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正在强有力地驱动着数据集成的增长,但是颇感意外的是65%的集成工作却仍旧是本地化的,这一观点出自Lance Speck,他是某公司集成总经理。这样看来似乎云计算变成了自定制代码的救命稻草。那么事实是不是这个样子呢?
过去十年中,很多人喜欢自己构建笨重的自定制代码,但是在转移向云端的时候,就得打破已有的集成和基础架构,这样一来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要怎么来实现?可能你会觉得,我们不可能再去构建一次,因为完全就是一团乱麻,或者说现在肯定不考虑这么做。但是现在我们要想想如何以可扩展的方式来构建,而且至少未来十年可能会有哪些发展和变化。这本身而言也是一种开放性话题。
去年Gartner魔力象限中的数据集成工具中,很多厂商被排除在外,2009年,Talend成为***个出现在魔力象限中开源数据集成厂商。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增加新的厂商。这期间, 像Sybase、Pitney Bowes Business Insight、ETI和Open Text这样国外的主流数据集成解决方案提供者都落马,原因也各有不同。
最显著的变化是:元数据管理功能;数据集成风格范围的变化;数据质量交互能力……再者,在这个领域也发生了很多其并购,比如SAP2007年收购Business Objects,去年收购Sybase。
魔力象限中的厂商数量的减少也和他们不能和市场需求趋势吻合有关系,比如多重数据交付风格,更加丰富的元数据管理等等。那些仍存在于象限中企业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IBM、Informatica、Oracle和SAP都立足领导象限。
随着云计算架构落地,中间件集成挑战出现。在云应用集成的早期阶段,所谓的以集成为中心的云计算,以“基础架构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或者“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为主,包括了广泛的中间件服务,对于成功的云集成奏效。但是iPaaS云集成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挑战,尤其是安全和数据处理问题,在云工作中也会继续保持这种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