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过普及阶段,云计算带来的随身计算、云端存储,数据中心和终端的显著变化今天已经无处不在,没有人质疑云计算和大数据结合,会在未来5-10年给IT产业,给我们社会发展,生活、决策方式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早在 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云计算就被列入政府推动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点。作为新一轮IT浪潮的驱动,云计算带来了从资源使用方式到大数据时代、知识创新颠覆性的改变,推动了IT浪潮从个人计算演进到社会计算,也就是无处不在的云计算阶段。
云时代来临,中国怎么抓住机遇?
“作为个人计算机革命以后最重要的技术创新,云计算就是信息时代工业化革命。“宽带资本董事长、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说。“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以往每一次技术革命,中国基本上都是跟随者、学习者。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积累,中国已经具备了***技术变革的经济、科技、政治实力。”在田溯宁看来,要抓住这个***的机会,实现云时代的中国梦,就需要鼓励创新和创业土壤,培养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样的愿景下,2010年8月16日,北京云基地率先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12年8月16日,中关村云基地成立,云基地模式也从亦庄开发区拓展到IT中心中关村,并成立了上海云基地、以及在香港、台湾地区和美国硅谷和湾区设立机构,构建起北京、硅谷“双城记“技术、人才交流及商务合作的平台。通过汇聚云计算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公司、人才和资本、政策资源,“云基地创造”、“基金+基地”模式已深入人心。
“未来我们的世界是‘一云多端’的,5年后我们身边的设备可能都应该具备计算功能,无论手机、电脑,还是Pad、电视,或者是我们的手表、眼镜,它们也都需要有一个云来存储我们所需要的信息。云不仅能大量存储信息,还可以做到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共享、分析,使信息得到***利用价值。”不久前召开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田溯宁这样描绘云时代。他认为,云计算既可以是服务器的创新,也可以是计算方式的创新,还可以是服务方式的创新。未来,几乎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独立的“服务器”,而这需要云计算的大发展。他说:“这个大创新、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有资源、有技术、有人才,为什么不可以抓住这个中国企业的***机遇,发展云计算呢。”在他的蓝图中,云落地的路径,首先就落在云基地品牌塑造和生态环境建设上。
从硅谷创新得到的启示
“组建云基地的初衷,也是从硅谷得到的启发:创新的产生,需要一种凝聚效应,科研需要交流,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都很关键。”通过“基金加基地”的方法,田溯宁将所有投资的企业集中到基地里去共同培养、孵化。无论在法律注册,还是在工商、资本、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甚至餐饮后勤等方面,基地都有效地帮助创业者解决问题,使他们专注创新,专心研发、生产和营销。“基金加基地”并形成产业群落,打通了上下游的关联,创业者之间共享资源、经验,通过软硬件、服务各个环节、层次的交流,致力于云计算的创新和推广。北京云基地成立当年,就推出了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首台云计算服务器,次年4月推出25款超云云计算服务器,5月份发布国内***模块化数据中心“云箱”,云项目落地上海普软、北京电子政务云平台、运营商、电力、广电等多个标志性案例,云服务器也进驻百度、淘宝、360等主流企业。
云基地创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涵盖云计算各个环节,包括服务器、模块化数据中心、瘦终端等硬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云中间件、云管理平台、桌面虚拟化等基础软件研发;智能知识库、分布式计算、大数据、视频云等应用软件,以及定制化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构成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3年的实践,云基地生态系统已经孕育出超过20家云计算企业。云基地模式避免了大企业病,也解决了小企业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它不是集团公司,也不是为暂时应对竞争局面而形成的“虚拟企业”,而是同一产业链互为支撑和上下游的,力争在云产业中实现创业梦想的企业群落。在云基地内,各个产业飞速发展。例如云端时代创造性推出国内***一体化桌面云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国内用户成功实现一站式桌面云平台。友友系统自主研发的国内领先云存储相关平台产品SmartFS(智维)和大规模IT系统运维平台产品SmartOP(智存)。天地超云更是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增长超过6倍,达到1.4亿元的规模。目前一年生产了2万台服务器,而目标是五年之内达到20万台。2012年8月,北京中关村云基地的建立,更是确立北京在云计算产业领域的***位置,成为中国的云计算事业发展中心、云时代的技术研发中心、云计算行业创造与创新中心、全国乃至全球云计算人才交流中心、中国云计算行业资本汇聚中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关村云计算产业基地汇聚北京市优秀的云计算企业和云计算产品、技术、服务。友友系统、云端时代、云华时代、中云网、天地汇云等都落户新的基地, “云天使投资基金”、海银资本、谷数科技、锐步科技等企业也***时间入驻。田溯宁认为,中关村云基地的成立,把硅谷和北京这两个创新中心通过云连接的越来越近,对接硅谷云计算***成果,汇聚***秀的云计算企业,以及资本、创投的力量,将成为中国云计算的“创新孵化器”。
云生态系统的核心竞争力
在云生态系统中,理想心、责任心、分享心和情意心成为一种文化,而为什么要成立这样的生态系统,云基地创始人田溯宁解释说:“在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时代,我们作为追随者很难谈到建立生态系统。今天我们可以提出类似的口号,有三个方面原因。***个原因是中国的市场足够大,有望成为未来5-10年世界上***的IT市场,无论从服务器还是应用软件,我们都可能成为世界上***的市场;第二点最重要的,中国现代化的问题解决产生出最复杂的需求,这种需求用传统的商业模式,无论在个人计算机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代都没办法解决,例如交通问题、教育问题、企业管理等各种各样问题,必须要用全新的方法解决题;第三个角度,云计算带来的是破坏性创新,正使过去垄断者在失去地位,整个IT的土地在变化。”
云基地生态系统自身具有投资、孵化、服务、管理和拓展五大功能,通过自有资金引导政府资金和民间资本,充分利用国家对新兴战略产业的政策支持,吸纳云计算的前沿技术和人才,整合市场资源和品牌力量,创建和支持一系列创新型的创业公司,以建设完整的云计算产业链并形成经济聚合效益为目标,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一种创新形式。“孵化”功能是早期创业者最需要的,在云计算、大数据这一新兴的技术领域,产业的发展仰赖于创新的技术、创新的商业模式,而新兴领域中市场前景和演进方向更具不确定性。孵化将为创业者提供在“巨人”企业中突围的机会,如大数据实验室等措施,将触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涌现。“基金加基地”模式的“投资”功能,不是单纯产业资本的“投入、放羊、收获”策略,“云基地”的投资追求产业的实质进展,从云计算产业的整体布局出发,突出对优势环节企业的支持,也重视弥补不足、填补空白环节,以形成产业生态、避免盲点。基金同样重视投资创新性的硅谷企业,并促成其本土化。在云基地范围内,国内企业可以更好的学习、借鉴其成功之处,直抵前沿。云基地企业的成功运营,将为“基金”带来良好回报,从而扩大基金规模,由此企业将获得更多投资,实现资金利用的正反馈。“服务”功能,包括了基础服务和专业服务两个方面。基础服务上,财务、人力资源、行政、后勤、传播等环节集中共享,使云基地企业心无旁骛,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这也是云基地企业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特有商业模式的开发上不断取得进步的重要原因。专业服务上,从云基地企业创业需求出发,为企业争取资源、促成协作互助,如“云银行”设立的目的即在于帮助企业顺畅、低成本的从外部融资,从内部形成资金互助等。“管理”功能,即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针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辅导,加强企业之间的深入交流。“拓展”功能,集中力量同外部沟通,如形成与企业、政府等部门的合作、达成业务等,为企业开展国际拓展服务,也力图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云基地”在国内外已经具有重要影响力,众多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多地政府及园区、以及Apple公司等国外巨头已经同云基地携手,寻求及实现合作。
可以说,云基地模式所具备的不仅是品牌机制,它有可能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云计算产业创新企业群落。“基金加基地”模式更成为中国和世界有影响力的产业制度创新和管理方式创新。正是这一系列大胆创新和尝试,使得云基地成为创新、创业的品牌典范,成为优秀人才的聚集地,创新技术、思想和商业模式的策源地,成为世界独特的、富有影响力的,服务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的企业群落,成为中国云计算产业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