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轻应用”出来之后,又有不少关于入口的讨论,我看了很多文章,然后自己对比了一下微信与百度的优势与劣势,本文试图以另一种方式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款产品能否成为入口级产品试着从这几个方面,使用频度,需求层级定位,用户关系链贡献,基因可延续性上, 对开发者的支持上,变现能力上,分发能力上来看。
关于百度与微信谁更能成为轻应用入口,我们从几场PK来看各自优劣势。
PK***场 使用频度
微信,从使用频度来说,通讯使用乃是人与人之间的必备,打开频度之高可能远在任何应用之上。微信几乎是每部智能手机的必备,可见其频度之高。
百度,从使用频度上来说,使用者只是需要的时候才打开搜索,虽然这种使用频率也相当不低,但在使用频度上来说确实无法与微信匹敌。
这一场,微信胜出。
PK第二场 需求层级定位
微信,在微信上用户的***需求是通讯,而在微信上使用延展产品属于第二需求。
百度,微信来百度搜索就是来寻找寻求的,用户的延展需求就是***需求。
那么在需求层级上,百度满足的就是用户地***需求,而微信上用户想要使用延生服务是第二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度更专注,微信只是附属。
这一场,百度胜出。
PK第三场 用户关系链贡献
微信,拥有庞大用户群,并且腾讯牢牢掌握了其强关系链。如果微信成为超级平台的话势必会加入其优势,关系链,使得一个好的产品能在用户群中可能有爆炸式的推广。
百度,百度的用户群也足够庞大,但是百度的用户没有形成强关系链,一款再好的应用也只能依赖百度的长尾自然关键词推广,而无法依赖在用户口碑中推广,形成某个优秀应用的大爆炸。
这一场,微信胜出。
PK第四场 基因可延续性上
微信,微信每次的改动都步履维艰,很明显使自身步履维艰的正是其初始基因的制约,微信如果将自己变成一个庞大的分发入口的化,势必要弱化***需求, 强化第二需求,并且对自身核心竞争力有所弱化。这估计也是张小龙无法容忍的,微信在其公众号折叠的态度上就已经表明,微信依然是以***需求通讯为主力。
百度,百度则不存在基因的无法延续的问题,百度本身就是一个将用户辐射式需求满足的产品,百度之前只能将用户带去各大网站获得信息,而如今建立了轻应用则是更好的流入自己闭环。
这一场,百度胜出。
PK第五场 对开发者的支持上
微信,暂时没有看到有很大的动作,从硬件支持以及API的开放程度上来说还是相当保守的。开发者只能在其固定的架构内完成一些简单的应用开发,列如单词翻译,听首歌,分享个链接之类的简单动作。
百度,百度轻应用则是完全的开放,可以做出任何本地APP的动作。再从硬件上说,百度为开发者提供的云平台,云存储,百度地图之类整合也将与轻应用一拍即合进行很好的对接。
这一场,百度胜出。
PK第六场 变现能力上
微信,腾讯在PC端其实早已在游戏上默默的赚钱了,QQ空间的开放平台就是其与开发者分
成的途径并且非常不错。如果在微信上做平台,那么延续之前有过的经验,恐怕不是难事。
百度,百度在PC端的盈利模式除了关键词排名就是和站长分成,早年百度就是靠着各大小站长活了下来,所以在移动端,这些开发者就相当于百度在PC时 代的站长,百度绝不会亏待。那么现在百度收购了91之后,一整套变现能力应当会更加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百度在变现上一样可以做好。
这一场,平局。
PK第七场 分发能力上
微信,就算一个用户打算使用微信上的轻应用也需要用到搜索这个动作,但是微信当前就公众账号的搜索体验来说,你少打了一个字都无法搜索到。比如目前有人想搜索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搜索成了“逻辑思维”,微信就无法智能找到"罗振宇"的"罗辑思维"公众号。现在是一个假的“逻辑思维”是某个培训公司在用其头像假冒罗振宇。
百度,拥有自然语言分析能力,在分发长尾应用则完全可以做到,就算用户打错词,搜索再偏僻的词语组合,百度都有能力分发相关轻应用。这是百度的天然优势。
这一场,百度胜出。
综上,微信两胜一平,百度四胜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