的上手难度。而相应的社区支持上线缓慢,也阻碍了Opera在国内的流行。

兼容性也是Opera的一个硬伤。Presto引擎的兼容性本应足够好,但是在国内大环境下,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更不用说缺乏必要插件的支持(如网银插件)。

Opera推出的新功能、新技术并不少,几乎每一次大的更新都有惊艳的新特性出现,但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如石沉大海一般无声无息,营销举措不给力也是事实存在。

当然,他们并非没有努力过。在欧洲,Opera和其它同行曾经共同推动欧盟向微软施压,将“浏览器选择框”整合进微软的新一代操作系统中,使用户在开机时可以自行选择使用何种浏览器。可是,这个看似很牛的办法对Opera的份额增长并无突出贡献。

内核阵营与竞争

正如火狐工程总监乔纳森•南丁格尔所说:互联网需要保持敏捷和快速反应。目前,Gecko和Webkit浏览器引擎有着广泛的支持度和活跃度, 流行的Gecko浏览器和Webkit内核浏览器发行版已呈百花齐放之势。Gecko和Webkit两大渲染引擎的开源特性吸引开发者不断完善,份额不断 扩张。

尤其是随着Chrome的流行,原本几乎只有Safari使用的Webkit引擎正逐渐赶超其它对手。在移动领域,Webkit是iOS平台的 唯一排版引擎,借助谷歌和苹果的强大营销能力,Webkit及其各个分支目前已占据近半壁江山,有了足够与微软Trident引擎相抗衡的资本。

反观Opera的Presto引擎,虽然版本不断更新,但市场份额实在太低,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去维护,难免有自娱自乐的嫌疑。闭源的特性也把开发者拒之门外,Presto成了一朵孤芳自赏的奇葩。

对于Opera来说,放弃封闭的Presto转投Webkit或许是最后的赌注。首先,开放的Webkit可以让Opera直面移动互联网竞 争,专注支持Android和iOS平台,开发优秀体验的产品。其次,Opera全系列产品采用Webkit内核,不仅减少了开发者的代码维护量,降低成 本,也将令最终用户受益,例如兼容性问题有可能从此消失。

当然,Presto并非没有存在的必要,笔者认为Opera将Presto开源也许会比现在活的更好。

顺便说一句,Opera 12.14也许是Presto核心的收官之作,感兴趣的看官可在此下载(http://down.tech.sina.com.cn/content/1365.html)。

三分天下谁争雄

Opera使用Webkit引擎之后,浏览器内核将只剩下三家:Webkit、Trident和Gecko。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三大阵营的主要成员。

  • Webkit:Chrome、Safari和Opera
  • Trident:Internet Explorer
  • Gecko:Firefox

  10年前,我们提到浏览器战争,赢家或输家都是指某个产品或品牌,比如网景或是IE。时至今日,这场战争已有了质变。Webkit背后有着苹果、谷歌这样强大的背景支撑,无论你在用Android还是iOS设备,Webkit就是网络。

  在国内,Maxthon(傲游)曾是IE的代名词,长期使用Trident内核。从傲游3开始,也使用了Webkit核心,同时兼容 Trident。此外,像360、搜狗等多核浏览器产品也同时采用Webkit核心。他们各自有着基本相同的功能体验,借助Webkit的性能优势流行开 来,这对Trident和Gecko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如果某天Webkit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摆在微软和Mozilla面前的恐怕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是做出妥协还是按兵不动?

  季节更迭,浏览器的故事还将继续。

原文链接:http://news.chinaventure.com.cn/3/20130222/110415_2.shtml

责任编辑:陈四芳 来源: 投资中国
相关推荐

2013-11-11 13:35:11

IT技术周刊

2012-02-20 22:23:39

WindowsLinuxUnix

2017-08-17 10:31:51

CDN牌照CDN企业网络

2011-09-06 09:37:52

苹果谷歌摩托罗拉

2021-05-21 14:43:41

鸿蒙HarmonyOS应用

2011-08-09 20:36:34

Opera欧朋浏览器天音

2013-02-22 09:32:13

2013-09-17 10:26:37

腾讯搜狐搜狗

2012-06-20 10:40:09

2010-07-21 16:07:02

Opera Turbo浏览器

2011-06-28 14:26:05

Opera浏览器

2009-09-14 09:56:09

Linux应用Fedoraopera浏览器

2010-06-25 09:17:47

Opera浏览器

2023-02-17 09:31:39

Opera浏览器ChatGPT

2014-06-24 15:43:56

Opera浏览器

2018-09-27 15:16:26

互联网iPhone雷军

2012-05-26 23:26:05

Opera浏览器

2013-02-18 10:39:53

OperaWebkit浏览器

2011-12-02 15:20:33

浏览器欧朋浏览器QQ浏览器

2013-01-06 09:25:54

App移动应用浏览器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