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10年里,虚拟化的崛起和发展对数据中心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数据中心的架构特点是2000年的人们无法想象的。
虚拟化改变了IT行业部署和管理工作负载的能力,使管理者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工作负载。它不仅仅影响到了数据中心领域中的各项内在服务,还改变了业务计算的本质。
在虚拟化的影响下,出现了新的发展过程,速度更快,也更加灵活。可用工作负载增长,可应用的领域也逐渐增多,在IT和应用基础架构中,工作负载变得易于部署,使各应用独立开来,提高配置管理,减少错误发生。
所有的这些改变,都使业务运营依赖IT设施,获得更低的消耗以及更低的风险。
那么,虚拟化应该是前途一片光明,但是虚拟化的功能还没有完全被发挥出来。目前的现状是,虚拟化还只是涉及到计算的工作负载,和基础设施架构的关系还不是很紧密,还有其它的系统——存储,网络,数据保护等,虚拟化还没有在这些方面被广泛应用。
下面来举个例子,请想一想现在的多任务管理,最终可能仅靠一个非常重要的应用就能实现,它就可以在多个部件中对一个新的业务应用使用虚拟化。
这样的方法可能需要依赖服务器硬件和内置的管理程序。现在,一个集成了存储,服务器,网络和存储光纤的小型设备,管理起来可能就要面对大量未知的,需要仔细考虑的复杂问题。
在横跨这样的系统中一个应用程序的性能表现能是什么样?这些功能层面可以被很好地配置以实现高性能么?有足够的带宽和可用IO满足备份吗?虚拟机怎样隔离,隔离后如何工作?
对于一个重要的应用程序来讲,怎样才是合适的有效的失效备援方式?多个虚拟机成组使用,怎样能保证数据保护,复制的效果呢?怎样处理不可用数据?
使用虚拟机云能保证数据再利用简单有效?我的网络技术中是否要包括虚拟机交换机或使用分布式虚拟机交换机的虚拟局域网?还有虚拟可扩展局域网呢?
毫无疑问,虚拟化的架构可以使管理更加敏捷,效率也大大提高。采用合适的虚拟化架构,管理者只需要轻点鼠标,就可以实现保护数据,高效使用应用程序。但是虚拟化架构应该和原来的架构平等,不然会比以前更复杂。
虚拟化虽好,可是很复杂
在虚拟化出现之前,数据中心主要应用的是物理系统,它们非常复杂,每个部分都有专门的功能。后来虚拟化作为解决方案被应用在数据中心中,它依赖于硬件,而一些比较复杂的硬件——比如说服务器,也需要一些功能强大的复杂软件。虚拟化的硬件,可以联合物理系统,并根据需要对他们进行虚拟化使用,以发挥其所有潜能。借助于此,服务器管理员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新能力,比如简单的自动精简配置测试或根据实际数据的需求来开发系统,亦或是加快部署,提高利用率,降低IT成本。
但是随着虚拟化的广泛使用,虚拟化架构开始凌驾于服务器硬件之上,与数据中心中的其它硬件系统如网络,存储等开始出现矛盾。为了更好地实现虚拟化,虚拟架构需要重复其它硬件系统的功能,对虚拟化本身以及这些物理系统的功能扩展就做得很少了。
现在,虚拟化架构已经是数据中心的“第二个数据中心”,与架构中其它系统的矛盾使它开始影响整个架构的性能。物理的,独立的,分散的和不可扩展的资源无法被有效地整合起来。存储,网络和其它资源总是利用不足,或被过度精简配置,与虚拟化架构相比,它们缺乏适应能力,分享资源不够灵活,只好人工干预。
结果呢?独特而强大的虚拟网络及虚拟基础设施存储出现了,可以有效提升服务器架构的性能,赋予IT业务新的能力。但是问题也不小——复杂。
复制层功能的复杂程度使人们焦头烂额,业务的灵活性大大降低,IT架构的有效利用也很难实现。实际上,复杂性早就阻碍虚拟化的发展了。特别是在虚拟架构建设方面,复杂的管理可能会提高成本,最终导致项目失败。
复杂的架构会提高虚拟化的成本。部署虚拟化最初的目的是增强服务器功能,减少设备数量,简化管理,同时节约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上的消耗。但是,当架构的成本提高时,再同时管理虚拟层和物理架构就会增加时间和成本消耗。要发展虚拟化必须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下一代的虚拟化技术实现了蜕变,而且现在已经开始发展了。它可以把许多物理的,分离的系统整合到一个单一的架构中,实现完全的虚拟化。
下一波浪潮——高度集成
我们把下一波带来转变的技术浪潮称为“高度集成“。这是第一次,通过一种方式把数据中心需要的所有功能整合到一个设备中,在块的模式中,可以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架构。
高度集成与现在的整合完全不同,后者只是把已存在的技术打包,仅仅是为了减少消耗,同时可以使用户购买更少的部件,但是这个解决方案还是让IT的管理与各项功能处于分离状态。高度集成实现完全的整合,将会逐渐代替传统方式,成为以后的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