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张遇升,医学博士,杏树林信息技术公司创始人。
移动的HIS
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装备医院信息系统(HIS)。HIS的pad版和手机版也越来越多出现在医院 里。在美国,推着电脑查房已经被拿着ipad(或者mini pad)查房所取代。中国的大医院离这一天应该也不远。一些医院甚至还出现了患者用的客户端,让病人能够下载自己的化验单等检查结果。2013年,医院信 息系统应该会越来越移动。
慢性病的移动管理
慢性病已成为未来20年中国最大的健康挑战。糖尿病、高血压、失眠等疾病各自影响了上亿的人 群,而且其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很低。每一个病都会是上千亿的市场。这些病需要定期监测某些生理参数并相应调整生活和治疗方式,所以非常适合移动端+云端的服 务。服务的个性化和信息的权威性是两个重要门槛。在美国,像Welldoc那样的公司提供的糖尿病远程服务已经获得FDA认证,在临床试验里验证了有效性,而且得到保险公司的订单。中国也应该很快会出现类似的服务。
数字化的人体
我已经在很多不同场合见到朋友们别着一个计步器,或者谈论自己用计步器后减了多少体重。手机上的传感器可以时刻记录我们的运动、心跳、体温、睡眠甚至情绪的信息。基因技术可以检测出每个人的“出厂设置”。在某种意义上,人体越来越被数字化了。这给我 们带来了两大挑战:1.如何分析、处理和反馈这些数据;2.医院、医生、保险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或许在不远的将来,打开电脑,不但有360告诉你电脑的健 康程度,还有460告诉你身体的得分。
更多医生使用移动应用
医疗体系的核心是医生。医学是一个信息和流程都高度复杂的行业,医生则是信息流的中心。 移动互联网让信息随时随地随手可得,也必定改变医生的工作。美国已有80%以上的医生使用过跟工作有关的应用。2012年,苹果商店里医学类应用的增长率 排在第三位。很多年以后,智能手机可能会像显微镜或者听诊器那样改变医生的工作。医生的时间应该更多花在和患者交流,花在思考和解决问题,而非记忆和查询 信息。下次看病时,如果发现医生低头查自己的手机,不要奇怪哦。
微信+医疗
“你用或不用,爱或不爱,微信就在那里。”2012年,微信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我们在微信上 可以问路、查天气、找餐馆。3亿的用户,近乎100%的到达率,O2O的先行者,没有人会忽视这一个庞然大物。善于经营自己品牌的医生和民营医院,会不会更多用上这个工具?比如,关注XX医院的微信,下次看病挂号费有折扣。关注X大夫的微信,提醒你乳腺癌的治疗和随诊。创业者可以认真考虑这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