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成长起来的这代人在“迷失”的边缘徘徊。工作机会减少,读大学也不是保障。大公司亦不再是构筑职业生涯的安全港湾。透过媒体的镜头,创业似乎成了沙漠中唯一的绿洲。
然而关于创业,或许少有人给你建议,这里所列出的一些因素都是你可以考虑的。每个人的路都不同,决定只能自己来做。
创业只是达成目的手段
人们通过有目的感的工作来实现自我,因此在心理上,我们对成功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围绕着目标的设立和贯彻。目标给出了未来的形态,而创业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要常思目标,但不要陶醉在手段中。你关心的是什么?你想帮助哪些人?创业使目标的达成更容易了还是更困难了?
创业公司文化无非是新型企业文化
相对传统公司,人们把创业公司描绘成一种令人振奋的、冒险的选择,觉得创业公司更加自由、灵活、开放。一些公司早期的确如此,然而后期的创业公司很快会僵化得跟它们之前的公司毫无二致。在系统、方法、文化和社会层面,创业几乎被简化成了公式和处方,然而创新本身从无公式可言。
创业公司并未颠覆旧有系统
在投资人和投资机构眼中,创业公司只是一个资产种类。创业系统中有大批为老板刻苦工作的年轻人。可这个系统未必关心创业者自身——事实上,这套系统从形成之初就明白并接受了绝大多数创业公司最终都会失败这一事实。由风险投资支撑的创业公司本身并没什么颠覆性,只是另一套系统。如果你觉得创业公司颠覆了旧的市场格局,那你对颠覆后的结果满意吗?是解决了问题,还是转移了问题?
创业的人际成本不断上升
每一则创业故事都缺不了一两个英雄:通宵加班编程,几周不回家到处融资,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回报就在上市时间表的圣坛上等着我们。但故事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婚姻破裂、朋友扬镳、孩子无人照看……有人自杀了,“社区”里会有人在博客上、Twitter 上悼念一下、反思一下,然后一切照旧,说不定还成了努力拼搏的榜样,用来吸引投资者,恐吓竞争对手……
年轻的程序员们,我真心建议你综合考虑创业这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想让生命留下痕迹,路不止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