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对移动应用设计的影响

移动开发 Android
微信可以说是近两年最受关注的移动应用,不仅具有极高的移动应用市场占有率,而且到现在用户数突破3亿,覆盖智能手机用户超过70%,它的开放平台也很受开发者的瞩目,如何配合、模仿微信进行设计成为很多设计师思考的一个问题。

微信可以说是近两年最受关注的移动应用,不仅具有极高的移动应用市场占有率,而且小马哥在2012年的互联网大会上透露:微信用户将达两亿。作为企鹅二代,高富帅自不必说,而且每次的更新都会推出一些新颖、吸引人或者饱受争议的功能特性。

微信目前功能有:

1)微信聊天(文字、语音、视频),群组聊天

2)朋友圈(社区,分享照片为主)

3)插件化应用(包括QQ邮箱提醒、附近的人–LBS、摇一摇、微博阅读、QQ离线助手等)

4)与网页版微信连通互传文件(文件传输助手)

5)扫描二维码

6)公众平台(明星账号、微信认证账号等)

那么,微信对于移动应用设计有哪些影响呢?

1.  功能插件化的设计思维

插件化设计模式,PC端***的例子就是Chrom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插件,非常方便地满足了浏览网页时提供其他便捷服务的需求,如手势、网页截图、邮件通知等。而在移动应用设计领域,微信很好地利用了这一设计模式,优点如下:

自由灵活,符合移动应用的使用情境。有限的手机屏幕空间,显然无法堆砌所有的功能。Web设计部分,一个导航栏放八九个栏目,无可厚非;若移动端,想放 下,也可以,例如淘宝Android客户端底部导航栏就是利用左右滑动操作来弥补有限的空间(以时间换空间)。插件化,则赋予用户自由。所有的功能都有, 但是众口难调,每个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选择自己想要的插件,如同小时候我们拼积木一样。主次分明,曲径通幽,合理地避免了移动端功能过重的风险!

产品设计上更加轻量、敏捷。插件化的设计,让产品变得轻量,一个插件的存在有无不会影响应用主体框架,所以很大程度上不会打扰用户的一般操作习惯。插件的 存在,使得产品设计团队可以更加准确地掌控节奏,分优先级来进行产品规划。归根结底,插件库就犹如一片后花园,你想怎么种就怎么种,不行了,撤掉重来,优 胜劣汰。

目前的不足就是,插件库的分类不够清晰。首先插件排列顺序有些乱,看了后有点分不清东西南北。一来,有些插件是即是推送类插件,出现在“微信”一栏 下,有些是功能型插件,出现在“朋友们”一栏下,夹杂显示,很难了解清楚各个插件的特性;二来,例如QQ邮箱提醒、QQ离线助手和查看QQ好友,本就是与 QQ相关的插件类,组合在一起显示会功能导向性更强一些~

2.  培育了二维码的使用习惯

微信在版本迭代演变过程中,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教育用户使用二维码。从当初的使用二维码来添 加微信,到现在的使用二维码进行网页版账号识别登录工具以及商家优惠活动二维码识别。大家渐渐地对二维码不那么陌生。说实话,二维码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自 问世就被炒的火热。但二维码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很少见到单独提供二维码服务的应用。因为二维码是个寄生类应用,单独出来是个鸡肋,例如我查查, 关键是识别以后怎么为用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

其实,二维码在国外很常见,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方面,因其唯一性,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或工具来为一些活动提供便利。但是,国内由于智能机市场还未完 全打开,用户对于二维码这项技术很是陌生。微信,作为一个承载了二亿用户(注:二亿用户中包括了国外用户)的应用,培养了二维码的使用习惯。

3.  微信开发平台吸引第三方应用的加入 

9月11日,iPhone免费排行榜TOP5涌入了一款应用:聊天表情控(微信QQ表情大全)。这款应用能够在当前刷榜极其惨烈的情况下,冲入TOP5,侧面可见微信的用户群以及多变表情的旺盛市场需求。

是的,自微信开放平台问世以来,大有忽如一夜微信来,千万应用梨花开。一大批应用开始提供“分享到微信”功能。其实,产品设计师提出改需求前得冷静 一下,微信的二亿用户是腾讯的,不是你的。你的产品服务的用户才是你的,“分享到微信”能否对你的产品和用户带来确确实实的价值?

微信目前提供两类分享对象:分享给好友(包括微信群)和分享到朋友圈。

例如,上图对应的应用“航班管家”,其CEO在微博上说明了分享到微信好友的一种使用情境:当几个人要一起出差,我查到了一个合适的航班,就把航班信息共享到微信群里来讨论确认。显然,这对应用是一种正向反馈。

也提供两种路径:

1)从第三方应用到微信,再回到第三方应用;

2)从微信到第三方应用再回到微信。

***种路径为基础设计方案,可以考虑优先实现;第二种路径,由于从微信进入后在返回微信,因此需要针对微信进行界面和逻辑适配,从而使分享回微信的 流程更通畅,符合用户操作习惯,当然例如果库iPhone的1.0.9版本尚未适配,所以在为微信中点击“果库”图标后无法返回微信。

专属适配的设计方案有几种:

1)有个人profile和收藏页的应用,往往跳转至该专属页面进行相关操作选择,美丽说、QQ音乐都是这类设计方式;

2)进入后,按步骤完成操作过程,***完成页只提供微信的分享出口,例如Camera 360。

总体而言,“分享到微信”的设计逻辑与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等逻辑不同:

1)由于之前分享到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是一整套UI交互模块,即一键分享多账号,故将分享到微信作为一个逻辑单独开来;

2)提供分享账号列表,这种形式虽然无法便捷方便地进行一键分享,但是很灵活,定向选择,而且还能够根据用户的手机应用状态进行调整,譬如检测到当前用户没有安装微信,那么可以不显示“分享给微信好友”的选择项。

如果你的团队当前的开发能力有限,建议可以将“分享到微信”优先级放低,因为其实当前真的没那么重要。如果你要设计分享到微信功能,建议你先浏览一下微信官方提供的FAQ和《如何在微信客户端获得推广》,其中的设计规范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开放平台。

责任编辑:徐川 来源: cocoachina
相关推荐

2020-03-26 22:03:06

物联网移动应用用户体验

2014-09-23 16:37:39

微信企业号移动应用入口

2017-12-26 00:46:09

大数据移动应用程序开发

2020-01-09 17:11:07

微信朋友圈好友上限

2020-06-15 07:56:48

物联网移动基于物联网的移动应UX。 物联网为应用

2014-09-24 13:40:39

2023-02-17 17:21:17

蓝牙5.0物联网

2011-06-10 09:14:52

Windows 8

2013-11-29 10:58:36

微信易信来往

2017-12-15 08:32:31

微信流量QQ

2013-09-13 09:33:39

微信中移动垄断

2013-12-25 15:02:41

微信移动社交

2013-04-08 10:08:38

微信微信收费中国移动

2020-12-04 07:51:24

CQRS模型查询

2017-12-25 14:47:24

移动

2020-08-13 15:16:27

微信腾讯美国

2013-04-17 09:50:36

用户体验设计UED手势

2020-07-27 15:06:14

微信张小龙焦虑

2013-01-21 13:12:03

微信移动电子商务阿里

2014-10-21 15:42:30

微信企业号企业移动平台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