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使得移动数据流量正在以难以估量的速度激增。为了有效缓解流量压力、持续推动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全球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选择大力发展无线局域网(WLAN)。而随着WLAN部署规模的日渐扩大,随着蜂窝网技术的演进发展,WLAN与蜂窝网的融合趋势也开始呈现并正在朝着更广、更深、更远的方向推进。
无线局域网(WLAN)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简称蜂窝网)是当前全球应用广泛的两项无线通信技术。WLAN主要针对个人消费电子市场、家庭和企业的宽带无线接入市场。蜂窝网主要针对电信运营商市场,面向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不仅给蜂窝网造成了巨大的流量压力,也使蜂窝运营商陷入了高投入、低产出的经营困境,为有效缓解流量压力和降低经营成本,蜂窝运营商纷纷大规模发展WLAN,从而推动二者走向广泛、深入融合。
流量激增促双网融合
移动数据业务量爆发式增长,正在给蜂窝运营商带来流量与经营的双重挑战。随着移动互联网爆发式增长,全球移动数据流量正以10倍于语音的速度迅速增长,爱立信、DoCoMo等多家公司预测未来10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500~1000倍。面对快速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3G的吞吐量远远不够,而且3G数据业务投入产出比很低,运营商大规模投入未能带来收入的明显增加,运营商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同时,由于LTE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距离大规模成熟商用还有较长时间,而且运营商在3G阶段已投入巨大,近期也难以对LTE实现大规模投入。因此,运营商迫切需要其他更高吞吐量、更低成本的技术手段,以缓解蜂窝网在流量与经营上面临的巨大压力。
随着移动数据业务向室内集中,运营商开始采用WLAN为蜂窝网分流。人们对移动数据业务的使用习惯决定了大部分移动数据业务发生在室内热点地区,而且多数都是互联网业务,不需要很高的移动性和服务质量(QoS)。WLAN恰恰是针对这一场景设计的,并且具有高吞吐、低成本、使用方便、应用普及等优势,非常适合为蜂窝网提供数据分流。为了缓解蜂窝网流量和经营上的压力,国内外蜂窝运营商纷纷大规模建设Wi-Fi热点。例如,美国运营商AT&T向其用户提供非常优惠甚至免费的Wi-Fi接入,引导数据流量从3G网络转移至Wi-Fi,2011年AT&T全球可用Wi-Fi热点已达19万个,全年Wi-Fi连接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2亿次。
与此同时,非蜂窝智能终端也正在推动Wi-Fi移动热点的快速发展。大量具有Wi-Fi功能的智能终端不具备蜂窝移动通信功能(如多数笔记本电脑、部分平板电脑及iPod等个人数据终端),用户迫切希望这些终端也可以实现移动上网。采用蜂窝网作为回传链路的Wi-Fi移动热点(也称MiFi)能够利用Wi-Fi网络将这些终端转接至蜂窝网,使其能够像智能手机一样使用移动数据业务。MiFi实现了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双赢。一方面,用户能够方便地使用多个终端共享便捷的移动数据业务;另一方面,运营商通过MiFi增加了终端数量,扩展了移动数据业务量,因而也能增加收入,并且用户使用MiFi其实就是在使用蜂窝网数据业务,也不会像使用普通Wi-Fi一样无节制地消耗流量。不过,大量使用MiFi还是会加剧蜂窝网流量压力,运营商应及时部署WLAN热点进行分流,或直接提升蜂窝网容量。
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
蜂窝运营商加大力度部署WLAN热点,以便更好地应对持续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2011年,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先后宣布,将在未来2~3年内将各自的WLAN热点数增加到100万个,中国联通(600050,股吧)也已制定了规模庞大的WLAN发展计划。目前,WLAN的主要工作频段(2.4GHz频段)的使用已趋于饱和,运营商大量布网(特别是多家运营商重叠布网)导致干扰问题日益突出。为缓解这一问题,运营商一方面将逐步启用其他可用频段(如5GHz频段);另一方面,运营商还将积极探索WLAN共建共享,不仅可以避免重叠覆盖、减小频率干扰,还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和扩大网络覆盖范围。
蜂窝运营商还积极开展Wi-Fi漫游业务,在更大范围内为用户提供便捷的Wi-Fi数据业务。一方面,无线宽带联盟(WBA)在全球运营商之间推广Wi-Fi全球漫游业务,国内外主流蜂窝运营商(如中国移动、AT&T、NTT DoCoMo等)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蜂窝运营商之间也签署双边的Wi-Fi漫游协议,共享Wi-Fi网络资源,比如:2011年中国电信已与AT&T、台湾地区中华电信分别签署Wi-Fi漫游协议。全球蜂窝运营商开展Wi-Fi漫游业务将推动WLAN与蜂窝网业务更广泛深入的融合。
有效盈利模式也成为蜂窝运营商积极探索的方向,以推动WLAN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用户倾向于免费使用WLAN,运营商为了吸引用户使用,一般采取免费或打包赠送的模式。因此,WLAN目前只是运营商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并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为了实现WLAN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蜂窝运营商也在积极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将WLAN与蜂窝网以及其他业务深度结合,推出更具吸引力的新业务,特别是与无线城市、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相关的新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WLAN与LTE将继续融合发展。尽管LTE的吞吐量比3G有大幅提高,但面对爆发式增长的移动数据流量和降低运营成本的双重压力,仍然难以满足运营商业务开展的要求。从吞吐量上来看,WLAN与LTE相比仍有明显优势,仍可为LTE网络提供分流。从成本上来看,蜂窝网技术和产业特点决定了LTE的综合成本仍将大大高于WLAN,采用WLAN进行分流依然是降低LTE网络运营成本的有效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WLAN与蜂窝网技术正在从高层和底层融合逐步走向深入融合。
高层融合WLAN与蜂窝网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网络,高层融合的主要目的是让二者能够更好地互联互通。IEEE专门制定了WLAN与蜂窝网等外部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802.11u。Wi-Fi联盟与WBA联盟基于802.11u提出了Hotspot 2.0和下一代热点(NGH)技术,可实现蜂窝网与Wi-Fi网络之间的无缝流量切换和跨网漫游。3GPP也提出了I-WLAN、MAPCON、IFOM、ANDSF等一系列WLAN与3GPP网络互联互通的技术标准。
底层融合WLAN与蜂窝网底层技术决定了各自的基本技术特点:WLAN技术体制简单,接入灵活,成本低,建网和维护容易;蜂窝网支持广域覆盖和高速移动,传输效率高,QoS有保障,易于管理控制。目前,业界正在积极探索二者在底层技术的深层次融合,实现二者的优势互补。
目前,在强大市场需求的推动下,WLAN与蜂窝网产业逐渐走向全方位融合。在芯片方面,传统的蜂窝芯片厂商和WLAN芯片厂商纷纷向对方领域拓展,以提供完整的“蜂窝+WLAN”芯片解决方案。近日,高通收购Atheros、联发科收购Ralink、英特尔收购英飞凌等事件足以证明这种趋势不可阻挡。在终端方面,WLAN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Wi-Fi移动热点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必备功能,部分智能手机和上网卡已开始支持3G和WLAN之间的自动切换。在网络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提供完整的“蜂窝网+WLAN”解决方案,实现WLAN和蜂窝网站址与配套资源共享,不仅方便网络部署、运营、管理和维护,也可节约大量开支。
由此可见,在移动数据业务量快速增长的有力推动下,WLAN与蜂窝网走向广泛深入融合已是未来趋势,二者的融合将会对WLAN和蜂窝网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并由此形成巨大的市场机遇。我国产业界应牢牢把握这一重要发展机遇,积极开展WLAN与蜂窝网融合技术创新、标准化、产业化和应用推广等工作,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