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企业社交服务正在进行激烈争夺,诸多企业都推出了企业社交服务,但各家都未取得实质性的成功,相关服务门槛太低,所以中国企业社交服务市场目前并没有大洋彼岸那么令人兴奋(大洋彼岸其实也挺苦逼的)。
让我们来看一些资料:
6月29日金蝶对外公布,旗下企业社交网络金蝶微博产品发布八个月以来,企业用户数已达20万,PV值超过中国同类服务提供商的总和。Yammer拥有超过500万已认证的企业用户,其中包括《财富》杂志500强公司中85%以上的员工。区别于facebook和twitter,Yammer通过通过企业邮箱注册,要求用户提供地址为企业域名的工作邮箱,自动验证,其优点是:既能减少管理、注册和验证企业员工的成本,又能合理验证企业员工身份;其缺点是:一般大企业才有域名邮箱,小企业通常没有维护域名邮箱的能力。
(请原谅雷锋网是小公司,没用到这个,所以很难理解这上面的社交行为具体是怎么回事)
Yammer的基本版本是免费的,用户可以付费升级其网络以获得高级的管理和安全控制、与企业应用之间的整合、优先客户服务以及指定的客户成功管理人等服务。(据说只有20%的用户会购买付费服务,难道是二八定律?)
在现场,见到了网易邮箱的,金山的,360的等和金蝶微博有各种合作的项目负责人,他们对企业微博及其应用纷纷表示很有信心,金山和金蝶微博合作还想得通,因为至少他们看到一个现象:“office新版中有不少yammer的元素”,而360这个在2C上比较强悍,2B上相对弱的公司,跟金蝶微博的合作是出于什么目的?个人觉得还是因为2B好收钱,要知道360的产品可是打着免费的旗号,找C端收费还是很……
相对来说,在2B这一端,网易>金山>360,后两者天生缺少社交的因素,总不能让两个用户因为杀到了相同的病毒而聚在一起欢呼吧?
暂不管这些企业为何要进入企业社交这个领域,光从企业社交这个词,在一般用户看来,就是有点扯淡的事情,上班就应该好好工作,这上面的社交是什么概念?(我到现在都还持怀疑态度)
概念:
我们换个角度来看问题,如果我们定义的企业社交网络是指是一个以企业为核心构建的私密的员工交流协作空间,那么,Yammer给我们讲的故事是这样的:
1、这个社会上,要在企业上班的人肯定是大多数,(按照中国来算,这些大多数每天至少在企业呆8小时);
2、一天才24小时,就有8小时花在了公司里面,而且要和同事交流协作(这就算是社交了?);
3、假设一天24小时都在上网,那么1/3的流量贡献在企业里面了(事实不可能达到这么多);
4、在互联网上,用户是金矿,流量是硬通货,这算是公理。
数据量:
在facebook和twitter这些平台上,每天会产生海量的数据,于是我们看到了Klout和PeerIndex这样基于社交网络从事数据挖掘的创业公司诞生了。在企业内部的社交网络上,每天产生的数据,基本都是跟工作相关的,这样的数据比facebook或者twitter等上面的更聚焦,不再那么分散,基于这些数据做出来的分析对企业主来说,意义也更直接(但问题也存在,那就是数据不够全面,分析会有误差)。
问题是,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有基于企业内部社交网络从事数据挖掘业务的团队,首先或许是因为这些数据相对来说,都比较私密,谁会放心交给一个外部的小创业团队来处理;第二应该是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交网络上,成员还是太少,金蝶微博20万,Yammer也才500万,利用这些数据来大有可为?貌似时间还早。
用户习惯:
以国内为例,很多员工还是喜欢在外部的如新浪微博上分享存储自己的材料档案等,基于这个问题,跟360,金山,网易合作的意义可能也只是让这些企业为他们的平台定制一些特殊的应用,让企业内部员工可以从外到内迁移进来。至于这些定制的应用是否收费,那又是另一码事情了。
但很多企业已经反映,在Yammer或者金蝶微博或者别的平台上,他们的用户已经产生疲劳了,甚至有流失的现象(因为这上面只有同事和工作,没有娱乐的缘故么?)。长久下去,会是什么样的一副景象?
Yammer上也才有20%用户选择付费,在国内,这个免费盛行的社会中,又有多少愿意选择付费?虽说这部分钱都是B出,但是……
一直没搞懂企业社交究竟是个神马概念,12亿美元的收购金额也不见得就是合理的,用户粘性不够,付费习惯还不成熟,还是看看他们接下来打算做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