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近日的重组引来了各方人士的评论。其实一个企业组织架构的调整总是有利有弊,纠结于此,最终也就落个公婆各有理。不过与组织架构调整,微软提出的“一个微软,一个战略”(简称双一)的说法到是更有价值和意义,也值得我们去深究。
就像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在备忘录中所言:“我们将把所有产品都整合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割成一组“岛屿”。我们的营销、广告以及所有客户互动都将反映一个公司的战略。我们还将对组织工程相关工作的方式做出改变以反映这项战略,我们将把今天各种不同的工程相关工作结合到一起,使其变成一整套具有一致性的高价值活动。”既然是把所有的产品整合为一个整体,那么这些所有产品的核心或者说把其他产品整合在一起的基础是什么?
当然是Windows。不过此时的Windows已经不是仅限于传统PC产业中的Windows,而是贯通传统PC、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游戏机、服务器,甚至是未来的可穿戴计算设备的跨设备、跨应用、跨架构、跨体验的Windows平台。它要做到在上述任何设备所属的生态系统中能够为不同的用户和市场提供不亚于在该生态系统单一平台多带给市场和用户的体验。例如目前被认为给传统PC产业早成冲击的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市场,Windows之所以鲜有斩获或者低迷,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其以触控为主的体验和应用未能达到在上述两个市场占主导的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至少在多数用户心目中,它连底线的要求都没有满足。这可能与Windows系统又要同时兼顾以鼠标键盘及应用为主的传统PC用户有关。这反映出一个系统平台跨应用、跨体验的两难或者说平衡的挑战。
作为微软,也是业内第一个融合系统Windows8之所以既未能在传统PC市场起到提振的作用,也没有在平板电脑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尽管微软还发布了自有品牌的Surface平板),与上述平衡的把握有很大的关系。同样在平板/PC合一的混合本,这种失衡体现得更为明显。即微软过于偏重平板触控的体验,而忽略了传统PC用户的习惯,结果是两个不同市场的用户对于Windows8均不买账。这也导致微软在不久前又发布了Windows8.1,这一次,微软不得不将平衡的重心导向了传统的PC用户,尽管这一策略相当明智(毕竟PC仍是Windows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但跨设备、跨体验的平衡问题似乎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就像之前所言,当融合系统偏重一种设备体验的时候,就意味着另一种体验的损失,微软直到今天为止仍不能找到这个最佳的平衡点。而影响这个最佳平衡点的因素很多,有开发者、用户,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微软目前的技术很难实现。谷歌的Chrome OS和Android、苹果的iOS和Mac OS X为何不融合,恐怕也是如此。
到此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融合很难,为何微软非要走融合之路,像谷歌和苹果,不同的系统各司其职不是很好吗?但事实并非这么简单。
曾几何时,微软以Windows Mobile征战智能手机市场,结果随着苹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崛起,Windows Mobile节节败退,微软也最终用Windows Phone取代了Windows Mobile,之所以称为取代,是因为Windows Phone与之前的Windows Mobile相比,采用了更接近于Windows核心的技术,这个时候,微软期待利用其在PC领域Windows的优势延伸到智能手机的意图就开始显现出来,直到Windows8发布时,这种意图终于变成了现实。可惜的是,由于是第一款业内融合的系统,微软无论在技术还是平衡上均未能达到和很好地把握,导致今天Windows8“两头不讨好”,即未能得到传统PC用户的认可,也没有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获得大的斩获,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与微软相比,苹果和谷歌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已经占据优势,且这些市场目前尚未遇到其他产品形态的冲击,即便是未来的可穿戴计算设备可能会冲击它们,但就其目前仍处在高速发展期和可穿戴计算设备大多还处在研究和试用阶段,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要出现像目前传统PC市场下滑的趋势,尚需时日。而对于传统PC市场来说,由于微软Windows的绝对优势及谷歌和苹果对于该市场的无所谓态度,使得它们完全没有必要冒着降低自己所在市场用户体验的风险,去融合各自的系统。但微软不得不这样。
到这里,我们应该很容易理解微软为何要以一个Windows平台来统一所有设备的原因了吧。我们目前无法准确地评价微软的这个策略是否是最佳的,但从目前微软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的表现看,微软的这个选择应该是最适合的。不过,就像前微软Windows部门主管斯蒂芬•辛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近日博文所言的微软跨平台开发应用进退两难一样,微软融合系统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自身技术的创新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