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愈加重视,而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各大城市对于云计算真的是趋之若鹜,纷纷对云计算寄予厚望,而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得到中央一系列政策扶植之外,各云计算试点城市也在加紧推动各自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争夺市场制高点。但,我们真的做得很好吗?
但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苗圩提出了预警性发言:“在国外,云计算主要是整合现有服务器资源,把闲置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虚拟的数据中心。但是在国内很多地方,动辄就是百万台新增服务器,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地方政府盲目问题凸显
在国外,云计算的主要推动者是IBM、谷歌、微软、甲骨文等IT巨头,但在国内,云计算的主推手确实政府和电信运营商,苗圩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明确指出,中国云计算的发展,要同通信业的布局调整相结合。“政府云”将会优先发展,“企业云”和“私有云”也将逐渐发展。
据悉,苗圩在多个场合表示:“用信息技术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这比其他任何一项新发明、新技术突破都更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意义。”这也是苗圩强调要优先发展“政府云”的原因所在。云计算在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能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加速培育。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在云计算基础设施统筹布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地方政府正在成为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主要推动者。
有报告调查显示,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国内的云计算应用将以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行业为重点,市场规模也将从2010年的167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1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91.5%。而“十二五”期间,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至1万亿元人民币。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云计算的热潮当中,一些地方政府的盲目性也展现出来。李德毅也疾呼,“不少地方政府虽然将云计算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依然是采用原始的征地、盖房子和招商引资,将云计算搞成第二个房地产。”王胜航也告诉记者,上多少台服务器并不是关键,而是要关注应用的落地。IBM在云计算方面,更看重如何利用现有的IT资源,提高资源使用率,降低成本,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
标准、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云计算发展一日千里,但云计算的标准、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产业发展的两大隐患,解决这两个问题,已经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从标准来看,标准的缺乏,使得云计算行业存在以邻为壑的现象,如果不同企业、行业采用不同技术手段的云计算解决方案,不同解决方案之间的“沟通”就成为难题,这将使得云计算的“威力”大打折扣;从安全角度来看,由于云计算是把用户的数据放在云端,这些存储在云端的数据是否安全?在调用数据的时候,会不会出现泄密?这些问题都使得用户在使用云计算时顾虑重重。特别是银行、电信、医疗、保险等十分注重数据安全的行业来说,提升云计算的安全性,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云计算缺乏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导致各种应用之间不能协同工作,信息交互存在困难,计算资源不能有效共享,标准的不统一已经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的瓶颈。云计算的法律环境和安全体系尚未建立,这也制约了云计算的应用范围。应该加快研究制订云计算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着力研究解决云计算的安全技术问题,并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我国云计算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IBM系统与科技部中国区行业及重点客户技术支持总经理梁建球也指出,云计算领域的标准问题,确实还没有成型,行业缺乏规范。在这些方面行业的龙头或者政府是可以负责推动做一些规范的。
王胜航也强调,对于云安全而言,有更锋利的矛就有更坚固的盾,有更坚固的盾就有更锋利的矛,安全问题的解决,仅仅靠技术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公信力。云计算本身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它要完整运营,不是说你有某样技术拿出来,安全问题就百分之百解决了。而是整个生态系统要打造一个公信力的链条,即使出现问题,有可预见的补救措施。公信力建立起来了,云安全的问题也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