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这本就是个常识。
我一直不厌其烦的告诉那些有耐心来听我劝的人,“便利”二字一定是首要的!你再怎样千方百计让客户来使用你的产品,最后几乎都会归结到使用是否方便这个问题上。便利性甚至比产品成本的考虑更重要。只要稍微想一想,其实不难明白,这本来就是个常识。
谁更方便,谁就是赢家
什么才算是便利?提供便利,其实不过是让产品“好用”:取用简单容易,有使用的价值,不会让用户面对一堆选择无从下手。至少对我来说,首要的一点是你的产品能帮我处理那些真正麻烦的琐事——即使有些事儿实际上没那么难办,但我需要你。
随便举点例子吧:像谷歌的搜索引擎、苹果的产品iPhone和iPad、苹果的应用商店App Store、亚马逊网站、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亚马逊的网络服务、社交网络Facebook和Twitter和应用Instragram,它们都属于创造了便利的产品。
最简单的莫过于搜索引擎(原文指的是谷歌),你天天使用对吧?但你想过没有,它的核心就在于,既有效,又不会让你在众多选择里烦恼选哪个,它使用简便,功能实用,一眨眼的功夫就能在数十亿文件里搜索到你需要的信息,而且精确得让难以置信。
iPhone和iPad呢,当然不会给你摆一堆选择,而是直接切换到核心的OS层操作,独特的OS操作系统实现了所见即所需。很傻瓜,又有很多实际用途,而且用起来简单。试试其他操作系统和设备,大多数用起来都会让你奇怪,为什么有的功能根本就“不好使”。对比之下,你就知道iPhone和iPad就是归结到两个字:好用。
下一个我要说的是应用商店。苹果、Kindle和Steam都有自己的App Store,从字面看起来它们都叫“应用商店”,是可以囤些东西,但绝不会应有尽有,不可能你想囤什么都能在那儿找到。
不过,它们从来都容易取放,无论何时,只要你想用了,比方说半夜想买书了,到App Store里挑就是了。要是想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玩半小时打发时间,可以到Steam的平台玩Gone Home游戏。从自己家到出去玩的地方得走一段路,如果想路上顺便玩“植物大战僵尸2”的游戏,也很方便,找App Store。
这些“商店”,永远不会亮出一大堆形形色色的选择让人眼花缭乱。苹果的应用商店就没有做任何演示,而是简化了购买和反复下载一款软件的过程,可能真的不费吹灰之力。
也许你会问,iTune商店、Shopify和Netflix呢?它们为什么也能做得那么好?那是因为它们让购买这件事儿变得方便(比如根据用户数据的推荐机制等),也就是说买家容易得到它们的视频或者音乐流,它们便捷得多。
当然,如果你肯花时间在海量内容、节目成群的网站里面淘,通过一些可信度不高的渠道找,或许也可以免费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完全有这个可能。但为什么要浪费时间,还有感染病毒的风险?而且说不定什么时候突然蹦出一个弹框广告,不小心点击了之后立即就要你掏腰包付费宰你一笔,这又何必?所以,谁更便利,谁就是赢家。
便利的结果是:让用户上瘾
在亚马逊的网站购物,次日就可以送达,而且号称最低价。即便售价并不是市面最低的,你也会选择亚马逊,图方便也要选它啊!
用了mySQL这套数据库,建立数据驱动服务就容易了。它肯定不会像甲骨文的Oracle 12c数据库那么强大,能提供一些超级特色功能,但它建立数据库很简单,用起来也方便;而且,它并没有着重于强调一些特色功能。那些特色功能在其他领域倒显得挺重要,但大多时候显得很鸡肋,比如交易等。
亚马逊的网络服务向大家提供简单存储服务Amazon S3。利用这种服务,可以存储任一类型的文件。如果你使用了亚马逊的弹性云端服务Amazon EC2,就可以根据需求调整虚拟服务器的大小,还有很多超级有用的服务用起来也很简便,至少对开发者来说更好使。而且,购买这类服务只需要一张信用卡,不需要别的,方便得很。
Facebook和twitter代表的SNS社交服务,让我们和朋友家人沟通起来很方便,而且它们容易上瘾。便利的东西就是有这种使人上瘾的魔力。你可以在这样的平台追踪自己感兴趣的人,可以向大家展示家里宠物狗的可爱相片,永远不必担心公布一些东西还可能牵扯到数不尽的麻烦事。
假如你要创办一家公司,我打赌你必须首先考虑是不是可以为目标用户提供便利。把便利摆在第一位,你的公司就更有可能生存下去,也更有可能收获成功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