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aS的征途,在生存的困局中寻求价值

原创
系统 PaaS
App Engine,一个颇具Geek气息的英文词组。自从Google App Engine问世之后,这个词组便成为了PaaS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AE不仅定义了一个名称,还奠定了一个PaaS的基础:以开发者作为服务对象。但是,PaaS自诞生以来便不断遭逢困境。面向开发者,这一服务的出路在哪里?

【51CTO观察】IaaS,PaaS,SaaS。自“云计算”这一概念成形,这三层云计算服务的分类也很快成为业界的共识。

IaaS层就服务内容而言更贴近传统的IDC机房,基本上还是以前IT基础架构那套东西,只是更加便于管理,更有弹性,(理论上)成本更低。全球最大的IaaS服务提供商是Amazon,北美地区的老二算是RackSpace,微软的Azure排第三。国内的对应服务,除了以前做IDC的一些企业将自己产品改个名叫做IaaS之外,还有来自互联网行业的阿里云、盛大云,来自硬件行业的华为云,来自运营商行业的电信、移动云,另外还有全国各地的(来自房地产行业的)云基地。往细了走,有人会把CDN这样的服务也算作IaaS,那么国外的Akamai和国内的蓝汛这些服务提供商也可以算在其中。

SaaS层是最靠近用户的一层,以前搞邮件服务、网页服务、网盘存储服务的,现在都在往SaaS上面靠。功能上而言其实跟以前没啥区别,只不过在“云计算”这一标杆之下,整体的应用规模更为广泛,服务的反应更加智能(比如能够定位用户的地域和语言),服务内容本身也随着Web技术的发展而更加丰富。除了邮件、网页、网盘这些老树开新花的,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SaaS在传统企业级有Salesforce,商业应用级的有包括Google Docs在内的一系列Google Apps,微软的Office 365等,像是视频网站、iCloud或App Store、博客、社交网络这些个人级的,就更加多不胜数。

理论上,如果你有一个服务要提供,那么购买一些IaaS平台的资源,再将你的服务部署到这个IaaS上面,再把它修改的智能一些,也就相当于是一个DIY的SaaS了。

那么,PaaS又是做啥的?

PaaS的定义与困局

[[80152]]

App Engine,一个颇具Geek气息的英文词组。自从Google App Engine问世之后,这个词组便成为了PaaS的代名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GAE不仅定义了一个名称,还奠定了一个PaaS的基础:以开发者作为服务对象。服务的层面介于IaaS和SaaS之间,可以理解为一个中间件的服务化。开发者上来这个平台,用Java,Python等语言编写程序,编写完成后直接提交代码完成部署。

下面这个表格列出了目前几个市场上比较热的PaaS平台。

服务名称 背后的厂商 发布时间 支持的语言 备注
Heroku Salesforce(2010年将其收购) 2007年6月 Ruby、Java、Node.js、Scala、Clojure、Python、PHP  
GAE Google 2008年4月 Python、Java、Go  
SAE 新浪 2009年11月 PHP、Java(内测中)、Python(内测中)  
BAE 百度 2010年左右开始内测 PHP、Java、Python 尚在内测
OpenShift 红帽 2011年5月 Ruby、Java、Node.js、Perl、Python、PHP 在2012年开源
Cloud Foundry VMware 2011年11月 Java、Scala、.NET  

以上数据截止到2012年6月

看起来似乎很美好:开发者不再需要纠结什么环境部署,也不需要运维支持,只要发挥自己的开发才能,就可以创造出新的应用,给全世界的目标用户使用。但是在现实中,PaaS却实实在在陷入了一个鸡肋的困境:

1、对于开发者而言,使用公共云首先是为了省钱,而PaaS在理论上总是会比IaaS贵。

2、中小规模的环境部署对一般的开发者而言不是啥难事,大多数开发者也不会每天开一个新环境做新应用,导致PaaS的优势可有可无。

3、大规模的应用对于底层架构有定制化的要求,PaaS上反而没有IaaS上那么容易实现。

三个问题直指PaaS的卖点,这是一方面;而对于PaaS服务提供商而言,则是更加艰难的问题:

1、PaaS在IaaS之上一层,要做的东西更多。单做IaaS的话,拿OpenStack或是一些虚拟化技术改改就行了,而PaaS没有现成的实现,只能靠自己写,需要考虑很多资源限制、安全方面的问题;

2、出于鸡肋问题第三条,PaaS很难有什么鲸鱼用户,主要都是中小企业,本来就赚头少;而出于竞争考虑,PaaS还不能比IaaS卖的贵太多,所以存活注定比较艰难。

以上几点可以透过数据来验证。英文网站Smashing boxes上最近有一篇文章,对Heroku和AWS进行了对比;结论是在AWS上用57美元可以购买到的资源,在Heroku上则需要75美元以上,超出了四分之一左右。

Heroku和AWS的对比

文章作者本人是两个平台的用户,他最终的建议是:

“小应用上Heroku,大应用上AWS。”

所以,为什么现在大家都蜂拥上来做IaaS,而做PaaS的就那么几家?在上周的北航云计算公开课上,笔者找到机会向台上的几位嘉宾提出了这个问题,VMware中国区总裁李严冰女士的回答一针见血:

“做IaaS,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怎么赚钱;而做PaaS,大家还不知道要怎么赚钱。”

服务提供方的彷徨并不难理解。以Google为例,GAE自2008年诞生以来,一开始倒是火了一阵子,不过后来就声音越来越小,以至于众人开始怀疑是不是在Larry Page回归之后,GAE也成为了被打入冷宫的产品线之一。本月初,EclipseSource的官方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Does Google App Engine still matter?”的文章: 

Does Google App Engine still matter?

文章大意是说,GAE在业界的“最新消息”还停留在2010年,媒体和用户的关注度不温不火,所以Eclipse RAP项目组打算只支持JBoss,Geronimo和Glassfish,同时考虑把OpenShift的权重升高,而GAE的权重降低。

PaaS的出路在哪里?

#p#

前途,不一定是黑暗的

开发者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将是开发者的时代。” ——李彦宏,2012年百度开发者大会

自从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业界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开发者们成了诸多企业争夺的对象。除去企业花重金招聘开发者之外,各种应用商店、开放平台,也纷纷向资深的、年轻的、男女不限的开发者们抛出橄榄枝。

所以,PaaS定位为开发者服务,其价值潜力是难以估量的巨大。起步时的低迷,也许只是时候未至。

那么,开发者们需要什么?

“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帮开发者省钱;我们的第二个目标:帮开发者挣钱。”

在跟SAE的产品经理陈理捷(@easy)聊天时,easy对SAE的目标进行了这样的定义。

省钱这个目标,PaaS在IaaS面前虽然稍显无力,但也要看场景。SAE当初的诞生和新浪微博的发展有时间上的重合点,在整体新浪的战略上从内部支持的定位起步。微博应用平台的特点就是大量的小应用,正符合PaaS的特点。截止到发稿时,SAE上托管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32万(数字来自其官网),开发者人数在20万左右。

根据easy的说法,从2012年年初开始,SAE的PV就已经超越了GAE,每日在数亿以上。而在国内的几家公共云服务当中,SAE在开发者社区当中也得到了不少肯定,比如冯大辉(@fenng)就在微博上将SAE定位为“几乎是目前国内最好的 PaaS 平台”。就产品研发和前期运营的角度,SAE的成绩已然相当出色。

但是,仅凭这些,尚无法克服PaaS本身的硬伤。当前SAE的人气背后,有着无数送出去的“云豆”作为支撑(注:云豆是SAE平台上用来交换各种计算资源的虚拟货币);而easy本人也坦然表示,SAE其实是新浪亏着钱在做。

2012年,正是SAE脱离这个困境的重要一年。这当中的关键就是:帮助开发者挣钱。

全球范围内,帮助开发者挣钱这个领域有两个最成功的案例:Facebook,以及苹果的App Store。

国内范围内,开放平台和应用商店虽然仍摆脱不了破解和山寨的宿命,但毕竟聊胜于无。

从2011年开始,SAE进行了不少尝试,其中包括:

移动云平台:开发者可以直接使用SAE上集成的PhoneGap或AppCan进行iOS或Android应用的开发、调试,并支持直接打包开发完毕的Android应用为apk。

应用仓库:对用户而言,可以实现一些系统的一键安装,如WordPress、Xweibo、开发框架等;对于开发者而言,则可以借此申请开发者身份,以得到免费云豆的奖励。

第三方服务接入:面向企业用户,功能是对接入的API进行分发、跟踪监控、计费,SAE抽取20%的费用。

新浪云商店:面向不懂技术的用户,其实就是应用仓库的升级版,在运营方式上进行改变。

尝试虽然并不全都是乐观的,但也已经有一些正面的走向。同时,SAE也开始做一些反向的尝试:

做IaaS。

就在前两天,SAE宣布将跟微游戏合作,为开发商提供云主机的服务。

从PaaS转向IaaS,这是一个有趣的变化。IaaS虽然技术含量比PaaS低,利润率也低,但因为整体需求量大,相应的交易额也大,同时对硬件资源的消耗也增加很多。既非是新浪战略级支持,SAE目前能够申请到的硬件资源并不会十分宽裕,所以这个IaaS服务目前还仅针对几家微游戏的大客户,尚没有对外开放。不过,同时运作PaaS和IaaS会有怎样的发展,这其中的变局相信会非常有意思。

另一个方向

如果说SAE的方向是消费级领域的Facebook和App Store,那么VMware的Cloud Foundry与红帽的OpenShift则代表了PaaS的另一个方向。两家都是企业级IT服务领域的巨头,VMware在企业级虚拟化、私有云领域独占鳌头,红帽则是开源企业IT服务的代表。

有意思的是,来自非开源厂商的Cloud Foundry早在2011年已经开源,比来自开源企业的OpenShift要早了一年,这使得Cloud Foundry占据了不小的优势。

若说SAE的发展方向是帮助开发者赚钱,那么Cloud Foundry、OpenShift的价值,则在于提升软件研发类企业的生产力。好比百度做BAE,从开始做到现在,主要的目的仍然是为了其内部项目的快速开发、部署、测试、上线。如果2009年就有Cloud Foundry或是OpenShift,也许百度就不用自己开发一套PaaS系统了。

至于商业化方面,目前两家都还没有走很远,不过可以选择的范围也并不大。企业级IT领域,IBM走卖服务路线,甲骨文走卖一体机路线。开源的PaaS本身是一种增值服务,实际上要卖给用户的,总归脱不开底层的硬件、软件License,以及上层的服务。

结论

无论是哪一种方向,PaaS的征途其实都是一种追求:从IaaS这种只专注于节省成本的低级需求,往增值服务的高阶需求发展。科技想要更多富有创造力的东西,而PaaS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你看好PaaS的未来么?欢迎留言讨论!

责任编辑:yangsai 来源: 51CTO.com
相关推荐

2011-06-09 10:38:53

PaaS云计算IT

2021-11-08 08:05:12

VRFacebookMeta

2016-03-14 09:05:20

java征途知识体系

2023-11-14 17:40:32

2015-01-08 11:35:44

DockerPaaS云服务

2012-02-20 09:27:00

IBM大数据Big Data

2013-07-15 10:40:26

2022-02-08 14:19:53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

2013-08-02 13:39:58

2014-12-12 10:59:45

IaaSSaaSPaaS

2018-11-19 10:52:19

IaaSPaaSSaaS

2014-12-18 14:07:07

2017-08-07 17:47:12

制造业智能化智能制造

2011-12-21 17:28:30

生产排程

2018-05-04 10:55:20

开发技术学习

2015-06-24 14:29:07

PaaSPaaS困境

2015-10-28 16:20:10

短生命周期容器原生云计算

2013-10-09 13:12:39

App开发者

2018-08-14 06:57:25

NFV服务链网络虚拟化

2024-09-12 09:38:13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