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年来,我见过不少的创业者、投资者,他们都有一个共识,即阅读是移动用户的刚性需求。
这也符合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在公交、地铁上,拿着手机阅读的人比比皆是。于是乎,帮助用户阅读的各类工具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
目前,专注长文章阅读的团队,看来比较多,但成功率几乎最低。相反,更碎片化的微博、SNS社区,或者是更小众的电子书,反而活的更好。
本文正是想探讨长文章的移动阅读。 目前在移动平台上,这一领域的创业者大致有三大流派:1、订阅派;2、抓取派;3、算法派。
当然,上述三派并不完全冲突,有的团队就是博采众长,才能领先于市场。
一、订阅派:从RSS到扎客
订阅模式最早大规模流行,是RSS。现在拥有Google Reader账号和客户端的人依然很多,只不过,大部分都被废弃了。
订阅模式的没落,有两个关键原因。
其一是订阅动作的用户门槛。RSS除了注册不说,还需要不停去寻找各种内容源,一一添加。
IT人操作麻利,媒体人信息需求大,这两类算TMT从业人员,不会介意设置门槛。但对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没那么大,不会再去注册一个个订阅RSS源。
其二是微博的兴起。微博的信息源更多更快,而且订阅动作要简单的多,只需要点下“关注”。
订阅派在微博/SNS流行之后,日渐式微。
RSS没落之后,Flipboard、Zaker倒随着iPad崛起了。
Zaker们也提供订阅服务,可以订阅传统媒体,也可以订阅微博红人。但Zaker们的崛起,与移动阅读的另一大流派关系更大,就是抓取派。
二、抓取派:从Instapaper到Flipboard
手机因为屏幕小、下载慢,所以直接打开网页的阅读体验很差。
所谓抓取派,是指利用技术过滤广告,直接抓取文章内容,并在手机/平板上,以比较优质的版式呈现给用户。
早先,最出名的大约就是Instapaper、Readability、Pocket,这三家。
然而这类应用也有与RSS类似的问题,就是使用门槛。他们需要用户在浏览网页时安装插件,这几乎拒绝掉了90%的互联网用户。
而在iPad发布之后,Flipboard利用平板电脑,过滤网页、重新排版的模式,也提供抓取过的网页,而其信息来源,如订阅,又要简单的多,手指戳几下就完成了。
目前来看,也就是Flipboard、Zaker这类应用,兼具了订阅派和抓取派的优势,才在移动阅读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一脉逐渐占据市场份额之后,之后想要进入阅读市场的团队,将希望放在了算法上。
三、算法派
现在有不少做移动阅读的团队,希望积累用户的兴趣数据,再根据算法,向读者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但是却没有一款应用能让我坚持使用下去。
毕竟,算法再精准,也无法判断一篇文章真正的价值,以及是否适合你。文章和人脑,都是极其主观个性化的东东,二者要匹配,靠现有的计算机技术还不现实。
真要依靠算法来推荐时,搜索引擎就可以了,Google的数据和技术积累,恐怕比任何阅读推荐都要客观精准。
我认为这种基于兴趣的算法,有一定价值,但我作为读者,只是希望它成为一个辅助功能,而非核心功能。
我们还是更希望有信得过的人,来充当信息“把关人”的角色。微博这么火,也就是因为你“关注”的对象,能承担这个角色。用微博时,你也很少会离开timeline,去点击机器推荐的内容。
在完成产品的探索之后,移动阅读更大的挑战还在后头,就是如何盈利。
阅读的收费模式无非是广告和内容。虽然zaker用户基数很大,但还是没有启动广告。在移动广告不被看好的今天,提供更优质阅读体验的产品,却无法靠广告来赢利,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局面。
不过,平板电脑的广告价值,以及看似遥不可及的内容收费模式,已经越来越近。尤其后者,Kindle推出了Kindle Single的超长文服务,国内的豆瓣阅读也正聚焦于此,相信阅读市场的未来,依旧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