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所谓的企业2.0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你知道吗?那简直是一堆破烂。别再提迪翁·辛奇克利夫对失败的极力美化,也不要提麦克·克里格斯曼关于失败的客座文章,就从它的历史来谈谈最基本的因素。
几年前,我在参加一个互联网数据中心大会时,西部数据展示了他们用论坛作为收集顾客反馈平台的方法,这使他们的进步空间得到很大提升。当时这被认为是个成功的做法,没人把它叫做企业2.0之类的东西,这就是做生意。再看现在,我们很乐意做企业2.0,但是这一领域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
我们处在一个不景气的时代,75岁以下的人还从没见过这样的经济衰退,这话的意思就是,除非你能去问一个经历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人,不然你永远都不会明白现在美国公司正在经历着什么,或者是全球的企业环境正在经历着什么。
不管企业2.0的行内人士跟你怎么说,商业上的问题要紧迫得多,世界上不是只有知识性的产业,而是有无数的人在设计,生产和购买,他们对于经济衰退这种“自然现象”毫不在意,的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高谈阔论他们根本不在乎,他们只想用最合理的价钱和最好的技术把该做的事做了,这里的技术指的不是维基百科或者是博客之类的东西,他们会对传感器技术更感兴趣。
2008年,我参加了企业2.0,与安德鲁•迈克菲进行了详谈。他承认他对于新兴企业的见解的那些案例研究还处于非常薄弱的萌芽阶段。在2009年,这种感觉也没有任何改变。商人总是想要找到最有效的取悦顾客的方法,如果你认为这来自于新流行的群体,那你可能需要重新思考一下了。
举个例子,不管汽车业有多失败,福特是第一批创建能够向客户回归价值的商业内部社区的公司。结果成就了福特福克斯(位于英国及欧盟),它的设计开始于美国,驱动系统和发动机来自其他制造商。本田同时作为设计师和供应方面的建设者,也遵从了这一模式。他们明白他们不能做所有的事,于是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将零件外包,从而实现一个连贯凝聚的整体。当时这种模式非常有效,不过于顾客毫无关系,一切只从效率出发。
让我们思考另一个行业——制药。这是一个在生命和死亡上创新的行业,但是,你能想象未经食品及药物管理局的批准就将一个新的程序实施于制药行业吗?这将惹恼政府,而且他们完全有理由生气。这个程序的存在是未来证实制药业想做什么,它的存在还有一个原因是:社区能润滑那些轮子吗?我可能从来没见过的什么证据能够表明这是一个长期的赢利。
社区中热情的福音传道者驱动着这些社区,我在我看来他们很大程度上算是被驱动的人。他们没有一个效忠的公司或品牌,但忠实于社区的这一想法。这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我要有个问题:当他们一直这么走下去直到累得想用头撞墙的时候会怎么样呢?有的人从事与社区建设,就像改革中的垫脚石,我理解这是多么大的挑战。
再有就是规则面对判断的问题。在我们会计界最好的体现就是专业人员之间关于美国公认会计原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争论,其中全是关于规则和判断的想法。最大的难题就在这里,如果你允许人们表达他们真正的想法,这必将提出价值,那么面对企业法人政策或者法律部门,你该如何解析?这些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但那些内行却置之不理,这是为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没有穿越雷区的社会法人的责任。我和几个这样的人有过交谈,他们在小型企业中的经历更少受限制,但是当我问他们如何解决,这基本上是包裹在许多管理的只能被形容为无政府状态的东西。
不管愿意与否,知名的大企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结构和阶层中运转,即使这遭到了大多数企业2.0 的内行的诟病和嘲讽,但也没有什么替代品可以营造一些企业意识。这是个谎言。企业2.0的预先假定,你可以为了所有人的的利益颠覆阶层。然而,这种想法没有一个可靠的使用案例来让你将其概括为一种业务类型,除了像法律,会计,建筑师这种知识型事业,即使是这样,使用案例在哪里?我很想知道。在此期间,不要惊讶于麦克·克里格斯曼提供的“失败”清单,这是很容易发生的情况。
在此期间,有没有人可以给我解释一下企业2.0是在试图解决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