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在移动端OS“井喷”阶段上市,Tizen将面临每一款新移动操作系统所遭遇的共同挑战:如何吸引开发者社区,以及如何在这一日趋拥挤的市场赢得关注。
现在偏安一隅,仅为以前的Bada和现在的Android提供应用程序的Samsung Apps商店,在未来则可能成为决定Tizen成功与否的关键。
Tizen手机即将在今年发布的消息,对很多醉心于移动互联行业的人士来说,既不吃惊,也不兴奋。“不看好!”一位业内分析人士对记者淡淡地说。
当记者追问原因时,这位人士又挤牙膏地吐出四个字:“软件不行。”
从Tizen背后的几股力量来看,三星和英特尔都是大家眼中不折不扣的“硬件商”,来自日本和欧洲的电信运营商们无非是苹果和谷歌的“管道”,三方就像三个五大三粗的臭皮匠,谁也没有长着“绣花”的手去做软件?更有来自中国的技术开发者,对Tizen则充满了一股民族抵触情绪,他们嘲讽说:软件没问题的,因为乔布斯都是韩国的。
也有一些专家担忧,Tizen很可能就是一群弱者盲目膨胀、不自量力的产物:三星在智能手机市场中从“跟随者”的角色转变为“领跑者”后,很可能会让以危机文化保持狼性的三星迷失航向;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一直也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电信运营商满脑子想得都是将那些用户体验极差的应用塞进Tizen的屏幕。
苹果前CEO约翰·斯卡利(John Sculley)甚至对媒体直言不讳地说:“相比苹果,三星只不过是一个设备厂商,苹果的产品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巨大生态,这一点三星是很难做到的。”
那么,Tizen如何对这些“偏见”用行动做出自己的回应?
中国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趋势
Tizen的生态不是从零开始
今年,微软将逐步加强对Windows Phone 8的推广力度,而RIM也即将发布新一代黑莓10操作系统。除此之外,Tizen还将面临Ubuntu和Mozilla Boot to Gecko项目这两大劲敌。选择在移动OS“井喷”阶段上市,Tizen将面临每一款新移动操作系统所遭遇的共同挑战:如何吸引开发者社区,以及如何在这一日趋拥挤的市场赢得关注。
这是老牌巨头微软至今都没有处理好的困境,因此许多观察人士也不看好Tizen能完成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在IT评论家谢文看来,Tizen没有WP8那么沉重的包袱:“三星原来就等于没有操作系统,用的开源系统的成本也不算太高。”
在他看来,Tizen的致命问题在于:“它本身首先没有一个Killer App(杀手级应用),缺少一个使得别人不得不用的基础的应用功能和核心,比如谷歌绑定了搜索和地图,苹果有它的音乐和电子书。Tizen现在的问题是,靠什么挣钱?如果只是卖手机,原来你用Android系统,本来也不增加成本,用Tizen系统甚至可能要加成本,如果没有真正的人人都会用的基础功能服务,开源也很难解决与成熟系统的差距,毕竟别人已经先走了好几年了。”
那么Tizen的生态基础在哪里?
首先是Bada留下的“残余价值”。尽管前些年三星以一己之力开发的Bada现在已经“无疾而终”,但在全球市场也曾悄悄占据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即便后来三星彻底投入了Android的怀抱,但与许多硬件厂商一样,深信“在移动互联网没有拱手相让的道理”,所以纵然存在众多的第三方市场,三星还是积极地打造自己的App商店,建立了Samsung Apps应用商店,Samsung Apps除了为Bada系统继续提供一些应用,也为三星的Android手机筛选一些安全可靠的应用。而从一位台湾手机用户的反馈说,自从去年5月之后,他明显感觉到了自己手机里的Samsung Apps有了变化:“‘软体’开始增多,还有了一些付费的应用。”
可见,Tizen的开发者们并没有打算贸然将它推向前台,而是“系统未动、应用先行”,早早就开始“暗渡陈仓”。
而作为Tizen阵营的NTT DoCoMo,在日本本土的通信市场上早就开发了大量诸如二维码扫描、NFC移动支付等流行应用和游戏应用,Tizen提供的令Android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定制化水平,正好符合这类电信运营商的需要。他们希望借助Tizen这个平台,可以将自家服务和功能整合到智能手机上,确保他们能保持与用户的牢固关系。有NTT DoCoMo这些电信运营商“现成”的支撑,至少Tizen在短期内的应用软件菜单不会那么乏味。
Tizen协会已充分认识到应用开发所面临的两难境地,所以全面投入HTML5的怀抱,但Tizen系统也可以让工程师在开发更复杂的程序时,选择原生应用。Tizen手机何时能够登陆美国市场,还是一个未知数。不过美国的Sprint Nextel已承诺将经销Tizen手机,虽然该公司设备开发主管赖安·苏利文(Ryan Sullivan)称,Tizen手机仍然处于寿命周期的初级阶段。
不过NTT DoCoMo高管的表态似乎给Tizen手机的市场定位指明了方向。NTT DoCoMo战略营销部门执行总监、Tizen协会成员永田清人(Kiyohito Nagata)表示,Android手机仍然针对高端用户,而Tizen则可以作为低端智能手机,面向那些希望换掉功能手机的消费者大力推广。永田清人***还用了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来描述Tizen对推动新业务发展的机遇:“我们希望推出并打造我们的‘未来宝宝’。”
Tizen还拥有一项重大资产:三星的营销和技术实力,正是凭借这种实力,三星智能手机业务在短短几年内走出困境,并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市场研究机构Infonetics分析师朱利安·布林(Julien Blin)说:“Tizen平台未来究竟能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一切都取决于三星。”
此外,资本市场也为三星提供了一些弥补自己软件基因的可能,比如三星电子刚刚收购了加拿大著名安全软件厂商Fixmo的一些股份,旨在提升其手机安全性,从而与RIM争夺企业以及政府市场客户。Fixmo CEO里克·西格尔(Rick Segal)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对该交易给予了证实,他说:“这笔投资表明了三星在政府和企业市场挑战RIM的决心。”
Tizen的开发者们并没有打算贸然将它推向前台,而是“系统未动、应用先行”,早早就开始“暗渡陈仓”。
主导者正在打造一颗开放心
Tizen出现的意义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它是亚洲企业***次作为主导方研发的面向全球平台的移动端OS。
有业内人士指出,除索尼外,包括大多数日韩以及中国企业在内,亚洲企业大多通常缺乏像欧美公司那样的革命性创新能力,这样的文化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亚洲企业通常情况下只能做“跟随者”而不能做“领跑者”。也正是如此,在智能手机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成为“领跑者”的三星反而会离危机越来越近。
因为管理学界公认的一个“潜规则”是,亚洲的企业普遍缺乏创新所需要的开放精神、平等精神和团队精神,亚洲民族头脑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和服从意识都是束缚创新的绳索。更重要的是“船大掉头难”,一个行业领导企业很可能因为一次技术创新失误或重大战略失误就瞬间从领军者变为失败者。
这一点上, Tizen阵营里的英特尔和来自欧洲的电信运营商们,或许可以帮助三星对自己的企业文化进行修正。
有国外媒体发表评论称,去年发生的三星和苹果的专利官司就大致反映了三星的文化。尽管三星在财务上颇为成功,并开始在Galaxy S III等产品中塑造独特的风格,但它依然尚未创造出iPhone和Walkman那样真正有突破性和标志性的产品。
不过作为一家亚洲的家族企业,三星对于“创新”的理解可能与欧美科技巨头们相距甚远。资深设计师克里斯多夫·斯特灵格(Christopher Stringer)在苹果任职17年,他说,来自全世界各地的16名“狂人”经常围在餐桌周围进行头脑风暴,提出公司移动产品的设计想法。
相比之下,三星的设计部门与其他部门极为相似,普普通通的办公桌和工作室,墙上还写着公司创始人家族的警句,比如“与客户同在(Be with Customers)”、“挑战世界,创造未来(Create the Future)”。
在很大程度上,三星缺乏创新能力源自其自上而下的指挥结构和决策流程。正如一位三星的设计师所言,“或许我们需要的是硅谷那样的创新环境”。
三星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企业制度和文化上的先天缺陷,并且开始主动弥补。去年年底,三星宣布在硅谷兴建110万平方英尺的三星半导体研发中心,以及租用38.5万平方英尺的办公楼作为三星信息系统公司研发中心。值得玩味的是,三星半导体研发中心楼高10层,坐落于圣荷塞,是苹果所在地;三星信息系统租用6层楼房,位于山景城,正是谷歌的所在地。显然,这不仅是给硅谷增加了一个厂牌那么简单,三星正在将这两个自己在移动OS领域的对手,也视为自己打造企业文化的标杆。
目前,三星每年在全球研发方面的投入大概有90亿美金。所有这些直接导致了三星在技术、专利方面的发展。很少为人所知的是,在美国专利局统计中,2011年三星的专利已经是业界第二位,仅次于IBM。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市场官晏昆曾说:“三星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定义为有一颗年轻心的消费者。”——也许三星也知道。只有自己先拥有一颗“年轻心”,才有在移动OS领域的立足之本。
3%
尽管前些年三星以一己之力开发的Bada现在已经“无疾而终”,但在全球市场也曾悄悄占据了3%左右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