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2年也许注定是不安分的一年,撇开它与世界末日千丝万缕的暧昧关系,各大软件厂商也似乎像面临世界末日一般,纷纷选择在今年推出各自的重量级产品,让这短短的半年时间变得格外的纷繁多样。除了各种原有软件获得升级,新产品也是接二连三,尤其是操作系统方面,几大重量级的主流系统相继问世,微软、苹果包括国内的腾讯、百度纷纷祭出大杀器,让整个2012在上半年就定下了激战的主旋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顾2012年上半年问世的重磅软件产品。
云存储战场新秀:Google Drive
面对Dropbox和微软的SkyDrive,搜索巨头谷歌明显开始感到不安,因为意图建立最强大互联网帝国的谷歌公司居然没有一款像样的云存储服务,这对任何谷歌人来说都是不可容忍的。因此,4月24日,Google Drive正式上线,开始加入云存储市场的激战,虽然这场混战的前景目前没几个人能看得清。
Google Drive上线后,所有谷歌帐户都可以进行登录使用,并获得5GB的免费存储空间,同时提供25GB、100GB和最高16TB的付费存储空间。
Google Drive提供更多付费空间
Google Drive由三部分构成,即网络端的网页、电脑端客户端和针对移动设备的客户端,用户通过谷歌帐号就能将三个端口打通,实时获得优质的云在线存储服务。
同时,Google Drive对Google Docs也进行了深度整合,使得用户可以通过Google Drive直接在云端处理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等办公文件,并支持与协作者实时作业。此外,用户还可以对文件进行回复、评论和分享。
整合Google Docs
云存储的市场乱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外,在国内,各式各样的云存储服务也纷纷亮相,Q盘、115盘、金山快盘、百度网盘等相继投入大量资源争夺国内市场。但是,云存储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合理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前方是一片光明还是无尽黑夜,现在没有人能说清,因此各大厂商目前的心态恐怕还是“你有我也得有”,再难顾得上这场头破血流是否值得的问题了。#p#
Adobe的云世界观:Photoshop CS6
就在谷歌发布Google Drive的同一天,另一个巨头也推出了旗下一款重磅产品的最新版本,这个巨头叫Adobe,而刚刚发布的这款全新产品就是Photoshop CS6。与之同步发售的还有Adobe Photoshop CS6 Extended,它提供了Mercury 3D图形引擎, 新的3D处理和全新的3D特效。
Photoshop CS6
Photoshop CS6的最大变化是采用了全新的Mercury图形引擎,最新的内容识别技术可帮助用户更加精准的完成图片编辑,使用Liquify、Puppet Warp、Crop等工具进行编辑时能够即时获得结果。
同时,借助于Mercury图形引擎,Photoshop CS6的3D性能获得了大幅提升提升,可以在所有编辑模式中查看阴影和反射,并在Adobe RayTrace模式中快速地进行最终渲染工作。
Photoshop CS6 用户界面
此外,Photoshop CS6还提供了全新的用户界面,全新和改良的设计工具,全新的Blur Gallery功能,全新的裁剪工具和内容识别修补技术等数十项创新和改进。
此次Adobe全新系列的发布还有一大特点,就是Adobe Creative Cloud云服务的发布。通过这项服务,用户可以轻松的创造、修改、分享和传递图片。Adobe Creative Cloud可以利用Android和iOS平台上的Adobe Creative Cloud Connection App应用与电脑同步。
Adobe Creative Cloud
照此势头看来,目前Photoshop在图片处理界的地位还难以撼动,而其积极的创新和紧跟时代潮流的精神,还将使它继续统治图片处理软件市场。#p#
创新才是核心资本:谷歌地图
Photoshop的创新让其一直在图片处理界处于统领地位,这也证实了在软件业界,创新才是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本。作为在手机地图应用中最主流的产品,Google Maps也在今年上半年发布了一系列全新功能,试图巩固其已有的地位。
谷歌地图
谷歌于美国西部时间6月6日上午在旧金山召开了谷歌地图发布会,发布了全新的地图功能和让人眼前一亮的个人街景拍摄装置Trekker。
新的全3D版谷歌地图实现了谷歌地球、谷歌地图和街景地图之间的无缝切换,被谷歌称为“谷歌地图的下一个维度”。
Google Earth
最新的安卓版谷歌地图还将支持完全的离线功能,在离线状态下,GPS功能、位置标记和指南针都能够正常工作,并可以精确到街道级别。
此外,谷歌地图还将拥有“时间线”和社交功能。时间线功能可以方便用户了解某段旅程花了多长时间,与计划时间进行对照,以便今后制定更好的规划。
谷歌地图离线功能
就在发布会之前,有消息传出苹果将放弃使用谷歌地图而采用自家的地图应用,谷歌的此次发布会就又似乎增添了一层回应的意味。虽然苹果最终还是弃用了谷歌地图,但一款创新的产品还是会继续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方便和更好的体验,还将继续立于不败之地。而对于苹果的决策,笔者认为并非谷歌地图的原因,而是更多的出于产品战略的思考。#p#
你期待的中文Siri:iOS 6
苹果最终还是决定放弃谷歌地图,开始研发自家的地图应用,而这一功能就将内置于下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OS 6中。6月21日旧金山Moscone West会议中心,iOS 6操作系统如约出现在世人面前,与之前所有的苹果发布会一样,WWDC2012毫无悬念的成为了人们6月关注的焦点。
WWDC2012
iOS 6能够毅然放弃谷歌地图肯定不是一个冲动的决定,取而代之的自家苹果地图无疑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对象。苹果地图应用支持3D地图、实时语音导航、匿名实时路况、鸟瞰样式的3D地图、并有100万家商家信息和新的卡片显示。此外,苹果地图将与Siri进行了整合,支持语音控制功能。
苹果地图
除了地图之外,升级后的Siri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对于中国用户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Siri终于开始支持中文。同时,苹果也允许Siri被集成在一些第三方应用程序中,这就让Siri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帮助苹果进一步拉大了智能语音领域的战线。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能,就是Siri增加了对车载系统的支持。
此次iOS 6的更新还有新增了免打扰模式,Facetime支持蜂窝网络,支持照片流分享和VIP邮箱功能,Safari集成iCloud服务和有趣的Passbook卡片管理应用等,总共超过200项更新。
Siri终于支持中文(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从这次的iOS 6发布可以看出,苹果在后乔布斯时代开始努力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对应用开发者开放更多的接口和资源,但是并非抛弃了乔布斯带给苹果的独特个性,比如弃用谷歌地图而研发自家的地图应用。
其实这一切并非完全取决于某个领导者的个人意志,苹果目前的生态虽已健康,但仅限于应用方面,苹果必须拥有完整的互联网服务体系,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对抗其他竞争对手,而这些才应该是苹果决策的依据。地图是个入口,iCloud也是入口,不管是开放API还是抛弃谷歌地图,苹果的目的是希望iOS变得更强大,同时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各项服务紧紧抓住并发展更多的用户。#p#
移植、整合和云:OS X Mountain Lion
作为一年一度的WWDC,远不可能只发布一款iOS 6这么单调,在这次的WWDC上,苹果还发布了新版桌面操作系统OS X Mountain Lion。新版山狮系统除了新增和改良了一些功能,更将现有系统与自家服务进行了深度整合,让系统看起来更加整体化。此外,对于中国用户来说,OS X Mountain Lion加入了更多本地化的设计,这无疑表明苹果越来越看重中国这块巨大的市场。
OS X Mountain Lion
OS X Mountain Lion系统与iCloud云服务进行了深度整合,通过Apple ID登录并开启iCloud之后,即可将系统中的邮件、日历、通讯录、文档等资料同步至云端,并保持多设备内容同步。当Mac、iPad、iPhone或iPod Touch上的文档改动时,iCloud就会将其同时反映到其它设备中。
与iCloud进行整合
OS X Mountain Lion还取消了即时通信工具iChat,转而开始使用iMessage。在Mac中使用iMessage,可以无任何限制地向iPhone、iPad和iPod Touch发送消息,并与iOS上的iMessage具备同样的功能。
同时OS X Mountain Lion也对通知消息进行了统一的整编,将以往分散的弹出通知消息统一收纳在专门的通知中心,可以显示包括电子邮件、即时信息、软件更新、日历提醒、新浪微博更新等各种应用发出的消息。
OS X通知中心
除上述功能之外,Safari也作了较大改进,比如搜索框与地址栏的整合、标签页的增强和离线阅读列表的加入。此外,OS X Mountain Lion还加入了备忘录、Power Nap、AirPlay镜像播放和Game Center等新功能。
针对中国用户,OS X Mountain Lion除了支持国内热门邮箱外,还为Safari内置了百度搜索,并增加了优酷、土豆两家视频网站,以及新浪微博的支持。全新的中文词典和升级的文本输入法也让Mac系统更加贴近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
更贴近中国用户
从OS X Mountain Lion的改进我们可以看出,大量iOS功能被移植进来,同时与iCloud云服务进行了多处的深度整合,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可以在苹果的各个设备之间共同使用,让iOS和OS X联系得更加紧密。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苹果在跨平台战略中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时利用更多的整合服务来巩固并扩张自己的用户群。苹果如此动作,这个行业的走势也变得越来越清晰。#p#
我要改变世界:Windows 8 RP
6月可以说是2012年迄今为止最热闹的一个月份,在这个月里,苹果发布了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iOS 6和桌面操作系统OS X Mountain Lion。其实,在这之前的6月的第一天,一款超重量级的产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作为苹果的天生对头,桌面操作系统领域的绝对王者,微软的新一代操作系统Windows 8在6月1日发布了发行预览版(Windows 8 RP),这意味着Windows 8的所有系统功能已经最终定型,再经过一个RTM版就可以正式发售了。而Windows 8带来的,更不仅仅是新的系统那么简单。
Windows 8的Metro界面
自去年9月14日发布开发者预览版以来,Windows 8历时8个月之后终于即将正式出现在世人面前,并将带来一场革命。Windows 8将支持来自Intel、AMD和ARM的芯片架构,这一决策意味着Windows系统开始向更多平台迈进,包括平板电脑和PC。
Windows 8大胆颠覆了以往的操作方式,提供更好的屏幕触控支持。新系统采用了全新的Metro风格用户界面,各种应用程序、快捷方式等能以动态方块的样式呈现在屏幕上,这一风格最早出现在Windows Phone 7移动操作系统中。这一设计不仅让PC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操作体验,同时也极大地便利了平板设备的使用。
Windows 8的UI设计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与苹果、谷歌一样,微软也毫不犹豫地投入了云的怀抱,除了将SkyDrive等云服务直接整合进Windows 8的多项系统应用和服务,更有消息称,Windows 8将会推出云服务器版,从而将Windows 8与云计算直接关联起来。
Windows 8 RP版提供了14个语言的下载版本,包括32位和64位两种系统版本。作为最后一个预览版,Windows 8 RP中包括了IE10浏览器、用于连接至Hotmail、SkyDrive、Messenger及其他服务的全新Windows 8应用,以及Windows应用商店。
Windows Store
6月18日,搭载Windows 8操作系统的微软自主品牌平板电脑Surface正式发布,包括采用ARM架构的RT版和采用X86架构的Pro版两个版本,最终实现了桌面操作系统登录平板电脑。
Surface平板电脑
有消息称,Windows 8 RTM版也将在7月发布,这离Windows 8的正式发布又更近了一步,接下来我们就要看Windows 8如何改变世界了。#p#
跨越平台的阻碍:Windows Phone 8
如果说苹果试图用云服务和应用的移植来实现多平台之间的互动,那么微软在多平台战略上走得就更加彻底了。6月21日,在今年的Windows Phone开发者大会上,微软正式发布了新一代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Phone 8。
Windows Phone开发者
Windows Phone 8的最大革命之处在于将采用了与Windows 8相同的NT内核,这意味着系统内核、网络、多媒体、驱动支持等这一切都将在两个平台中共享兼容,开发者仅需很少改动就能将部分Windows 8应用移植到手机上。
微软允许“原生代码开发者”直接对Windows Phone 8进行操作,由于与Windows 8拥有一个共享的平台DirectX和显卡驱动,开发者可以很快的将游戏移植到Windows Phone上。而对iOS和Android平台开发者来说,今后也可以更轻松地将应用程序移植到Windows Phone平台。这意味着将有更多重量级应用进入Windows Phone平台。
Windows Phone 8将与Win8统一内核(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在硬件方面,从Windows Phone 8开始,Windows Phone将支持多核处理器,包括双核或者更多核心,这就让搭载Windows Phone 8的设备能够获得更好的运行效果。同时Windows Phone 8还将支持更多的屏幕分辨率选择,包括WVGA、WXGA和720p。
采用高通双核处理器(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全新的IE10浏览器也被内置到Windows Phone 8系统中,并与桌面版一样拥有HTML渲染特性,以及“SmartScreen反钓鱼”功能。Windows Phone 8手机还将支持NFC技术,允许电话、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之间互通,并包含移动钱包功能,支持信用卡和借记卡和各类会员卡。
可以看出,微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这盘棋就是云+端的云发展战略,而Windows Phone就是这个战略最重要的成员,微软的目的就是将所有微软的设备端彻底打通,并通过云端服务统一整合到同一个平台,给予用户统一完整的体验。
支持NFC技术(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在这个过程中难免需要放弃一些既有的成果,为此微软已经关闭或是整合了多个原有服务,而这次Windows Phone 7.5无法升级Windows Phone 8的决定也是出于此种考虑,虽然这让微软显得残酷无情。#p#
国内移动操作系统的集体狂欢
眼看着iOS、Android等移动操作系统在全球大量吸金,国内厂商也开始纷纷进驻移动平台,然而这次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手机厂商,而是迅速崛起的互联网大鳄们。在2012年上半年,盛大、腾讯、百度相机出手,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
虽说是操作系统,但就目前来看,盛大的乐众、腾讯的TITA和百度云实际上都仅仅是基于Android系统深度定制的ROM,并无一例外的整合了自家的互联网服务。
国内不少ROM都基于CM7
国内移动操作系统的共同点是,都对Android的原生核心应用进行了重新设计与优化,使之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包括锁屏、界面、电话、短信、联系人、文件管理器等。这是最初步但却最有效的方式,因为迎合用户习惯是打入用户市场的关键的第一步。
但是由于系统开发商们无一例外都是与原互联网企业,因此植入自家的核心应用与服务就成了各个系统的关键,从而也让看似单调的移动系统有了区别众人的独特性格。
盛大的乐众ROM基于CM7源代码编译,宣称更加易用,更加好玩,更加符合中国人的习惯。靠游戏起家的盛大毫无疑问的将系统的重点投向娱乐,深度集成了云中书城、麦库等盛大产品。此外,随着盛大在手游上的持续发力,乐众ROM将来的娱乐性很可能会成为其推广和发展王牌。
盛大乐众ROM
然而作为拥有中国最庞大用户群的互联网应用提供商,腾讯在此次TITA方面却显得相当收敛。腾讯TITA这次主打简捷易操纵,除了在Android 4.0的基础上加强了相关应用的部分功能,竟出人意料地没有植入任何自家产品,没有QQ通讯录、没有微信甚至没有QQ。看来这次腾讯是打算放长线钓大鱼了。
腾讯TITA
在此次国内厂商推出的操作系统中,也许要算百度走得最远了。作为中国的搜索巨头,百度在单纯植入自家搜索、地图等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出了一套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实现了个人云存储+多终端+多应用的软件平台模式,系统性地将个性化应用深入整合到终端设备中,并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在百度平台上推出APP,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并最终放弃Android平台。
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
互联网企业纷纷染指移动操作系统的意图似乎很明显,就是扩大自身应用与服务的入口,绑定和发展更多的活跃用户,实际上就是把手机及其搭载的系统作为获取流量的工具。但是百度云智能终端平台却在一定意义上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将移动平台打造成独立的生态系统,使之成为平行于现有业务的独立机体,在传统互联网发展逐渐遭遇瓶颈的时代,也许会发挥出出人意料的功用。
虽然移动操作系统及其衍生出的移动互联网前景光明却不明朗,但这股移动风自从刮起之后,恐怕很难在短时间内停止,越来越多厂商会相继跳进这片领域,因此这场移动操作系统的集体狂欢还将继续。#p#
半年压轴大戏:Android 4.1
如果把6月作为2012年的软件狂欢月,恐怕没有人能够反对,尽管2012还剩下一半,但能有6月这么热闹的也很难再见了。这也是这篇文章迟迟没有终稿的原因,就在6月的最后几天,我们等来了上半年的最后一场盛宴。
时隔Ice Cream Sandwich发布半年多之后,谷歌推出了Android 4.1操作系统,代号Jelly Bean。虽然看上去只是从4.0升级到了4.1,但这小小的版本跨度中,蕴含的却是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Android 4.1 Jally Bean
Android 4.1系统中引入了三重缓冲显示技术,让每一帧都更加平滑,而新工具“systrace”则能展示出渲染引擎的工作内容,从而进一步改善UI的流畅度,这些创新技术让Android系统UI操作不够流畅的问题彻底成为了历史。而有分析人士表示,Android 4.1将让iOS系统流畅性强的优势不再明显。
Android 4.1改进UI操作流畅性(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在Android 4.1中,通知中心不再只是单纯地显示收到的各种通知,更宽的通知栏也将提供更大的信息量。更重要的是,新的通知系统还支持直接的窗口操作,用户可以在完全不打开应用的情况下完成一整套回复分享等操作。
增强的通知中心(图片来源于the verge)
Android 4.1在语音功能上也有所突破,除了推出“听写键盘”让用户在离线模式下用语音输入,还发布了一个类似于Siri的语音搜索功能。全新的语音搜索系统利用Google的“知识图谱”功能,可以快速展现更详尽的搜索结果。用户甚至还可以通过语音让系统直接显示图片搜索结果。
作为搜索领域的绝对王者,谷歌注定不会让搜索一直那么平淡下去,而从新系统带来的全新搜索体验“Google Now”,就能看出谷歌在移动搜索领域的野心。
Google Now的航班搜索
“Google now”能够根据用户的搜索历史记录、日历以及其他更多数据来预测用户的真实目的,从而优化搜索结果。比如用户搜索了一个航班信息,Google将会持续通知这个航班的动态更新。但“Google Now”不会仅仅用于优化搜索,它将与Google的各种服务进行整合,从而提升所有Google服务的使用体验。
最为2012年上半年的压轴大戏,Google I/O 2012似乎憋足了劲,大量新产品的发布表示谷歌没有在这一年里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创新与改变世界始终是这家公司的主题。
Google I/O 2012
但是从中我们也能看出,Android在刻意追赶苹果的痕迹,虽然在一些方面Android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与苹果的对抗和刻意跟进让谷歌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Android需要的不是功能上的缝缝补补,而是需要能够真正翻身的东西,而这些的关键,笔者认为就在云和各项服务的完美整合上,毕竟互联网才是谷歌的主场。#p#
总结:2012软件业发展趋势
从4月到6月,这段时间几乎集中了2012年上半年的所有软件业大事件,尤其对于操作系统来说,这是难得一见的一次盛宴,苹果的OS X Mountain Lion和iOS 6,微软的Windows 8 RP和Windows Phone 8,以及谷歌的Android 4.1全部选择了在6月发布,这让上半年的最后一个月变得精彩纷呈,也隐隐可见刀光剑影,同时也预示着下半年注定将难以安定。
而从软件大鳄们在这半年里发布的产品和技术里,我们也隐约窥探到了一些共同的规律。
多平台发展成为一种趋势,苹果通过应用软件的移植,试图让移动设备和Mac产生更多的关联;微软统一了移动操作系统和桌面操作系统的内核,从而让微软的应用和服务可以毫无障碍地跨设备运行。这一切都预示着软件厂商坚定的多平台战略,拓展更多的用户,延伸更多的方面,而维系这些平台间有效联动的,就是云。
在云环境下的多平台联动
云成了是这个阶段软件业的又一大特点。谷歌为了抢占云存储市场发布了Google Drive,向来在单机上奋勇拼搏的Adobe产品系列推出了Adobe Creative Cloud云服务,苹果将iCloud与其iOS和OS X产品再次进行深度整合,而微软的云+多端战略更是直接阐释了其发展云服务的决心。云就好比是一把锁,锁住了厂商们的各个平台产品,同时也锁住了最宝贵的资源——用户。
整合,其实这个概念与前两点差别并不大,只是换个方向去看。多平台发展意味着将力分散到各个平台上,但如果反过来看,它的实际效果却是将多个平台统一到了一个更具高度的平台上,这就是整合。现在的软件厂商都意识到服务对于用户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了产品设备本身,通过服务不但能够牢牢稳固住现有用户,还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出新的用户。整合能将多个平台中的用户统一到一张大旗下,而云,同样是这个过程的关键钥匙。
移动操作系统的竞争日剧
在上半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外移动操作系统的新品数量明显高于桌面系统,苹果的iOS 6、微软的Windows Phone 8、谷歌的Android 4.1,还有国内的盛大乐众、腾讯TITA和百度云,而桌面系统仅有苹果的OS X Mountain Lion和微软的Windows 8 RP(甚至还不是正式版)。
相对于国际厂商在移动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发力,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内厂商对于系统本身的重视似乎却跌入了谷底,甚至可以说国内互联网企业做系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推广自身的服务才是最终的目的。虽说“三大巨头”的最终目的与国内厂商几乎完全相同,但是国内厂商似乎太过直接了点,基本模式就是精简+服务,看上去毫无诚意。
但从这个层面上看,云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则明显要比传统互联网更来的密切,因为它们都代表着自由、互动和随时随地。云和移动互联的联姻将会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但是现在的发展形势还算不上明朗,互联网企业们基本也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是这个方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应该是正确的。
虽然在上半年推出众多产品,但软件厂商们还是无法获得放松,因为随着新产品的问世和普及,真正的战斗在下半年才会正式打响,而秋季正式发布Windows 8也会随即跳入这个战场,因此,在这里笔者想说:2012下半年,精彩还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