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云计算所面临的问题
从目前我国云计算发展的现状看,虽然一些地方政府和一些IT厂家,已经在云计算的落地上进行了实际性的操作。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产业链尚未完善,但目前已经有多方在云计算服务领域跑马圈地的迹象。一方面,传统IT厂家希望依托云计算改变原有卖软件产品的模式,转而提供SaaS服务,以降低营销成本,获得到长期的收益;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提振地方经济的考虑,纷纷建设云计算IDC。
不过,这些云计算服务往往缺乏整体规划,对未来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缺乏成熟的考虑。“云计算节约成本、节能减排的前提是全社会集中建设计算资源、资源共享,如果全社会盲目建设,结果反而会大量浪费能源,并造成资源闲置”。该人士说。
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提供云服务仍是一个比较长远的话题,运营商如果建立云平台,一定是要建立一个公共云平台。“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首先是需要做好虚拟化技术的应用和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云计算的商业模式,以及如何能够引领云计算提供商,创新合作、共同打造一个云服务信息化产业链。”
国内云计算如何实现规模发展
从目前产业发展和业务驱动来看,国内云计算的技术发展仍需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强工作。
首先,传统软件服务向云计算服务的迁移机制研究。
一般认为,传统软件服务向云计算服务的迁移,在技术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难点;但事实上,由传统软件服务向云计算服务迁移,给客户带来的成本预算增加以及服务中断的风险,往往会打消客户尽快部署云计算的念头。
事实上,云计算的服务迁移,远未做到像传统服务器系统升级那样简便:简便得只要客户稍加培训,即可自行进行系统升级。而现在的云计算服务迁移,主要由云计算厂商进行,费时费力不说,并且在服务迁移过程中,可能会接触到客户的关键数据,这对于那些对数据保密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客户,如银行、安全等行业部门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风险。
其次,云计算的安全性研究。
云计算的安全性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云计算自身容错容灾机制研究;另外一个层面就是云操作系统的抗入侵研究。
云计算的容灾容错机制研究,在Amazon今年出现云计算服务中断后,其重要性和意义再次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云操作系统的抗入侵研究,相较于传统操作系统,技术资源和数据资源密度更加集中,其重要性自不待言。
再次,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应用研究。
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作为当前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并非是三种互相隔绝的技术,他们的技术发展途径既是相关交叉又是齐头并进。
从目前三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来看,打个比方:云计算像是后台运行的任务,而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则像是连接了后台任务和前台用户的中间件;用户虽然享受了云计算的服务,但却很难感受到“云”的存在;但从服务提供层面,缺乏了云计算的后台支持,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就成了一个空架子。
事实上,当前国内无线城市、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如火如荼,在这些项目的推进中,无一例外地都包含了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元素在内。因此,云计算和物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应用研究,应是当前产业界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云计算计费服务研究。
云计算服务的强大和便捷早已为世人所知。但云计算提出的初衷,是让人们能够像使用水电一样便捷地使用云计算服务,极大地方便人们获取计算服务资源,并有效节约技术成本,使得计算资源的服务效益最大化。
但就目前而言,如何对云计算服务进行合理和有效的计费,即如何就提供的云计算服务向最终用户收取服务费用,仍然是一项值得业界关注的课题。
国内云计算逐渐走向成熟
在今年的IDF2012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叙表示,今年的关键词包括:协作、创新、PC、个人计算、数据中心、互联、云计算等。并重点突出了互联、个人计算和云计算。由此可见,一个全新的数字化互联时代已经到来。
智能设备推动了互联网和数据中心的发展,但爆炸式的增长同样带来了管理与资源分配等方面的诸多问题。面对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云计算应运而生。从三年前开始,云计算在我国的落地之声就不绝于耳,于此同时IT厂商也纷纷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来加速云实施。目前,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始应用私有云及混合云,而针对小型企业的公有云项目也开始启动。
谈到云计算,国内云计算与国外有着根本的区别,其最大不同点是政府主导作用比较明显,地方政府把云计算看作是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次战略机遇。政府的优势是可以短时间内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为云计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推动,例如各地涌现出的大量政务云、医疗云、智能交通云等行业云项目,以及各地多个云计算产业园规划等。但也有可能会造成虚假繁荣的假象,尤其是打着云计算旗号做房地产的情况,这需要警惕,否则将对云计算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坏的影响。
目前的国内云计算方面,众多IT企业也都是看到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纷纷推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令我们感到欣喜的是,除了国外大型IT企业那些成熟的解决方案,国内服务器厂商也都发布了自己的云系统,曙光Elasticcloud、浪潮的云海OS以及宝德的PowerCloud等等。国内厂商由单纯的硬件研发逐渐过渡到软件方面,整体解决方案方面也有了很多成功案例,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然而在技术方面,IT企业也是各有千秋。IBM有独家的ELS大型机高可靠性解决方案,戴尔的云愿景是无边界IT,而日立数据则提醒企业必须考虑和规划其整个IT架构的成本,包括虚拟化和基于云的组件成本。从技术到最终解决方案,让我们看到了逐渐走向成熟的多元化云计算,用户的关注重点也从最初的设计、部署转到架构优化和提高运行效率。
目前,在应用层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云计算的身影,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搜索、微博、游戏等云服务,但是企业从云计算中获得的收益还比较有限。云计算供应方要能够满足企业的特别需求,如可靠性、安全、数据整合、应用整合、混合云支持等。如果是更远的未来,相信公有云不管对于消费者还是政企用户,都会是主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