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爱好者肯定还记得,几年前,为了让手机每天都能获取最新的新闻信息,我们会主动每月花几块钱购买移动电商的新闻短信彩信业务。那时候觉得,每月几块钱换全世界的新闻,就一个字“值”!
几年后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开始普及,手机新闻类移动应用也不断增加,其中最有人气的如“南方周末阅读器”“凤凰新闻阅读器”“今日头条阅读器”,都能很好地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新闻信息。
但这个时候,我们却不再认为这些新闻“值”,而是觉得“我们应得”。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以前掏钱很乐意,现在免费不知足。在大街小巷都充斥着“全媒体”的时代,这些新闻类移动应用何去何从?
新闻移动应用的内忧外患
报纸、杂志要生存之道只有两样——发行量和广告量,无论他们怎么变化,都不离这两个本源。几年前,大家还在买报纸,还在为上面的新闻津津乐道,谁知一夜之间,移动应用跨过了根基未稳的“网络新闻”,直接把社会带入“移动新闻”的时代。
现在比较红火的几个新闻移动应用,基本上都是依托着自 己的传统媒体,将新闻“移动化”,内容丝毫不变,唯一改变的是——我们再也看到实体报纸上面那些广告。这对用户体验来说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对新闻媒体来 说,无疑是切肤之痛。移动新闻没有广告,意味着要用传统媒体的盈利来维持其运行,并且将价值一样的新闻免费化,无形中就减少了传统媒体的发行量,从而引起 一连串效应,如果持续不变,传统媒体必将受到自己给自己的冲击。
新闻移动应用的出现,大幅提高了用户的“心理线”。几 年前,大家还认为,新闻就该每天更新,但是移动应用的无序出现,让用户猛然醒悟,原来新闻还可以每分钟更新的!曾经大家还会每天花半小时来阅读报纸,称之 为“饭后消遣”,现在,新闻的位置已经变成“零散时间填充物”,再没有人会对着手机新闻应用呆呆地看30分钟。新闻信息的使用价值发生了变化,用户对新闻 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这冲击的已经不再是新闻本身的好与坏,而是新闻集团整体的运作能力。
新闻移动应用的出现,无疑是迈向“全媒体”的必经之路,但是新闻移动应用的出现却陷入了无序状态,看起来好像每个新闻APP都运转顺畅,仔细想想,新闻APP运转得越好,它所依附的“母体”负担将会越大。新闻移动应用必须“进化”
新闻移动应用的“进化”猜想
作为经历了传统新闻——网络新闻——移动新闻的一代人,我也相信移动新闻的到来是“全媒体新闻”的一部分,它是可以与传统新闻和谐相处的。但认真想想,我现在买报纸已经不多了,至于买的原因只是出于对文字本身的留恋,我知道,所有新闻我在手机都可以轻松找到。
报纸我们还会买,以后呢,从小就玩IPAD长大的一代,他们对报纸杂志还有需求吗?是不是一个移动新闻应用,就能满足他这一辈子对新闻的需求?新闻移动应用必须正视这样种种的问题。
“进化”猜想一——变依附为合作
新闻移动应用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依附母体”,换句话来 说就是完全使用传统媒体的新闻成果,新闻同质化严重。这种请况一方面让新闻重复性过高,另一方面让传统媒体的性价比降低。如果,新闻移动应用能从传统媒体 中生长,然后发展出自己的新闻队伍,从依附状态变为与传统媒体合作状态,以其独有的强渗透性,反哺“母体”,可能会有奇效。
“进化”猜想二——主打评论路线,加强互动
众所周知,传统媒体最难实现的就是“交互性”,新闻移动应用的出现则可以把新闻的互动性发挥到极致,让用户对新闻发表意见评论,对传统媒体的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在新闻移动应用里面,新闻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用户的交流,或许这样的模式下,两者会相得益彰。
“进化”猜想三——捆绑销售,合二为一
现在1块钱买一份报纸,大家不会有意见,但是一块钱买 “移动新闻快餐”就不一定有人会买。如果在传统媒体的销售中,捆绑销售“移动新闻业务”,可能会行之有效。比如说,我今天一块钱买了“人民日报”,在报纸 上面有个二维码,我用手机的“人民日报阅读器”扫一扫,当天的人民日报内容将会以“移动模式”展现在我面前,让移动与传统相结合。或许这样能一定程度促进 双方的发展。
“进化”猜想四——主打“实用性”,收费买服务
现在新闻多如牛毛,标题党,假新闻正在扰乱新闻业界的秩序。如果新闻移动应用能够把新闻进行筛选分类,排好序,让整个新闻移动应用变成一个“类图书馆”的应用。这不单止让新闻的“记录功能”得到完美体现,更把整个社会的发展记录下来,造福世人。如果发展成功了,每月收点费用,用户就能拥有一部“百科全书”,或许这样的服务还是有人会购买的。
新闻移动应用的发展还是未知数,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强行插入广告绝对是饮鸩解渴,杀鸡取卵;强行收费也只会让“全媒体”进程倒退。新闻媒体必须摸索前行,作为用户的我们也应该抱有包容的态度去理解,希望从IPAD堆中长大的一代,还会喜欢阅读手中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