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布的半年财报,爱立信上半年利润下滑64%,利润率***次跌到了较低的个位数,5.9%。华为公司虽然实现了收入的增长并微弱领先爱立信一跃成为设备商全球***,但上半年营业利润率仅实现8.6%,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2%。中兴通讯则明确发布业绩预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0%-80%。诺西、阿郎继续亏损,诺西收入下滑8%,利润下降34%,阿郎发布公告称,公司将无法实现既定的营业利润率目标。
一组数据,让人心寒。全球主要设备商盈利能力集体下滑,这还是近十年来***次。如爱立信总裁卫翰思所说:“整个行业正在面临一个艰难时刻”。
针对利润下滑的分析,主要设备商做了各自的原因表述,但主要原因可以基本归结为欧债危机及全球经济疲软的影响带来的运营商客户削减投资,以及中国市场的不活跃、创新业务还在投入拓展期。确实如此,在全球经济继续放缓和不稳定状态下,全球运营商投资更为谨慎,成本控制更为苛刻。而当3G运营与服务成为市场主题时,中国市场也很难短时间内有再有大规模的网络建设。仅从财报解释,这些原因直接导致了设备商的收入增长乏力和盈利下降。但事实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主要设备商利润集体下滑,绝非是市场偶然的重合,也非简单的短期市场不活跃所致。
事实上,从整个产业链角度来看,由来已久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通信产业的挑战,在经历了运营商收入流失、增量不增收、盈利下降等多年的痛苦煎熬之后,正依次集中传导在设备商身上。这也许才是此次设备商盈利集体下滑最根本的深层次原因。
近年来,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推倒电信的围墙之后,全球运营商业务流失几乎成为无法遏制的趋势。报告显示,全球94%运营商经历着收入流失,而50%的运营商收入流失“非常显著”。与此同时,即使在全球网络数据和带宽需求爆发增长大背景下,全球电信设备投资增速一直在下降。运营商在应对互联网挑战的转型的挣扎中,却进一步被管道化。很多业界人士认为,由于缺乏创新业务的先天基因,转型或成功的转型几乎成为“天方夜谭”。在缺乏革命性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前提下,运营商的颓势几乎就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
运营商的窘境,必然会从产业价值链上直接传导到设备商身上。全球设备市场近年来如阿朗、诺西纵横捭阖的巨头合并,以及北电、MOT的谢幕,加之华为中兴在主要市场低成本的竞争进一步降低整个产业成本,一定程度延缓了这一进程。但并没有根本改变这个趋势。当全球经济疲软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当各种因素适时交织时,这个源自运营商的寒流便在设备商身上集中体现了。这让业界不寒而栗,同时也着实应该值得非常警惕,这是不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
在全球通信产业链中,虽然运营商一直扮演着甲方角色,但基于通信行业鲜明的技术特点,设备商事实上一直是这个行业的核心推动力量。纵观通信发展轨迹,每一次技术进步和业务创新,都有一个或一群优秀的设备商推手。几十年来,正是设备商一次次的技术变革,推动着行业不断前行。设备商窘境,绝非产业链之福。设备商盈利能力的普遍下降,将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生态链的生存。
相信每一个设备商在做财报解释的同时,也在努力做着盈利的“自救”计划。“是时候瘦身了”,正如一位设备大佬所言,瘦身应该是首要的选择。无论是传统大佬,还是扩张中的新型巨头,瘦身以及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应该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产业链新的生存环境,已经不能适应过去的打法了。
瘦身之外,聚焦和转型是目前主要设备商选择的两个路径。爱立信、诺西等更聚焦于管道,聚焦于移动宽带以及与之相关的专业服务、运营支撑,同时收缩其他业务;华为、中兴则继续提升管道业务的同时,大力转向ICT市场和终端市场。无论是更聚焦于管道,去应对整个行业的变革;还是向更开放市场拓展在应对行业变革同时实现自身转型,都是机遇与风险并存。不管怎样,培育适应新市场环境的企业基因,才是能否成功的关键。而这,绝非“朝发夕至”一蹴而就。
产业转型,这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赖于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赖于新的信息社会中产业链角色的重构和新商业模式的设计。但加强产业链协作,应该是当下设备商运营商应对挑战的共同选择。首要的,就是要携手摒弃那套不计后果的低价集采、惟价格的反向竞标的“甲方乙方”恶劣思维,和“白菜价”抢市场、所谓“前期裸价竞标、后期扩容维护盈利”等的行业恶俗。给设备商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就是给产业生态链贡献养分。“是该向低价集采说不!”,运营商首先要作为。
半年报的利润集体下滑,希望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期待年底的回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