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云计算产业处于发展初期,2012年9月科技部发布《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这是中国***部级云计算专项规划,对于加快云计算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行业等都相应制定了发展云计算的规划。作为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云计算将加速信息产业和信息基础设施向在线服务进化,催生大量新型互联网信息服务,带动传统产业的整体转型。
规模经济效益
微软公司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云计算作为一种规模经济,其收益将包括用电成本、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安全性和可靠性及采购成本等几个方面:
用电成本:近年来,电力成本在企业运营总体成本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大约在15%-20%之间。云服务提供商可通过将数据中心部署于低电价和有清洁供电能力的区域,并通过批量采购的形式使电费较平均水平降低25%左右。基础设施劳动力成本:由于云计算能够智能化地处理许多重复性的管理任务,因而可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一个系统管理员在传统企业里可以管理约140台服务器,但在云数据中心则可管理数千台服务器,IT员工就能够专注于其他附加值更高的工作。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对于一般的企业IT部门,大型商用云提供商通常拥有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才,从而有能力使云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采购成本:大型数据中心运营商在购买硬件时,可以得到远比小型买家低的折扣。异构环境导致难以形成大规模购买力,而得益于云和软硬件架构的标准化,规模经济得以实现。
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市场战略部总经理、***云计算战略官谢恩伟表示:“借助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将提供无限的计算资源、存储容量和处理能力,可以帮助解决全球各地医疗、环境、能源、科研等诸多领域的重大难题,同时也会带来技术架构、商业模式和产业格局的重大转变。”
城市向云转型
相比与云计算,当前更热的话题是智慧城市。为规范和推动智慧城市的健康发展,构筑创新2.0时代的城市新形态,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50个,镇3个,试点城市将经过3―5年的创建期。国家开发银行表示,将在“十二五”后三年,与住建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
智慧城市是构建在公有云之上的典型应用,智慧城市的本质就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云”。智慧城市基于对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对大数据的掌控,深度链接知识和挖掘智能,形成智慧城市。而对大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平台,则因规模效益而非公有云莫属。在城市云中,信息中枢就是产业联动,涉及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内容提供商、互联网服务商、各行各业的应用及从事创新企业与个人等,通过对城市中的产业上下游企业与组织机构的整合,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规模效益。
在未来的城市中,云计算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包括制造业云、健康云、教育云、金融云、警务云、物联网、电子商务云等等。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媒体等新技术的影响下,城市将成为云计算的主要推动力,。
中小企业迎来大发展
中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8%。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大中华区***执行官贺乐赋表示:“很多中国的中小企业没有西方世界那样成本高昂的传统系统,或者没有资源来建设和保有内部IT基础设施和能力。借助公有云,他们可以避免传统系统的高成本,而投资销售、市场、业务流程自动化和研发。”
而随着90后加入工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自行创业。中国在2011到2015年期间预计将创造400万个新工作岗位,预计有一半是中小企业所创造的。除此之外,中国的10亿移动用户和智能手机的高普及率将为创业企业提供大量机会。基于公有云,创业企业和小微企业可以低成本、高科技的方式创新应用、服务和产品,开辟新的上市路径。
除了中小企业和城市云外,在不断增大的经济、资源与社会分工的压力之下,云计算作为新IT的供给形式可以辐射到更偏远的农业地区,能让偏远的农村地区建立新型经济模式,有能力与城市协同,大幅提升农村区域的经济附加值。农业云的建设,将成产业与经济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在云计算时代,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形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网络和信息技术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平台,颠覆传统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基于公有云,创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合理配置,令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而公有云激发的大规模创新,有望推动中国向全球创新价值链高端发展,带动中国产业经济的全面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