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Photosynth、Pano、Instagram、PicPlz、Path、Color、Q拍、PhotoshopExpress、美图秀秀、Flickr、Photobucket、Yupoo、图钉、拍拍、随手拍、随拍、微图、推图、乐魔库、友图、乐么乐么……
目前,仅在iOS平台上就有数几十款拍照类应用,Android平台上更是不胜枚举。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此类应用的死亡率或达99%,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已经成为草根开发者的恶梦。
砸钱才能活
图兜创始人吴磊(化名)此前是一名塞班平台的软件开发商,2011年,他把摄影产品移植到了Android和iOS平台。
吴磊表示,日趋高企的推广费用已经成为草根开发者不能承受之重。
“虽然拿到了前期的天使投资,但是与一些背靠大平台的开发商相比,我们的钱还是太少了,这成为用户增长的瓶颈。举例来说,腾讯的微信拥有非常好的平台资源,但是业内估算,仅微信一年烧掉的推广费用就达5000万元以上。事实上,拍照类应用开发商要想达到几百万的用户规模,至少需要500万元以上的资金,而拿不到融资的人将会很快被市场淘汰。”吴磊说。
姚鸿指出,刷榜、买榜正在成为行业潜规则,一些开发商为了迅速积累人气,甚至不惜花上百万元来购买热门榜单的位置。
“移动互联网的复制、抄袭文化甚至超过了互联网,一个新版本的产品刚上线,24小时之内必定会有同行将创新复制过去,为了让自己的产品保持新鲜度,我们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开发习惯:每一次产品更新都将创新性的内容分成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发布并被人抄袭后,马上将第二的版本放出去,这也是无奈之举。”姚鸿说。
他同时指出,以平均投资额算,如果每一个同类开发商投入的创业资本是50万元,那么50个开发商投入就超过2500万元,而这些在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泡沫破灭,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大鱼小鱼之战
2011年6月,腾讯推出类似Instagram的应用Q拍,并整合资源对其进行推广。
CSDN范凯表示,腾讯目前已将Kik、talkbox、Instagram类应用一网打尽,新生代的社交型app产品做的虽好,但是用户运营却很容易碰触QQ用户的天花板,难以撕开用户规模的口子,移动时代至今还是寡头时代。
对此,姚鸿表示,一些互联网企业正变得越来越庞大,因此一些子项目就变得很难接入,比如说图片分享。
“我并不认为在图片社交领域未来是巨头们的天下。首先,一些大型的互联网公司虽然资源广布、产品众多,但是这也带来了问题,就是优秀的人才很难集中于某一两个项目组中,导致产品缺乏创新性,且同质化严重。其次,互联网巨头作为上市公司,其面临着较大的营利压力,并且精力有限,因此他们很难将众多资源压宝于某一两个细分市场上,而将主要资源放大了搜索、视频、通信、游戏等领域。同时,这些公司也缺乏创业者的赌性,他们难以在某一两个项目上进行长期的资本投入,在进行短暂试错后,就有可能放弃部分细分市场。”姚鸿说。
徐灏则指出,Instagram能够吸引重多粉丝,并且凭借十几人的团队获得Facebook的10亿美元收购价,与其企业的创新性和文化存在重要关联,而这并不能够被简易复制,也是国内企业无法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