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前世今生,从杀手到推手

移动开发
开放平台的概念从诞生开始,就给了平台和开发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开放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和资源,开发者可以利用曾经自己都完全不敢想象的资源, 正真做到“站在巨人肩上”。但无论国内外,开放平台都是一个诞生还不到10年的新生事物,其游戏规还远算不上成熟。

开放平台

鲍尔默在很多很多年前的微软开发者大会上狂吼“Developers! Developers! Developers! ....” (开发者!开发者!开发者!)直到声嘶力竭的时候,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估计没什么人能理解鲍尔默为什么那么激动。

而到了2008年,鲍尔默在MIX08上再次大声呼喊“Web Developer! Web Developer!! Web Developer!!!!”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已开始慢慢加入到对开发者的争夺中了。

在这年,校内网已追随Facebook推出了自己的开放平台。国内最早的社交用户,已经开始在校内上玩上了由五分钟开发的《快乐农场》,当然还没人能预料到这个小游戏后来几乎风靡了全世界。

从创业杀手到创业平台

曾经的中国互联网,是一场规模浩大的终端用户圈地运动。所有的玩家都拼了命的想办法把终端用户聚集到自己的应用里来。门户,搜索、通信、音乐、游戏、购物、杀毒什么吸引用户,就自己做什么。甚至有人用“狗日的”这个非常粗鄙的词,来形容中国互联网环境里巨头和创业企业抢食市场机会的现象。

[[83711]]

Facebook开放平台

2007年5月24日,Facebook的Facebook Platform上线可以说是开放平台一个里程碑事件。尽管在此之前互联网上也有一些公开服务,比如一些航班查询服务,谷歌的地图服务等。但像Facebook那样,把用户账号、社交关系、信息通知等一整套系统开放给开发者,让开发者以Facebook为基础开发、分发各种应用绝对可以说是一种创举。

开放平台最早只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思想,由于软件特别是网络软件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对软件的修改和功能扩充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护。为了使各种软件系统可以方便的互相协作,软件业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当然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方案莫过于SOA(面向服务的构架)。

SOA思想把软件各个功能打包成一个个服务(即Service),整个系统由不同功能的服务互相通信完成,这样,整个系统就不会因为过于庞大而难以维护。各个服务都单独完成一项小小的功能,非常易于维护,而不同服务连接起来又可以完成复杂的任务。

SOA解决了软件复杂度和协作的问题,也带来了新的机会。既然在企业内部不同的服务可以互相的通信,完成复杂的功能,那么当把这种服务对外发布以后,只要遵循相应的规则,外部系统也应该可以很好的和内部系统衔接,从而创造一些全新的应用。

国内开放平台最早的跟进者莫过于作为Facebook翻版的校内网,在2008年7月8日,校内网几乎在国内最早发布了其开放平台。并且其后在其平 台上诞生了《开心农场》这样一款风靡全网的应用,并成为此后在Facebook上大红大紫Zynga的《FarmVille》的原型。

2011年12月13日,Zynga完成IPO成功登录纳斯达克,首日市值达到66.5亿美元,让人们看到了在开放平台之上孕育出百亿美元级公司的机会。

继校内网之后,国内互联网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开放平台。国内开放平台的起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类是国外应用翻版的跟随,这其中包括最早的校内网和新浪微博。因为Facebook和推特为他们建立了开放API的范本,这类应用几乎成为国内最早一批实施开放平台战略的企业。

第二类是以流量变现为目的的开放平台:2009年8月百度推出其开放平台“框计算”,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嵌入三方应用;2011年以后腾讯、360分别推出了的Q+桌面、360桌面等虚拟桌面。

[[83712]]

Q+平台

这些开放平台的目的是通过巨大的装机量或流量,帮助开发者推广应用,主要的思维方式还是中国互联网历来的入口思维,即我控制了入口,我就可以想办法 把流量带给旗下的其他应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各种虚拟桌面,然而由于其和原有业务过于割裂,桌面类开放平台的尝试几乎都不是特别成功,但却给各家的开放平 台打下了技术和市场的基础。

另一个方向是以淘宝为代表的以解决业务需求为起源的开放平台。淘宝开放平台萌芽于2007年,它诞生的目的是为TP(淘宝开放合作伙伴)提供相应的支撑,其核心是卖家工具。其后随着开放平台技术,特别是OAuth协议的完善,淘宝开放平台也渐渐的从卖家工具向其他各类应用发展。

开放平台的诞生缓解了巨头和普通开发者的关系。开发者不需要直接和这些巨头竞争了,开放平台为小型开发者提供了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机会。巨头搭 台,开发者唱戏,看起来其乐融融。另外一方面活力无限的开发者们又为平台用户创造了各种各样新鲜的应用,提高平台的粘度;更实际的是开发者在平台上产生的 收入,对平台商来说也越来越可观。

到2013年的今天,主流的互联网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实现了平台的开放,当你打开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网络应用主页,你总能找到“开发者”或者“开放平台”的入口。 到2013年,主流的开放平台都已经初具规模。淘宝开放平台的数据显示其日调用量已经达到20亿/日。4月腾讯则宣布其开放平台的开发者累积收益总额超过30亿元。开放平台逐渐成为很多开发者创业的选择。

留住开发者,巨头们的新任务

不管这些开放平台的初衷是什么,对于开放平台来说,最重要的是开发者。而对于开发者来说其核心并没有太大差别。开发者最关心的是平台可以为自己带来多少用户,变现渠道是否通畅。

开发者并不像终端用户那样忠诚,他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渠道商和供应商。醋溜科技创始人吕晋杰大概是最早一批在人人网上开发应用的人。虽然其对社交化应用的经验是在人人网中积累的,但是他真正发力的产品《欢乐淘》却是在腾讯开放平台里开花结果的。而其流量导出的地方竟然是另外一家巨头淘宝。

吕晋杰看重腾讯开放平台的用户关系链资源。显然,相比淘宝自有平台,腾讯的平台更适合产品的传播,但是作为一款导购类应用,腾讯自有的电商平台却又非常乏力,此时选择淘宝成为其变现渠道也无可厚非了。

[[83713]]

云计算

为了留住开发者,平台商一方面完善自己的平台,不断的提供更多的开放资源,更好的推广,更多的变现渠道;另外一方面也开始为开发者提供底层的技术支撑。开放平台战略和云战略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一般的小开发者一般无法自己搭建一个可靠的互联网基础设施。特别是当用户量暴增时,没有大规模运维经验的小型团队很难撑住突如其来的流量。

根据一个五分钟(开心农场的开发方)前员工透露的消息,当年促成五分钟把《开心农场》卖给腾讯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五分钟无法维护一个千万级访问的应用,服务器经常崩溃。

在自营时代,平台只经营自有应用的情况下,巨头们对解决开发者们的基础设施问题并不关心。但当进入开放时代,这个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大问题。不稳定的 服务不仅会对平台上的三方开发商造成影响,也会给开放平台本身带来负面影响。平台上应用的质量不仅仅是开发商的声誉,也是平台本身的声誉。

2012年的淘宝双11促销,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电商奇迹。而阿里的云平台“聚石塔”成为支撑这些海量订单处理的的重要环节。据官方数据显示,双11当天,聚石塔内系统处理的订单超过天猫总量的20%,比平时增长20倍,而错单,漏单率为0。

云平台一方面可以为开放平台的应用提供底层基础设施,也可以更好的锁定开发者,而且因为云服务是准2B型服务,大多数云服务从诞生之日起便是付费服务,现金流良好,因此云服务在开放平台之后成为各大巨头相继进入的领域。

开放平台的陷阱

开放平台因其“开放”而美丽,但时常也因为其飘忽不定的“开放”规则,成为创业者的陷阱。

推特曾经以其完全的开放而著称,于是各种第三方推特应用五花八门。但从2011年三月开始,推特开始告诫第三方应用开发商不要开发自己推特客户端了。很多应用因为官方的不支持而死去。

而年初的时候,Facebook开始封杀短视频应用Vine,也让人们开始怀疑所谓的开放平台其开放的边界在哪里,如何界定。

[[83714]]

2011年的时候,返利类应用红极一时,大大小小的开发者涌入,好好的淘了一把金。但到2012年底,淘宝开始封杀现金类返利网站。虽然说这里面有合理的稳定商家价格体系的考虑,但其客观上的表现是淘宝平台的出尔反尔。当然伴随着新政策的出台的是一大批返利网站的死亡。

而近期淘宝开始封杀超低折扣引流应用也引起很多开发者的不满。被封杀的应用中不乏一些拿到了大笔风险投资,已经开始大面积地面推广的应用。

在开发者为平台带来增量利益时,开发者和平台的关系当然不错。但当平台的核心利益受到三方应用威胁时,三方应用常常会受到平台无情的绞杀。

在开放平台上开发,当然比自己单打独斗强的多,平台提供的帐号资源、推广资源、用户关系、变现手段,都是曾经的开发者不可能拥有的资源。但也像在狮子旁边捡食,小心点可以吃个饱,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狮子给吃了。

开放平台的概念从诞生开始,就给了平台和开发者无限的想象空间。通过开放平台提供的各种功能和资源,开发者可以利用曾经自己都完全不敢想象的资源, 正真做到“站在巨人肩上”,你甚至可以把原来老死不相往来的竞争对手的服务通过自己的平台嫁接在一起,完成“不可能的任务“。而平台商们则可以通过三方应 用无限扩展自己的外延,成为一个“万能”的平台,这一切看上去是多么美好。

但无论国内外,开放平台都是一个诞生还不到10年的新生事物,其游戏规还远算不上成熟。各种开放平台,就如同当年的淘金热,机会和风险一样无处不在。也许下一个十亿、百亿美元级的机会正埋藏其中,也许只是普通的铁矿,但不探索谁知道里面有什么呢?开发者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责任编辑:徐川 来源: 钛媒体
相关推荐

2011-08-23 09:52:31

CSS

2015-11-18 14:14:11

OPNFVNFV

2014-07-30 10:55:27

2016-11-03 13:33:31

2016-11-08 19:19:06

2022-09-20 14:04:09

SSD

2021-06-17 07:08:19

Tapablewebpack JavaScript

2014-07-15 10:31:07

asyncawait

2014-07-21 12:57:25

诺基亚微软裁员

2013-05-23 16:23:42

Windows Azu微软公有云

2019-06-04 09:00:07

Jenkins X开源开发人员

2016-12-29 13:34:04

阿尔法狗围棋计算机

2016-12-29 18:21:01

2012-05-18 16:54:21

FedoraFedora 17

2021-08-26 10:36:02

人脸识别人工智能技术

2021-04-15 07:01:28

区块链分布式DLT

2013-11-14 16:03:23

Android设计Android Des

2015-06-11 11:10:09

对象存储云存储

2011-05-13 09:43:27

产品经理PM

2019-04-28 09:34:06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