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史上最高科技,Big Data奥运

云计算
光是开幕式就有966万则推特(Twitter),比起2008年北京奥运整个赛事的推特总数更多,Instagram上每天分享超过十万张关于伦敦奥运的照片,哪位选手破纪录,社交媒体绝不会漏消息。

 [[73163]]

 

2012年伦敦奥运,让世人看见英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温她每回驱动世界前进的历史,不论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来看,英国带动了好几次人类文明的创新。

事实上,2012年的伦敦奥运也揭开了影响人类未来的革命,带来的改变不亚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此次伦敦奥运,被誉为有史来运用最多社交媒体的运动盛典,无论对旅客、运动员,或是奥运迷来说,都是全新的奥运体验。

光是开幕式就有966万则推特(Twitter),比起2008年北京奥运整个赛事的推特总数更多,Instagram上每天分享超过十万张关于伦敦奥运的照片,哪位选手破纪录,社交媒体绝不会漏消息。

不只是社交奥运,更是B ig Data 奥运

不过,真正精彩的是,背后让一切事物井然有序的Big Data技术,可以说它不只是社交奥运,更是Big Data奥运。

举例而言,赛事期间的伦敦交通网。根据伦敦市的交通资料,每位驾驶一年平均花三天的时间在塞车上;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 TFL)也指出,在英国,一天平均会发生300起交通所引发的相关事故。

对一位奥运迷来说,等待已久的伦敦奥运终于来临了,想要到伦敦亲身感受嘉年华会般氛围的期待之情可想而知。只是,该如何让观赛行程畅行无阻,穿梭在奥运各场馆间,有效率地抵达目的地,同时,又要与超过十万人次的游客在雾都中探访知名景点?

对英国政府来说,不但要保持34个运动场馆、50个训练场、20个网络运作中心、奥运村等重要场馆的畅行交通,还要安排50多国的运动员、工作人员的交通路径,以及因应约十万人次游客涌入售票亭、知名景点的大量人潮。

听起来就像是一场动弹不得的灾难,如何使这场全球瞩目的运动盛典成为美好回忆,而不是可怕的混乱记忆,英国政府以(Big Data)应战!

伦敦交通局(Transport for London, TFL)为了伦敦奥运的举行,除了启用奥运联合路网(Olympic Route Network)之外,还利用Big Data来协调大批人流的行动。

精密的电脑运输管理系统(Split Cycle Offset Optimisation Technique(Scoot))在2100个重要路段应用,并将1300个路段的红绿灯重新设定,感应即时交通流量,监测与控制伦敦交通系统,立即做出疏通的方案。例如,奥运主要干道若需要疏通,红灯在某些汇集路段会延长。

各路段CCTV影像也随时利用软体分析各类元素,比方,追踪奥运期间人们的流动资料。(Oyster Card)智慧卡就是其中一个资料来源,它提供人流的动向资料,帮助伦敦交通局预测人们通勤的高峰与旅行的动态,直接对路人提供路况预报,如在未来的几小时内,某路段的通行状况是否良好。

(交通专家)出动,确保奥运畅行无阻

系统整合更是复杂赛事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关键。因应激增的通讯传输需求,英国电信集团(BT)在奥运期间提供50万个Wi-Fi热点,在讯息尖峰时段与地段委托英国电信业者O2提供移动式无线热点,疏通资讯流,思科(Cisco)则帮忙传送大量的声音、影像与交通讯息,让政府部门得以讯息即时流通,也让民众更能享受赛事。

(科技)扮演整个盛典最重要的角色。伦敦奥运被视为最高科技的奥运,像是行动装置科技与资料搜集等技术,都达到了前所未及的境界,比起前届的北京奥运,可说是遥遥领先。

奥运迷只要拿出智慧型手机,运用免费的(Inrix)交通App就能让自己搞定观赛与观光大小事。Inrix是研究交通资讯的Big Data专家,在奥运期间提供即时交通讯息。它利用多重资料来源,整合交通资讯,协助驾驶人规划最有效率的路径,帮助旅客了解路况,避开壅塞路段,做出旅行路线的最佳选择。

为了确保全体赛事进行顺利且有效率,以伦敦的奥林匹克公园为中心,延伸出聚合的网络服务,透过科技的进步,能够传送与转变不同的奥运体验给全世界的奥运迷。#p# 

 

[[73164]]

 

不仅是交通,Big Data分析工具亦成为运动员在运动场上一争高下的利器。

海登(Brent Hayden)是加拿大籍自由式顶尖游泳选手,他在前两届的奥运可谓失之毫厘。以2008年北京奥运成绩为例,那年澳洲选手苏利文(Eamon Sullivan)只比海登早了10分之2秒抵达终点。

用Big Data赢得0.01 秒竞争

百秒分之一的瞬间差距,就会让海登错失第三次的奥运奖牌。他的团队采用全世界最精密的游泳分析软件(Swim Analyzer),发现了他的致命缺点,让海登赢得男子100米自由式铜牌。

(Swim Analyzer)由爱沙尼亚塔林大学生物力学教授Rein Haljand设计,可撷取16分之1秒的影像纪录,做为分析的资料来源。影片从一开始的跳水直到最后碰到墙壁,软体可以辨别准确的时间差,分析手臂的挥动以及计算生物力学的资料,像是每次的踢水可以提供多少的加速等。

生物力学家魏格礼(Allan Wrigley)与加拿大奥运选手共事六年,(海登的游泳转身很完美,但减速的时间过多,Big Data已经告诉我们怎么做才得以保持速度,其它就是天赋了。)他指出,海登的起步做得非常好,是世界上前五个游泳好手之一。

运动员与团队使用相机与感应器侦测全身,尽可能收集到所有资料,再利用iPad等行动装置分析即时表现,终极目标是如何在下一个动作前不要减速。简单来说,用(Swim Analyzer)的分析系统测量持续速度与每次挥臂、每只脚踢水的间隔,起始、滑水,一直到抵达终点,找出整体动作的协调性。

过去,海登不断被教练提醒要保持脚平行;但根据分析结果,他反而应该要保持四边形,因为可以驱动踢腿的力量,让腿的上半部更用力踢水,而不是让脚踝、膝盖保持贴近。(这是科技帮助我的开始,让踢水更有力量,并且符合力学,现在我突破了,游得更快。)他说。

胜利=(技能)+(科技)的完美组合

另外,科学家也透过测量与追踪跨栏选手的每一个步伐,帮助运动员的表现趋近于完美。

美国跨栏选手琼斯(Lolo Jones)的训练团队共有22个科学家与技术人员,为了在伦敦奥运求取更好的成绩,她在训练时,身上黏着39 只感应棒,加上40个Vicon运动捕捉系统的摄影机,每秒可记录2000个资讯组。

(看似百秒分之一的些微差距,其实意义重大,关系着最后的结果是赢还是输。)琼斯从观看影片与科学家的分析发现,她并不是要尽力踢动前腿,而是要试着在跨过每个跨栏时,能够更快落地。也许是每个步伐之间缩短一英吋,跨过十个跨栏,就能有十英吋之差。

另一个在伦敦奥运应用Big Data的实例是德国软体与IT系统公司SAP。专业团队使用资料分析技术帮助德国划船队,以行动追踪器与感应器记录每次比赛,单场比赛可获得1250万笔资料,除了过往的表现分析,划船队也藉由风速、洋流等即时资料,随时调整战略。

从这次的伦敦奥运之后,也代表着日后运动员获得金牌的准则不仅要坚忍、付出与热情,还需要(Big Data)的力量。

21世纪运动场上的挑战已经转变,任何进步都可能发生,胜利之间的差距相当微小,胜利已经是(技能)与(科技)的完美结合。对一位顶尖运动选手来说,传统的训练已经不足以使其成为第一,而是要让每一次的表现最优化。

除了仰赖教练,还要求助生物力学家、生理学家、心理学家、营养学家、力学指导员、复健员与统计学家。整体而言,科学成为创造运动员最佳表现的推手,透过Big Data萃取有用资讯,拟定对应策略,善用在每位运动员身上,求取更优秀的表现。

运动科学家利比(Giuseppe Lippi)曾形容,未来,运动员的表现取决于天生技能的比重将会减少,愈来愈多是根据科学与科技的分析。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若想组织好的运动团队,招募好的科学家恐怕要比运动员来的重要?

责任编辑:王程程 来源: WIRED.TW
相关推荐

2012-07-27 17:01:33

CDN网宿科技

2012-08-02 09:24:21

信息化网络

2012-06-15 10:51:37

2012-07-26 13:41:30

伦敦奥运会CNZZ移动营销

2011-12-10 19:55:41

Google

2012-07-16 13:55:51

Emotion UI华为

2012-07-30 15:16:33

云计算

2016-06-16 09:40:30

史上最严高考宝德服务器

2012-07-25 17:32:42

无线热点WIFI

2010-05-21 11:19:13

WiFi

2012-07-31 16:00:14

傲游浏览器

2011-12-13 14:55:05

51CTO

2012-07-31 09:06:03

奥运会数据中心

2024-07-30 16:18:20

2022-04-04 07:38:25

技术人工智能VR

2012-08-16 16:41:50

大数据伦敦奥运会

2012-07-23 10:45:04

2012-06-29 10:45:55

开源技术架构

2012-07-10 14:26:33

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锐捷网络

2022-02-08 16:54:10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