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官方控制的大多数事物出场的场景一样,网络实名制在几家主流媒体大肆挞伐网络“法外之地”的舆论造势后粉墨登场。
它立法的依据和本意是保护隐私泄漏、防止商业欺诈、制止网络谣言等。但结果也许并不如预设的那么美好。
以实名制防止谣言为例。官方的预设是:如果实名制,那信息发布者就不敢造谣;但信息发布者的预设却是相反的:因为实名制,他可能不敢讲真话。官方的预设是:实名制是对“造谣者”的威慑;而信息发布者预设则是:实名制是对说真话者的威慑。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社会要有一个宽容谣言的空间。原因如下:
一则,在信息快速交叉流动的情况下,谣言会很快被揭穿,造谣者的信用会破产,造谣者总会处在一个相对边缘的角色。
一则,如果你要求人人都说出真理,可能就谁也不敢发言了,因为他开口就可能说错话,可能就是“谣言”。
一个人掌握的信息往往是不全面的,严格说来都是“谣言”,但如果大家都把自己掌握的“谣言”说出来,离真相也许就不远了。
你也许会说,不是有很多谣言给社会造成伤害了吗?是的。谣言本身就是信息的伴生物,你要杜绝它,除非你全面禁止发言。但是,谣言是在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危害大呢,还是在信息管制的社会危害大?信息自由流动的社会,谣言会被自动清除。
你也可以说,谣言是言论自由的一种必须付出的代价,因而,大凡主张言论自由的国家,都有谣言的一个空间。
网络实名制更严重的后果是,它会加剧社会紧张关系。
在匿名制下,爆料或骂人,都是以模糊身份出现,双方关系还留有缓冲的余地,有协调空间。一旦实名,这种模糊身份和缓冲余地将不复存在。社会矛盾由柔性矛盾将变为钢性矛盾。断裂的危险性增加了。
你是愿意别人当面骂你,还只是有人在背后议论你?这就是实名和匿名的区别。当面骂你是很少的,多数人也许只是在偷偷在背后议论你。
但如果你要求所有议论你的人都留下实名,也许你认为议论你或骂你的人会减少,因为实名制你敢骂我就是找死,以前找不到你,实名制后你跑不掉了,看你还敢不?敢!你不逼他站出来,他本来也不想站出来,既然你逼他站出来,他会站出来的。
匿名制下的信息发布,即使攻击政府,但发布者和官府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实名制则让双方的关系非常确定,矛盾容易趋于表面化,容易把一般宣泄定位或发展成为敌对关系,冲突一旦发生将难以调解。
在此情况下,社会关系会更好还是更糟?
我一直在揣测官方为何要求网络实名制?也许基于强控制的社会管理的惯性,认为一切都要由执政党尽在把握。但对信息的强控制将会增加信息的获取成本,不仅民众的信息成本增加,官方的信息成本也被加大。
网络本身还是个舆情场,这里既是民众获取信息和发布信息的地方,也是官方了解民意的重要场所。它是一个情绪的宣泄口,堵住这个口,不是更安全,而是更危险。因而,管理这样一个地方需要一点点政治智慧,留有模糊地带就是一种有智慧的管理。
而从税收关系角度看,是政府向民众征税,而不是民众向政府收税,政府没有权力要求公民写点东西必须实名。而应该是反过来,那些需要税收供养的人必须为纳税人服务。因为任何人也不会希望:自己花钱让别人来控制自己。
很多人会说我们的邻邦韩国也是实名制,决策者也许会说,我们正是借鉴韩国。这里我有几个疑问:
一,为何不遵循多数国家的管理方式而独推韩国?
二,韩国制度和我国不同,它是一个多党制的民主国家,一部法律不好,在实施之后有程序可以取缔,在我们国家则很不同,取缔它比颁布它难得多,因为一旦利益固化,既得利益就要死死维护这些令律。
三、韩国有充分的法律条款保护言论自由,但在中国却很缺乏,实名制会不会进一步压缩言论空间?我们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条款很明确,但保护言论自由的条款却非常模糊,难以执行。
而也恰恰是韩国,在实行了网络实名4年之后,发现弊端很多,去年开始逐步取消了实名制。中国现在成了网络实名制唯一的国家。
为网络留有模糊地带,是一种管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