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荚 每日应用分发超过 3000万的原因

移动开发
从2011 年豌豆荚应用搜索发布至今,豌豆荚一直在技术、产品设计和商业价值方面领先于同类产品,不断探索应用搜索的「最优解」。迄今豌豆荚收录了超过 400 万的应用安装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内唯一且最全的Android「应用基因库」,在收录最全的基础上做到「最懂应用」。

作为中国最早的应用搜索平台,目前豌豆荚在手机终端装机量超过 2 亿,每日分发应用超过 3000 万次,来自于用户主动选择安装的「自然流量」超过 50%。

从2011 年豌豆荚应用搜索发布至今,豌豆荚一直在技术、产品设计和商业价值方面领先于同类产品,不断探索应用搜索的「最优解」。迄今豌豆荚收录了超过 400 万的应用安装包,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内唯一且最全的Android「应用基因库」,在收录最全的基础上做到「最懂应用」。

去年豌豆荚先于 Google Play 采用卡片式设计,并相继发布「绿色标签」、「豌豆洗白白」等功能,将「应用基因库」优势应用于更优质的应用内容和搜索体验上。

全线更新卡片式设计,低密度凸现优质应用

2012 年 7 月,豌豆荚将设计风格全面改变至符合 Android Holo 的卡片式设计,先于 Google Play 商店设计改版近 10 个月。在之后的一年中,豌豆荚一直在试验如何将卡片式设计以最优的形式展现信息,为用户提供最简单有效的应用选择参考。

事实上在应用搜索的界面当中,并不是应用数量排列得越多,用户就会下载越多。卡片式设计虽然降低了视觉信息密度,但除了应用名称、图标等必备信息之外,「安装量」、「优质开发者认证」及「编辑评语」等三方面信息都能第一时间被用户所看到,更利于用户清晰了解应用、做出下载决策。

今年 4 月上线的「One Box」功能,则非常突出地体现了豌豆荚对卡片式设计的应用。「One Box」是将搜索结果进行运算排列,根据后台扫描数据、将官方认证的优质版本突出呈现。

相较于一般的搜索结果,「One Box」中的应用拥有更多的展现空间,用户可以直接看到它们的屏幕截图、阅读更详细的应用简介。方便用户直接在搜索结果页找到符合需要的优质应用,从而免去用户在应用搜索结果中二次选择、或者进入详情页才能做决定的麻烦。

卡片式设计收到了良好的用户反馈。在手机端的卡片式设计界面正式发布之后,豌豆荚首页的应用分发量上涨 150%。另一个数据是,每个用户每次进入首页,平均下滑加载两次,这意味着用户平均浏览了超过 60 个应用。

先进的应用筛选机制,实现全优质应用推荐

「应用基因库」的全面信息支持,确保了豌豆荚应用搜索首页的应用推荐,全部都是无通知栏广告的官方版本。除机器算法筛选外,首页应用还经过豌豆荚内容编辑团队的人工推荐。这个类似于媒体编辑的团队完全独立于商务运营,对内容有中立和自主的采编权力。

内容编辑团队还负责豌豆荚设计类推荐栏目「豌豆荚设计奖」。这个每周评出一个设计优秀的应用并予以推荐的栏目即将迎来第 100 期,曾为许多出色但不为人知的开发者和应用带来起步的安装量和品牌口碑。

基于先进的应用筛选机制,豌豆荚在应用搜索结果页及应用分类页面,上线了「过滤器」功能,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仅查找「官方版」、「无隐私问题」、「中文版」或「无广告」的应用。在用户不主动勾选的情况下,「过滤器」将默认选择「无通知栏广告」的应用,帮助用户免除最影响使用体验的情况,让应用搜索变得简单易用。

「应用基因库」持续深化,新增「后台流量消耗」数据及「反刷量」算法

作为国内唯一且最全的「应用基因库」,目前豌豆荚收录的应用安装包已超过 400 万,用户可搜索到的独立应用超过 62 万,仍保持每天 2 万安装包的新入库速度。

此外,在原有的「官方版特征」、「广告特征」、「安全特征」、「隐私特征」、「付费特征」、「硬件适配特征」、「语言特征」之外,最近豌豆荚又新增了「后台流量消耗特征」。目前「豌豆洗白白」已经针对后台流量消耗数据每周为用户提供报告,并且针对消耗高于同类产品的应用提供替换建议。

最近应用刷量事件又一再进入公众视野。下载量一方面是很多用户考量应用质量的重要参考、另一方面又能带来「上榜」(上升最快榜、热门榜等)等更大的好处,对开发者的诱惑力不言而喻。

早在去年,豌豆荚就以「安装量」取代了「下载量」作为应用的详情数据。与「下载量」不同,「安装量」统计的是「有多少用户手机上安装过这个应用」,不会对同一用户的多次下载重复计数。为了保证对不同 Android 设备区分准确,豌豆荚摒弃了一般应用利用 IMEI 来区分设备的方法,改用独立的加密算法来统计设备。

在「安装量」基础上,豌豆荚近期进一步上线了系统的「反刷量」算法。任何刷量带来的数据变化,都和用户自发下载形成的数据变化趋势不同,必然有机械性的规律可循。豌豆荚的工程师通过数据分析,对有刷量嫌疑的应用再进一步人工审察,扣除确定来自刷量的应用安装量,以保证应用在豌豆荚获得真实公平的排名。这个算法发布之后,每天约有 126 万次的刷榜下载量被扣除。

豌豆荚今年以来的用户增长迅猛,日新增用户超过中国 Android 手机出货量的 50%,远超市场平均增长速度,不断获取竞争对手用户。根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季度国内Android应用分发平台的用户月活跃度的排名中,豌豆荚位居第二。

豌豆荚联合创始人王俊煜表示:“一个事实是,自从豌豆荚推出以来,不管是在手机助手领域,还是在应用商店领域,几乎所有的产品设计都是以豌豆荚为标杆的。这些优势的核心来自于我们以设计和技术为驱动的产品研发能力。”

责任编辑:桑丘 来源: 豌豆荚
相关推荐

2013-09-26 09:47:42

豌豆荚

2014-03-28 12:48:17

豌豆荚应用内搜索

2013-09-13 13:53:26

视频搜索

2014-04-23 17:21:45

Cooliris豌豆荚

2012-04-25 19:39:14

豌豆荚Android应用墙

2015-08-03 17:28:02

2012-03-20 15:00:49

Android

2014-04-10 10:15:03

豌豆荚Pocket

2014-10-24 16:47:14

豌豆荚

2014-03-28 09:59:39

豌豆荚应用内搜索

2014-01-16 14:09:03

豌豆荚移动内容搜索

2014-05-09 19:57:08

豌豆荚应用搜索

2012-06-29 14:11:14

豌豆荚Android 4.1

2016-07-07 17:34:37

移动互联

2012-05-25 10:17:50

豌豆荚王俊煜Path

2014-03-26 16:50:28

豌豆荚手机娱乐

2012-06-01 14:49:07

豌豆荚设计奖Tawkon

2015-01-14 14:43:31

豌豆荚移动搜索应用内搜索

2013-10-17 15:13:45

豌豆荚Android手机应用

2012-06-13 13:24:01

Between豌豆荚设计奖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