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译文】尽管企业管理者对IT消费化趋势始终举棋不定,但员工们却已经纷纷拜倒在平板设备的“石榴裙”之下。那么在iPad与Surface RT这两位市场领导者兼主要竞争对手之间,我们该把处理日常工作的重任交给谁呢?
整个技术行业花了二十年时间才弄清楚要想真正在业务领域推广平板设备,他们首先要做的是俘获用户的心。现实总是残酷的,目前还没有哪一款常见的平板设备完全适合商务人士使用,而且在通常情况下业务环境中的平板也仍然以iPad为主。
哪款设备能拿下商务市场:Surface(图左)还是iPad?
苹果公司在将iPad推向业务环境方面没什么实质性举动,当然作为业界头羊它也没必要费这个劲。就在这样消极的背景下,iPad仍然成为企业中最为常见的平板工具。事实上企业采购与员工个人提供相结合的方式已经成为iPad进军BYOD领域的主流(根据去年的一项估算,业务环境中所使用的平板设备约有40%由员工个人购买),而且随时间推移企业投资的倾向开始日趋明朗。
不过苹果公司并未彻底袖手旁观,他们已经开始讨论iPad进入业务环境的可能性——巴克莱银行就在批量购买了八千台iPad后被苹果记录在案。
这种新形势可能源自iPad在企业领域占得的先机开始面临一定挑战,也就是微软全力推动的Surface产品。苹果公司在平板市场上目前仍然横行无忌、缺乏级别相当的竞争对手,但至少就商务领域而言Surface有可能成为第一块绊脚石。
尽管对手关系已经成立,但两款设备所体现出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设计理念以及对待工作需求的解决思路。
Surface方方正正、踏踏实实,希望能以实用性打动用户。而iPad则细腻圆滑、充满个人风格,打算通过独特的吸引力赢得市场的追捧。Surface主张用户端坐在桌前认真使用,而iPad则流露出引人将其握在掌中的魅力。#p#
Surface:细节决定成败
人们很容易误以为Surface并不是一款平板设备,而是一款在外形上无限接近于平板的笔记本电脑。Surface本身似乎并不完整,在不搭配键盘的情况下它显得如此孤独、无助甚至难以立足。虽然微软为其准备了方便实用的背面支架,但我们仍会把键盘视为Surface的必要配件之一。
这绝对是故意的。对于企业来说,其实大部分决策者都不敢百分之百肯定自己想要的就是平板设备,而Surface这种与台式机相近的外在形式会令人更加安心。
但这种观念在带来独特卖点的同时也给微软提出新的难题:要想直接挑战iPad的权威,Surface就得获得同等、至少是相近的用户好感。但就个人而言,我还没看到什么希望:Surface还远远称不上一款有趣的小工具。
为了撰写本文,我这段时间一直在交替使用Surface RT与iPad,试图弄清楚哪款产品真正吻合我的工作需要。前几周我一直在Surface上鼓捣Windows RT,而且大部分时间我都会接上键盘进行操作。而在将其当作纯粹的平板电脑进行消费级用途时,我发现其使用体验相当无聊——读书、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观看视频,然后没了。
这段时间以来我从未以纵向模式使用Surface,我甚至无法想象纵向使用会是个什么样子。尽管Windows RT这款产品在设计模式上已经参考了消费级市场的需求——从32GB Surface加Touch Cover的价格正好与32GB iPad相同就能看出——但它在使用感受上仍然太像笔记本,也太像一款过分严肃的商务工具。
Microsoft Store还无法提供任何能够与苹果软件商店相比肩的应用产品,而且尽管Windows 8已经成为微软向移动化及云时代迈出的一大步,但新系统的桌面布局仍然带有明显的PC平台遗留痕迹。
我在使用Surface时基本都会配上Type Cover一同使用,不得不说这款配件的体验还是相当出色的。至于Touch Cover键盘的使用频率则低得多,我还需要多花点时间才能适应。不过平心而论,这款类似触控手感的键盘还是完全可用的(值得一提的是,大家在初上手时最好把触控声音开启,这在心理层面上会更舒服一些——当然前提是不会吵到其他同事)。
这款触控键盘还拥有一项意料之外的优势,那就是能以完全静音的形式进行输入——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电话会议,少了噼啪作响的杂音肯定是件好事。
在Surface上我第一次认真审视Windows 8所采用的活动磁贴式界面设计。我用了三十秒时间来摸索它的操作方式,并很快喜欢上了这套新机制。跟很多老用户不同,我对于开始菜单的消失并不觉得遗憾;偶尔几次切换回经典桌面则加深了我对新界面的喜爱,这套陈旧的布局只令我感到陈旧与落后。
但Surface最大的卖点与精致的硬件及炫丽的UI并无关系:内置Office的设定才是使其成为业务领域强力计算平台的关键。
正是由于Surface具备如此独特的先天优势,我才会用大量篇幅讨论其在消费级市场的表现:虽然确实有一些用户对于能在平板设备上使用Word非常重视,但这仅仅是庞大消费群体当中的极小一部分。
再把视野转回商务用户,Office无疑是赢取这部分消费者欢心的必备要素。他们需要Word、PowerPoint以及Excel,这些孤单的灵魂需要办公工具进行慰藉。除了Office之外,SkyDrive也是不可或缺的另一个重点。值得一提的是,我并不能算什么深度用户——浏览、阅读、撰写文档及偶尔使用电子表格就是我的标准工作内容,所以如果大家希望对Surface RT以及iPad的业务潜力拥有全面了解,恐怕还得再找些深度评测才行。
Surface略显局促的屏幕尺寸并不会给文档编辑造成障碍,但我仍然希望在更大的屏幕上进行文字处理工作。因此,某些企业级应用可能必须要在外接显示设备上才能正常使用,这对于员工而言显然既麻烦又痛苦。电池寿命倒不是问题——原因在于其充电器与其它设备电源相比既轻便又小巧,我很乐于随身携带。由于配备了USB接口,我还能在需要时随时接入鼠标来进一步简化操作过程。
Surface RT的局限性也不少——对于PC平台应用程序兼容性的缺乏就令人相当不满,但更可气的就是连浏览器和搜索引擎选择都少得可怜。我平时所使用的不少浏览器应用都不支持IE,这在Surface RT上就成了最大的噩梦。另外,Microsoft Store中还缺少很多常见应用——例如TweetDeck——也就是说大家需要自己想办法以替代方案来解决,这令人非常头痛。
抛开上述问题,首个版本还在硬件上出现不少其它问题,应用程序无法顺畅运行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感到RT只是一款做出妥协的廉价版设备——但微软在价格上可没有客气,基础版399英镑(相当于499美元)的价格实在有失公道。#p#
iPad:专制下的选择
所有平板设备都需要以iPad为基准来定义自己,因为它们是平板,而iPad能决定什么才算是平板。
使用iPad处理日常业务主要面临两大问题:首先是键盘,其次是Office。键盘的问题倒并不难解决——选择很多,但每种似乎都不够完美,这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就很麻烦了。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iPad与键盘这对本该顺理成章的组合,Surface则天生似乎就该与键盘配对,这可真是种神奇的感受。在iPad旁边放个键盘实在有些尴尬,我总有种把它拿开的冲动。
我为iPad准备的是一款罗技出品的太阳能供电键盘。这款键盘毫无时尚性可言,而且光是键盘自身的重量就超过了Surface与Touch Cover的总和。虽然这款键盘用作会议上的备忘记录还是没问题的,但长时间用于日常输入还是过分拘谨、很有些施展不开。说了这么多负面评价,这里我要对这款键盘的双模式设定表示肯定。通过配件模式切换,我们就能够以不同的屏幕摆放角度进行文字输入与视频观看。
iPad平台缺乏Office的现状意味着企业管理者还要做出另一项决策:无论是采用苹果公司自身推出的生产套件还是测试其它来自App Store的产品,企业都必须再投入一份财力与精力。个人用户对此可能体会不深,但作为管理者,大家需要考虑自己选择的方案是否能与现有业务工具顺利对接。
尽管消息早已传得沸沸扬扬,但目前iOS或Android平台上的Office产品仍然毫无面市的迹象。微软公司似乎已经在头脑中构建起远期规划;无论雷蒙德中心在iOS版Office身上赚得多少利润,都将同时承受由此带来的iPad商务市场反扑与自有产品销量下滑。根据Surface的销售量,这一政策可能会在未来出现松动,但至少短期内不会出现新的转机。#p#
谁更适合BYOD:Surface PK iPad?
平板设备的使用方式多种多样——我发现有相当比例的iPad都被用于向客户展示介绍内容或者运行特定客户服务应用。虽然显示尺寸有限,但这是由于iPad在设计之初就没有向桌面系统靠拢的打算。同样,Surface RT也被定义为同样的消费级移动设备。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在BYOD拥护者的强烈支持下,两款产品都已经逐步进入业务环境——由此也可以看出,如果企业管理者不提供某种工具,员工就会自发购买并投付使用。因此,无论是选择iPad还是Surface RT,用户都需要做出一定程度的妥协——我们在前文已经做出了系统讨论。
就目前的BYOD广度与深度而言,iPad与Surface RT都足以胜任用户的信任与期望。就开箱即用的角度来说,我认为Surface在日常工作当中表现得更好。与之相对,iPad虽然需要额外的键盘及生产力软件进行支持,但其功能在全面性上则更胜一筹。
即使存在各种局限性及硬件短板,Surface RT仍然称得上一款有趣的BYOD设备方案——而Surface Pro相信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你知道这一点、我也知道,这种统一的预期对于微软而言可能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虽然与一款硬件产品的成功相比微软显然更重视Windows 8未来的命运,但Surface RT仍然是微软激发消费者兴奋点的一个绝佳机遇。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它以一台轻量级商务设备的姿态走来,无形中损失掉了庞大的用户群体。
综上所述,Surface RT将很难有机会与iPad或者其它Android阵营的平板设备一较高下。而且从赢得消费者青睐的角度分析,小心翼翼的Surface RT可能会在短期内迎来一定程度的成功,但从长远看与微软的野心相比其实属于南辕北辙。
原文链接:http://www.zdnet.com/surface-rt-versus-ipad-which-is-better-for-work-7000010552/
原文标题:Surface RT versus iPad: Which is better for 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