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纷纷开始对毕业生离开大学后是否应该加入或是发起自主创业计划展开讨论。目前支持度***的看法是我们应该先以大型企业作为起点,这种路线更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并提高竞争力。
没错,这也是我心目中的正确答案。
大学为学生们打造的生活内容完全是为了让我们准备好给企业卖命,而且实际情况还要更糟糕。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教的都是我们根本用不着的知识,却没有提到哪怕任何一点关于建立及运营公司的内容。如果打算为其他人工作,大学中的学习及生活经历是必不可少的。只要拿到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再兼修点戏剧课程,我们就完全能以“优秀”产品经理的姿态开始工作了。然而如果想成为企业家,过去四年的知识积累根本就屁用都没有。换言之,想直接创业的毕业生往往会“死得很惨”。
我没有学到的知识
绝不能抄袭。错!大错而特错!只要不违反许可原则,我们不妨把别人的想法化为己用。只要熟悉版权、商标及专利法,大家完全可以在合法范围内随意调整他人的创作。有时候,原作者甚至会提供这样的权限。也许有些人对我的见解不屑一顾,但不妨想想,在过去的学习中我们有没有在网上搜索公式或者其它资料的经历?在著作权许可范围内,这些知识就是我们自己的。
性能很重要。如果吸引不到用户,我们的算法再优秀也只有吃灰的份儿。在公司刚刚起步的阶段,服务器压根不太可能被访问所压垮,在这么“小巧”的数据规模之下,优不优化算法真的没啥要紧。很多企业喜欢对算法的复杂性和模糊算法问题纠缠不休,但现实告诉我们,95%的产品在99%的角度上看都是完全一致的。纠结于如何提高数据存储效率无异于浪费时间乃至慢性自杀,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利用这些时间扩展业务、进行用户测试或者任何有实质性帮助的工作,而不是一个人蹲在角落里玩泥巴。
家庭背景很重要。在大学里,我的那帮老师要么直接投身于学术领域、要么只有在企业中工作的经历,所以他们的观点听听就算了。除非我们打算跟他们一样走学术圈或者混企业基层的老路,否则大家在哪里上高中/大学或者父母的职业其实根本不重要。总而言之,个人的良好教养跟创建一款成功产品的能力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码事。
大学环境中充斥着对文学作品的讨论、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以及绝对化的评分与等级制度,但这一切在现实世界中都不是问题。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朋友们,请尝试回答下面的问题,看看学校里的经历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版权、商标与专利之间有何区别?它们会对你的企业或产品造成哪些影响?
“建立公司”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我们需要从投资者处寻求资金援助,公司建立方式上的差异会带来何种影响?
如果正在打造***款产品,大家打算如何规划并追踪其开发进度?
大家打算如何评估预期市场,预测其是否足以容纳自己的产品创意?
你打算怎样推销自己刚刚开发出来的应用产品?
产品已经完成并推向市场,你打算怎样开始雇佣自己的***位员工?员工的加入会给你的公司带来怎样的影响?
“摊薄”概念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与设计技术顾问或者开发团队之间在产品定位方面存在分歧,你打算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你打算怎样移动富士山?
大学对于甘愿进入企业充当螺丝钉的人才来说堪称***的成长环境,但为他人的利益奋斗一生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吗?这显然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核子可乐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