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开放平台,听起来就兽血沸腾的词汇。
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名词不是指几年前红红火火,随后又各自为战的开放手机联盟(OHA),而是指周鸿祎和 360 最近拉扯出的“特供机”以及背后的产业链。
在 360 开放手机平台上架着的都是诸如“AK47”“超级战舰”等充满攻击性的武器,先暂且不论这批特供机的数量和质量,也不用纠结周鸿祎说出的技术参数错误。单纯看 360 的出镜次数,就知道他已经成功了一半。
“来者不善啊。”“你才是来者。”
说 360 不想做硬件,那是假的。谁都想做硬件,谁都想当乔布斯,一年前那篇《为什么要控制终端?》已经说得很明白,在特定的市场领域里,只有控制了终端硬件的人才能把互联网和社交关系掌握在自己手中。
周鸿祎又不傻,开场发布会卖出一万台预装 360 软件的手机,还不如在华强北的档口蹲半天——两块钱刷台机,量多还优惠,想预装啥就预装啥。
360 特供机里预装的一堆软件,以非常显性的方式存在于屏幕之上,霸占着宝贵的空间。这是一件好事吗?
先别慌着回答这个显性的问题,你肯定想到了去年第四季度腾讯的“亲儿子”W808?没错,W808 背后印着企鹅的标记,内置着 24 款腾讯旗下的软件,还拥有一颗“Q键”。它比 360 特供机做得更绝。
W808 成功了吗?它可耻地失败了!再也没人跟腾讯合作 QQ Service ,转头来马化腾还要自己收购两家手机设计公司来进军硬件行业。
应用软件的显性之路,被证明是错误的——周鸿祎心底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未来的 360 手机(假设它真的存在)应该走的是隐性之路,把 360 的服务内置于手机里,却又让用户察觉不到。因为周鸿祎控制终端之后,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打磨固件。
360 手机卫士有两种存在的方式:
显性:它是一个 App,可以被预装在特供机里,可以在 Root 之后被卸载掉。
隐性:它是一项功能,存在于固件里,它默默运行,却无法被抛弃。
如果非要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就看小米手机某个 MIUI V4 开发版添加了一项“网络助手”功能,它跟系统结合得非常紧密,易用性不错,给人以安全感。最重要的是,你不用在桌面上看到“瓦力流量仪”这个显性图标。
相信这才是 360 真正想要达到的结果吧——显隐之间,才是未来博弈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