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资质新政:扶新、扶大、扶软

企业动态
暂停一年多时间之后,系统集成资质认定工作重新开启。经过漫长等待,集成商们能拿到他们期待的证书吗?新政出台,入门变得容易,初创企业满怀欣喜;高等级资质门槛提高,势必导致部分一二级资质企业被降级;政策向软件企业倾斜,软件企业真的买账吗?
 
 

  暂停一年多时间之后,系统集成资质认定工作重新开启。经过漫长等待,集成商们能拿到他们期待的证书吗?新政出台,入门变得容易,初创企业满怀欣喜;高等级资质门槛提高,势必导致部分一二级资质企业被降级;政策向软件企业倾斜,软件企业真的买账吗?

  扶持龙头企业!扶持小微企业!扶持高附加值企业!这是通过本次资质条款修定,政府传递给市场的最直接的信号。

  ■ 本报记者 谢涛

  这是一个资质认证的旺季,在系统集成三四级资质的认证机构——北京信息化协会,采访协会秘书长段红的时间被安排在下班以后。

  在系统集成一、二、三级和监理资质申报暂停一年多时间以后,新的资质评定条件于2012年5月出台。需要申请新资质的集成商等了一年多时间,不少企业在政策出台的***时间递交资料,申请资质。

  既要按照旧标准给该换证的企业换证,又要按照新标准接受申请新资质的企业递交的材料,在这个新旧政策交替的过渡期,系统集成认证机构就显得格外忙碌。

  等了一年多的系统集成商们都能够如愿以偿地拿到自己想要的证书吗?新的评定条件对入门级企业降低了准入门槛,但对高等级资质提高了要求。一二级资质的门槛有了较大提高,原本的一二级资质系统集成商中将有部分会被降级,要想更上层楼谈何容易!

  是谁动了系统集成商的证书?系统集成行业经过12年的发展,企业和市场的规模都增长了数倍,再用12年前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企业,一定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时光荏苒,标准的制定也在与时俱进。随着集成资质新标准的出台,在这个红红火火办资质的季节里,为生计奔忙的集成商们,又平添了几丝忧虑、几许揣测、几分憧憬⋯⋯

  扶新:

  入门门槛降低

  在北京云华软件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有整整一面墙的架子上陈列了各种证书,其中不乏双软认证、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云华软件总经理张志成将每张证书的申请过程和所证明的能力一一为记者讲述。面对已经获取的一系列证书,张志成并不满足,目前,他最希望的是这些证书里能有一张系统集成资质认定的证书。

  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办公室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年修定版)》( 工信计资[2012]6号)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等级评定条件(2012年修定版)》(工信计资[2012]8号)。张志成研究了新的政策标准。新标准对入门企业的门槛降低了,他认为云华软件已经达到了四级资质的条件。6月29日***批申请资质的企业将被按照新标准受理申请。张志成已经开始准备资料,打算申请四级资质。

  北京云华软件有限公司是2011年11月成立的。农业信息化是云华软件的主要业务领域。虽然公司刚成立7个月时间,但张志成和他的同事已经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积累了多年经验,半年多的时间,云华软件承接了好几个农业信息化的软件开发项目。

  在农业信息化领域,有一些农产品质量监管的项目,需要追溯农产品来源的信息,要用到物联网、RFID的技术。这类项目是云华软件所擅长的,但是云华软件却无法承接。原因是云华软件没有系统集成资质证书。物联网项目涉及到软件、物联网硬件设备和网络设备的整合,招标方一般要求乙方有系统集成资质。但是云华软件刚刚成立,按照老的系统集成资质认定标准,申请最初级的四级资质还要求达到1000万元以上的合同额指标。这对一个初创企业来说,是在短时间内很难实现的指标。这类项目云华软件就只能放弃了。

  “老标准太关注合同金额和企业人数了,这不利于初创企业的成长,容易让小企业陷入一种死循环。因为没有合同额,所以没有资质;又因为没有资质,没法参与一些项目投标,企业就没法成长。但是,很多创业型企业都是由有多年从业经验的创业者成立的,他们并不缺乏项目经验和专业技术能力,但是却被资质挡在了门外。”张志成无可奈何地说。

  看到出台的新标准,张志成异常兴奋。新标准对四级资质的合同额标准取消了,硬指标只有两名项目经理和15名技术人员的要求。这两项指标云华软件已经能够达到了。

  “如果只有双软认证,我们可以承接一些软件开发的项目,但是软件、硬件捆绑的项目就需要有系统集成资质了,我们目前还不能接。我们有能力、也很希望去做的物联网项目多半就是软硬结合的。同时,政府和国企招标还是很看重系统集成资质的,农业信息化的项目很多是政府招标的,如果能申请到四级资质,这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非常有好处。新的系统集成资质评定标准非常好,我想这与国家扶持小微企业的政策有关吧。”张志成不无欣慰地说。

  从云华软件的例子不难看出,新的系统集成资质认定标准解决了老标准中入门级资质需要业绩的矛盾。对系统集成四级资质和监理丙级(暂定)资质,在保留设备环境、管理体系、人员数量、人员资质等评定条件基础上,取消企业成立年限、业绩等条件,解决了初创企业没有业绩难以取得资质的难题。这对扶持高科技小微企业发展是很好的政策倾斜。

  扶大:

  高级资质标准提高

  陈艳是一家二级资质系统集成商的市场经理,最近她又接手了公司的资质认证工作,公司的系统集成二级资质证书3年有效期满,需要申请换证。查看了新的标准,陈艳发现二级资质的标准提高了不少。比如,在老标准里,对二级资质企业要求: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近3年完成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项目总值1.5亿元以上;新标准则要求:注册资本不少于2000万元;近3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不少于2.5亿元。

  陈艳所在的企业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仅这一项就被挡在了二级资质的门槛之外。再查看其他标准,营业额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人数也不符合要求,企业面临被降级的风险。经过与公司领导切磋,陈艳采取的办法是尽量早地在6月初提交了换证申请资料,希望能按照老标准换二级资质证书,而不是等到新政施行之后按照新标准被降级。

  陈艳还咨询了一家声称可以帮助换证的咨询公司,这家咨询公司说自己有评委专家资源,收取中介费15万~16万元。公司领导不同意花这笔钱,陈艳就只能等评审机构的意见了。

  在很多招标项目中,甲方对乙方的要求通常是:有CMM认证或者系统集成资质。通过CMM认证需要的周期长、费用高(加上咨询费要在30万元以上),所以做国内项目的集成商更愿意去申请系统集成资质。但是如果要花上15万~16万元的咨询费,那申请系统集成资质的费用就显得过于昂贵了。

  即使一二级资质标准门槛提高,有一些大型集成商还是显得信心满满。华胜天成市场总监唐北雁表示,现在市场上的一级资质集成企业数量太多了,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二级标准门槛的提高,说明国家强化了IT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等级划分的决心。这对整个产业来讲,既打造了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又有助于整个产业形成良性的发展循环。一级企业数量的减少,首先对于华胜天成开拓高端用户是有益处的,将对高端市场的恶性价格战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那些以低价取胜或以搅乱市场为目的的集成商将被用户设立的资质门槛挡在门外,这是政府部门对一级资质企业的保护;其次,资质的强化有助于华胜天成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认知;再次,新标准也是对华胜天成的一种鞭策,华胜天成将竭尽可能地提升公司整体素质。

  新标准除了对一二级集成商提高了业绩的要求,还加大了对企业能力的考核,比如人员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收入比例、利润水平、核心优势和特色、技术实力等内容。这对促进企业重视自身能力建设,加大对研发和核心技术的投入,促进企业做大做强,起到了政策引导的作用。

  扶软:

  政策向软件服务业倾斜

  新条件加大了对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企业的支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系统集成企业的收入总额、项目总额、大项目额度等要求方面,新条件对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为主的企业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引导传统集成企业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转型。

  以一级资质认定标准为例:在业绩方面,新标准要求企业近3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不少于5亿元(或不少于4亿元且近3年完成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费总额所占比例不低于80%);近3年至少完成4个合同额不少于15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1000万元的系统集成项目总额不少于6000万元,或所完成合同额不少于500万元的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项目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这两项要求均对软件、服务业企业给出了区别于硬件集成的特殊政策优惠。

  另外,新标准还要求一级资质企业必须有经过登记的自主开发软件产品不少于20个。这对企业的软实力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

  新标准向软件企业倾斜受到软件企业欢迎,但是相当多的软件企业认为,政策倾斜的力度还不够大。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数字化城管、电子政务的企业,软件业务占企业营业收入的80%。近两年随着上市融资的成功,数字政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的收入增长都在30%以上。数字政通目前只有三级系统集成资质。“我们的主要业务是核心软件,集成的项目基本上轮不到我们做,因为我们的资质一直比较弱。资质申请重新开启之后我们会去申请二级资质。有了二级资质,我们才能做一些省级的项目。” 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说:“现在系统集成更多要向行业应用倾斜,向软件、服务业渗透。新标准增加了对自主知识产权软件产品、项目经理人数的考核,我觉得这是有必要的。因为这都是对软件公司软实力的考核。但不论新标准还是旧标准,其实主要的考核指标还是收入规模,另外还有对人数和办公场地的考核,追求的还是‘规模大’。那是不是规模大的企业就一定是好企业呢?一家一万人的企业一年交纳1000万元,另外一家企业100人一年交纳一百万元,这两家企业哪一家的前景更好一些呢?真正的软件企业产品和项目的复制性是很强的,需要的人数未必很多。而且软件项目的合同金额也不是很大。从规模上讲,软件企业和以硬件集成为主的集成商是很难用相同的标准或者是区别不大的标准去衡量、比较的。我觉得政府在引导和支持这些所谓的龙头企业时,要看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是不是真正的龙头企业,不能只看企业规模。”

  云华软件总经理张志成也希望未来系统集成认定可以有两套完全不同的标准,分别针对两类企业,一类是主要做集成的企业,另一类是软件为主的企业。

  中联集团中国区总裁奎建生则认为应该对软件企业有一些软指标的考核。比如,一定时间内有多少个用户,有多少个成功案例,有多少工程师拿到认证等等。“系统集成行业是靠人、靠客户、靠知识著作权、靠行业积累来发展的,而不是凭借资产规模。”

  新增:运维能力评定

  高伟达是一家有一级资质的集成商。高伟达在银行业有多年的系统运维经验和积累。新标准出台之后,高伟达已经开始着手办理一项新的能力评定——系统运行维护能力的评定。

  新标准当中新增了对系统集成商运维能力的评定,这不是一项新增的资质,而是在系统集成综合能力基础上进行的一项细化能力的考核。

  运维是集成服务当中的独立环节,是在信息系统交付之后维护其正常运营所做的支持工作。前些年有些系统运维费用是打包在新建项目里的,近年来单独的运维项目招标已经越来越多。现在系统运维市场增速很快,2011年北京市系统运维的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新建系统。

  新增运维能力评定,让用户选择乙方的时候多了一项参考。系统集成资质是对集成商全面能力的评定,但是集成商在哪个方面更专业就无法衡量了。增加了运维能力的评定,用户对集成商专业能力的了解能更充分。

  现在集成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不同能力的评定对于遏制同质化竞争、拼价格有所帮助。

  高伟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总经理郑佑平认为,系统运维能力评定是对集成商能力的一种肯定,即使高伟达做了多年系统运维,已经在客户群中树立了好的口碑,但专业认证机构的认定结果还是会对高伟达的业务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鼓励:监理企业做大

  太极肯思捷信息系统咨询有限公司原本是太极旗下的监理企业。由于与主营的系统集成业务有冲突,同时经营业绩也不令人满意,2011年营业收入486.23万元、亏损151.83万元,2012年初,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对其股权进行了转让。

  像太极肯思捷一样经营不佳的监理企业数量并不少。目前,国内有系统集成监理资质的企业有270多家,其中甲乙级资质90多家。虽然集成市场规模已经很大了,但是监理市场并不大,监理企业的业务量也不饱和。只有约1/10的项目设置监理。很多项目即使设置了监理,也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监督作用。

  监理企业吃不饱,生存问题还有待解决。已经有的监理企业水平参差不齐。新的资质标准,对监理企业进行扶持,从政策上鼓励监理企业做大,新标准对监理企业的业绩要求,除了算实施阶段监理业务收入,还可以把前期咨询、后期测试评估的业务算进去。以前是不能这么做的。不过新标准还是保留了监理业务收入的***额度要求。

  过去如果咨询的营业收入大过监理业务是不能给监理资质的。现在咨询业务做得再大也没关系,不设上限,这样就能促进监理企业产业链做长、做大,鼓励监理企业向规划咨询、测试评估等新业务方向发展。

  此次制定的新标准减少了定性条件,增加了量化条件,并使量化条件成为判断企业能力的主要依据。减少了资质认定过程中需人为判定的因素,使资质认定更加客观、公正。新标准还增加了企业信誉的考核类别,目的是解决部分企业忽视知识产权保护、不正当竞争、不诚实守信等突出问题。新标准把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通过对条件种类和具体条款的调整,努力做到扶大、扶优、扶强,为我国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骨干和龙头企业的健康发展营造更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联集团中国区总裁奎建生:对软件企业应有一些软指标的考核。系统集成行业是靠人、靠客户、靠知识著作权、靠行业积累来发展的,而不是凭借资产规模。

  北明软件董事会秘书何长青:央企、大型集团企业、政府,这些用户的采购已经越来越集中了,这意味着他们的交易对手需要体量越来越大。集成商的集中度提高,这是件好事。

  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国内信息化市场竞争完全开放。我们希望政府能够保护、引导和支持国内的民营IT企业,给民营企业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给它们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

  华胜天成市场总监唐北雁:新条件的出台,对大型集成商起到了政策扶持的作用。一方面督促大型集成商自身加大重视自身能力建设,一方面用政策来规范高端市场的竞争秩序。

  采访手记

  传说中的“特一”

  在扶持大型系统集成商方面,还有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那就是业内传言政府将在系统集成一级资质企业中,再评定出为数不多的特一级企业。虽然,目前并没有关于特一级企业的文件出台,但是坊间对于要设立特一级资质的传闻已经不绝于耳。有的传闻更加言之凿凿,那就是特一级系统集成商的数量将是10家。

  “如果搞十家‘特一’,那不是要打破头了!” 有二十几年系统集成行业从业经验的北明软件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何长青笑笑说。至于“特一”将带来怎样的变化,何长青认为,“对行业的发展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是会影响到市场格局。将来有一些大型客户的招投标,将以‘特一”作为入门的门槛。”

  政府要扶持超大型系统集成商,何长青认为,这是个必然趋势。“有两个因素导致了这个趋势:一是信息化程度越高,采购就越集中。央企、大型集团企业、甚至于政府,这些用户的采购已经越来越集中了,这意味着他们的交易对手需要体量越来越大。二是云计算、云服务的兴起,会导致系统集成商的中小型客户数目大量减少,使得原来众多的小客户变成了几个大客户,也使得采购集中。过去国内的集成商太分散了,近些年,通过并购、整合,国内集成商的规模有所增大,但与IBM、富士通、塔塔等国际大型IT服务企业相比,中国集成商的规模还是小得多。集成商的集中度提高,这是件好事,我想工业和信息化部要评定特一级企业也是要迎合这样一种趋势。”

  既然和跨国大型IT服务企业相比,中国集成商的规模还小得多,那么如果政府真的要评特一级企业的话,外商是不是也要进入“特一”的名单呢?这正是对国内大型集成商来说最敏感的话题。

  打开今天系统集成一级资质的名单,IBM、惠普赫然在列。“如果外商也要在特一级名单里,那局面就会很复杂。如果按照收入规模来衡量,那些大型集成商就会进不去‘特一’。还有像熊猫电子这样的企业,做了很多嵌入式软件,加上它的制造业,收入规模是非常可观的。如果这些企业也要进特一,做纯软件的公司就没有进入‘特一’的可能,传统的系统集成商进入‘特一’也会非常困难。这是国内大型集成商最担心的。所以‘特一’要不要开放给外商,这是一个问题。”数字政通副总裁邱鲁闽分析说。“相比较汽车、钢铁、银行等领域,政府对外商进入中国市场都有一些政策上的规定,但在国内的信息化市场,竞争是完全开放的。中国的民营企业要直接与IBM这样的IT巨头竞争,这对民营企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保护、引导和支持国内的民营IT企业,给民营企业创造好的市场环境,给它们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让民营企业缩小和国际IT巨头的差距。同时,这对国家的信息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的。当外商主导了中国的信息化市场,那我们国家的信息安全就很难控制了。”(谢涛)

  申请新资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访北京信息化协会秘书长段红

  ■ 本报记者 谢涛

  作为北京市的资质认证评审机构,北京信息化协会负责北京地区从事信息系统集成资质三、四级和信息系统监理地方临时资质的评审。在新旧集成资质标准执行的过渡期,北京信息化协会秘书长段红提醒申请办理新资质的企业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文件,研读每个条款的含义。以三级为例:三级资质有些条款标准提高了,还有一些指标量化了。比如新条款对近3年的系统集成收入总额要求从4500万元提高到5000万元,且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低于50%,这个定量的指标必须要达到;办公场地面积不少于300平米;三级资质还新增了三个软件产品登记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软件产品登记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而且需要先做著作权登记和软件测试,再做软件产品登记,这都需要时间,所以企业要早做准备。

  另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三四级资质都要求项目经理的人数。对项目经理,北京信息化协会要查其社保,而且这个人必须是本单位的员工,在本单位上社保。

  递交资质申请的资料需要填一套表格,这几个表格的关联性很强。段红提醒集成商,负责申报资质的工作人员很重要,需要一定的水平和能力。现在存在的问题是,很少有集成商有专人来做这件事,负责申报资质的人一般都身兼数职的,有总裁办的、做行政的、做外联的等等。“这其实就是一个问题,资质申请看上去是只填几张表格,但是这几张表格反映的是企业的综合能力。”段红说,“申办资质的人除了要全面了解企业,还需要做很多协调工作。如果这个人只是个普通的办事人员,那在协调方面恐怕是有难度的。”

  段红就遇到过这样的企业:本来企业很多方面工作做得很好,但是由于申报的人不是很了解,以为企业的能力做不到,反而去找了咨询公司。企业既花了咨询费,又走了弯路,得不偿失。段红不建议企业去找咨询机构,而是建议企业派一个得力的人来仔细研读政策。

  其实北京信息化协会接手系统集成三四级资质认定工作今年也是头一年。又恰逢新旧标准执行的过渡期,段红还是觉得时间紧、任务重。要做好评审工作,段红觉得主要是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按照文件的要求进行审核和评估,承担起为政府把关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要让更多的企业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我们会尽量辅导企业,帮助企业把自己的业绩表达好,让合格的企业能够获得应有的资质。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我们才是对系统集成行业的健康发展尽到了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市场部 来源: CCW
相关推荐

2013-01-05 13:29:19

2016-01-05 11:50:49

分销市场华为

2021-01-26 05:07:53

WindowViewWMS

2020-04-14 08:40:50

码农bug编程

2014-01-22 14:33:12

宾至网

2021-04-06 15:23:28

机器人人工智能系统

2017-04-14 16:27:43

互联网CDN

2018-05-18 10:29:36

电源问题硬件

2019-05-23 09:32:59

小米苹果变软

2020-10-22 13:28:26

百度智能云

2016-11-15 14:53:15

2017-04-14 10:24:03

法律服务大数据信息化

2017-04-24 15:38:02

2024-03-06 15:37:57

系统集成

2012-05-25 17:21:49

技术门诊技术人软考

2012-05-25 18:12:48

技术门诊技术人软考

2013-01-24 17:34:04

系统集成

2021-01-26 14:37:34

公有云云计算云平台

2011-10-21 09:20:04

H3C香港大学Pv6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