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手机里只有一个打车App,以前也下载过几个来研究,发现界面和功能几乎都差不多,最终比拼的就是用户数量和稳定性。我用的是滴滴打车,在 我的印象中,有一段时间滴滴一直被苹果放在首页推荐位,这样的推荐位一天怎么也得带来上万的下载量,这段时间为滴滴积累了非常多的用户。打开App后,界 面简单易上手,点击“现在用车”后,输入手机号码,获得短信验证码,短信验证码不用打开即可看到,这个小细节要赞一下。话说有些脑残产品发送短信验证码 时,验证码非要放在短信结尾处,只有点击进去才能看到。难道你不知道这样点击、进入短信页面、记验证码、再回到软件输入验证码,这几个步骤有多么让人抓狂 吗?!设计这样脑残短信验证码的产品经理都应该扣半个月薪水。
验证完成后,很快我就接到一个出租车师傅的 电话,看来他抢单成功了,毕竟到机场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单子。5分钟以后,他到了我楼下并再次给我打电话。上车后我就和出租车师傅闲聊,出租车师傅姓陈,陈 师傅很能侃,他说他也刚开始用打车App,效果还不错,前几天用这玩意儿抢到一个200多元的长途单子。陈师傅为了提高抢单成功率,还专门买了一个三星 S3,他说本来打算买S4的, 可是缺货,电话卡也换成了电信的3G。陈师傅说出租车公司自己也有一个电招系统,不过几乎没人用,而且那个系统很难用,用过一次再也不想用了。在上海大家 用的比较多的还是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他们一般是同时打开这两个App。还有个上海本地的大黄蜂,不过大黄蜂总是出问题,我理解他所说的出问题是闪退。从 莘庄到机场半个小时的车程,几乎每隔1分钟都会收到来自于打车App的叫车信息。
从一个普通打车用户的角度和一个出租车司机的角度出发,我们都认为打车App是一个有用的东西。
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我有几个感想:
1)使用打车App的场景是非常复杂的,我这次是因为行李比较多、路程比较长,所以必须要叫车,即使不用app,我也会用电话叫车,所以打车App 确实是抢占的是电招用户,所以必然会招致出租车公司的抵制。其实,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会用App来叫车,但是即使这个概率只有百分之一,再想想中国市场这 个超大的基数,百分之一都足够多了,不过这个概率绝不止1%这么小。
2)打车App可以建立一个信任的渠道,从目前的随机选择司机,到建立评价体系,司机和用户双向的评价体系;
3)目前打车App确实很烧钱。对于一些司机不大愿意接的单子,打车App会自己掏钱鼓励司机接单,在我乘车半小时的过程中,这种情况出现过2次;
4)App盈利的路还漫长,这些打车app面临太多的困难:同行之间的竞争、出租车公司的竞争、线下推广、发展更多的用户….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 不确定的政策因素,据说有的出租车公司严禁司机用打车app,一旦发现就会严惩。所以,这些打车App能够活下来都是硬骨头,我们应该对他们多一些鼓励和 掌声,而不是说风凉话。
5)关于盈利模式。 当有了用户,并且用户形成使用习惯后,盈利方式太多了,那些说打车App不赚钱的人你们真以为vc是傻子吗?这个东西想象的空间太大了,靠接单抽成的赚钱 方式是最低级的赚钱方式。你就想想,如果每个城市一半以上的出租车师傅都在用你这个App,有多恐怖。这些出租车师傅是最懂这个城市的人,他们对于路况的 熟悉程度比导航仪智能100倍。他们还知道哪儿的饭馆好吃,哪个KTV音响好,哪个景点有什么特色,哪条路最容易违章,哪儿的漂亮妹纸最多……这些出租车 师傅完全就是一个城市的活的百科全书。我期待有一天,这些打车app能够将出租车师傅的群体智慧发挥出来,用大数据的手段让我们这些普通用户生活更美好, 这个时候,你们就放心的找普通用户收费吧!
6)衷心希望有关部门不要蛮横粗暴的干涉司机使用手机和App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