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一种艺术,它能让你洞悉其他人无法感受到的事物。
——Jonathan Swift
这个世界充满怀疑者,对于每一位敢为前者所不能的开拓者面前,资金匮乏、经验不足、机遇有限等问题都在无形中制约着我们的思维。在今天这个一切以“成功”为标准的时代,我们并不需要为经历各种磨难的企业家及创业者感到惋惜,而应当从中学习坚忍不拔这一宝贵品质的重要价值。
对于热情满满的创业者而言,最难的一道门槛在于分清理想与妄想之间的区别。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家也经常在两边来回踱步,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自己的立场——但几乎没人能坚定不移地选定立场。而作为一位企业家,我们首先要具备的物质就是感知(或者相信自己有能力感知)未来的迷局,看清时代的走向。即使是Steve Blank这样的超级大师,在描述创业过程中仍然会把“对事业的信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感知未来并不代表能够深刻理解。
这正是获得成功如此艰难的关键所在。最杰出的企业家拥有充足的信息、经验、胆略与计谋,能够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判断(至少有信心做出正确判断)。史蒂夫·乔布斯看到了计算与移动设备的发展潜力,比尔·盖茨感受到操作系统的全面普及,迈克·戴尔意识到电子产品零售业将迎来巨变,杰克·多西则嗅出蕴藏在通信与支付之下的宝贵财富(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某次晚餐中一帮所谓成功生意人对多西极尽嘲讽之能事,声称‘那家伙打算用140个字的说明打动Visa’的行为简直不可理喻)。然而这正是企业家的特质——他们拥有理想并能够勘破未来,并勇于提前建立起能够适应未来形势的企业。普通民众其实也对预见未来颇感兴趣,但我们的做法往往是测字、求签或者算生辰八字。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个未来到底有多远?也许是六个月、也许是两年,更有可能是十年。这就是勘破未来在祝福背后所埋下的恶毒诅咒——即使一切真的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我们也不确定自己能否坚持到理想实现的那一天。
一旦做出判断,最杰出的企业家们就会坚持理想、不再动摇。在Zaarly这家许愿网站中,我们可以对包括移动手机、人类商业在内的各种领域进行明确预测。这种感觉很好,汇总出来的结果也非常吸引人。但好时光也就到此结束了,接下来的工作一下子变得极为艰难。当我们把大家的预期列在清单中,就会发现这根本不能称作理想、而真的只是“许愿”——手机智能化、数据流通速度提升、信息无处不在、一切向实时化进军……我们要如何把这些愿望以正确的顺序按正确的步骤整合在一款正确的产品当中?想到这一步,我们才算真正摸着“理想”的边儿。理想如同地狱一般恐怖,我们做出的每一项决定都会遭到无数人的恶评与唾弃。然而,真正优秀的事物都要经历这样的转化过程。
但我仍然相信,人类与生俱来的奋发冲动终将把这一切转化为现实……只是出现的时间点无法确定。事实证明,理想是新兴企业创始者必须具备的潜质,这些推动着全世界走向的伟人们能敏锐地觉察到时代背景的顺逆、将人们需要的数百种特性综合起来并以易于接受的方式组建产品。而我们这些劳苦大众……就继续在理想与妄想的那条界线附近唱歌跳舞吧。理想与耐心是迈向成功的基调,但我们还需要一点急躁作为调剂。这看似荒谬,实则颠扑不破。下一次遭遇失眠时,大家不妨在紧盯天花板的同时问问自己,如果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再有六十个月甚至六十天就将到来,你真的有勇气马上开始行动吗?
最后,不要因为怀疑者们的意见而让自己也陷入不可知论的怪圈。只要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我们就能成为值得自己信任、也值得他人信任的创业先锋。惟一尚不确定的,只是未来到底“何时”到来。
勘破未来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与深刻的理解力,再加上一点耐心与一点急躁——尽管这看似疯狂,却是每一段成功历程的必由之路。
核子可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