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经济是伴随云计算的产生和发展而兴起的一个新兴词汇,它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方面,云经济具有资源积聚、成本节约、效率提升的效应,即具有“经济”性。另一方面,通过云计算方式,信息计算资源商品化、云服务专业化、行业化等将促进社会生产与服务的变革创新,创造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2011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蓬勃发展。云计算从政府到企业、到个人用户,从IT行业向传统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延伸,云经济雏形正在形成。
在第一产业领域,云经济促进农业提高生产率、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打造“农业云”,可以对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商业化运营,实现云服务将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在第二产业领域,通过“工业设计云”、“制造云”、“供应链云”等建设,面向制造业的专业服务运营商将提供基于PaaS、SaaS模式的软件的开发和服务,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包括研发、制造、物流、销售等全流程的信息化,加速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在第三产业领域,通过金融云、电信云、电力云、智能交通云、政务云、教育科研云、健康云、数字娱乐云、中小企业云等众多领域的建设,推动中国现代服务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云经济趋势展望
伴随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云经济将不断构建,逐步成为未来最重要的细分经济形态。对社会生产、生活等产生深刻和深远的影响。
趋势一:云经济总量将超万亿,成为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
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以来,全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速在全国展开。成都、广州、佛山、重庆、宁波、西安、廊坊、武汉、鄂尔多斯、苏州、南京、镇江、乌鲁木齐等城市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云计算成为其下一步信息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这些城市也将成为国内云计算建设发展的区域性代表。
截止目前,全国已经有数十个城市建设或计划建设云计算项目,从沿海到西部,从东北到华南,可谓遍地起“云”,整体呈现出了“星星之火,已经燎原”的布局特征。
综合当前各地方政府发布的云计算产业规划,到2015年,主要城市云经济带动产业链形成的产值均在千亿以上。据此测算,届时,全国云经济产值将超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形态。
趋势二:ICT厂商不断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型,成为云经济的基础支撑
云经济具有极大的产业带动力量,囊括了芯片、服务器、PC、网络设备、存储等硬件设备,平台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厂商、IT服务运营和外包服务商、电信运营商以及政府、企业、个人用户等广泛的产业主体。
在云经济的驱动下,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将层出不穷,各种融合式创新将不断涌现。未来,云用户的IT成本将大大降低,他们不再需要专门的IT资产、关注IT技术问题,而只需将精力和资金集中于核心业务、注重IT应用即可,因为通过终端能够按需获得想要的计算资源。而传统的ICT服务提供商要在未来的云时代不被边缘化,都必将逐渐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云将进一步缩短产品推向市场所需要的时间,使传统的IT服务交付模式更加灵活高效,ICT供应链管理更具动态性。
趋势三:传统商业模式向云经济变革提速,规模经济效应日益彰显
在云经济蓬勃发展的带动下,现有的软件授权许可(License)为主的商业模式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在线、按需等模式将日益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数据信息、计算资源的大规模服务成为可能,用户无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在IT建设、维护方面,而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创新和主营业务开拓,有助于整体社会生产率的提升,实现规模经济。
趋势四:云经济安全保障将成未来重点,制度建设将逐步推进
当前,云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对安全问题的担忧,这对于一个新兴的经济形态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未来,将在基本的法律法规方面做出相应的措施,规范行业发展,保障云经济安全。并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细分产业、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同类型的市场参与者进行更为清晰和细致的界定,划分产业的安全等级,达到既有效保障经济安全,又保有适当的灵活性,促进云经济繁荣发展。
普及云安全理念,保障中国充分利用云经济带来的机会。对公众及企业级用户进行数据安全,尤其是云安全知识、法规、制度等的宣教工作。
启动云经济立法、制定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协议,解决数据隐私保护、数据主权归属问题,明确相应的违约责任,为大规模云服务的开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鼓励和规范服务提供商和用户之间签订服务水平协议(SLA),对产品和服务流程等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约定,解决潜在客户的安全之忧。
在云安全监管方面,进行精细化划分,例如,可以将云安全按照不同领域、不同安全敏感级别进行细分,采用分级监管模式分类管理。
制定国家安全认证机制,由相关信息安全测评认证机构对云产品和服务流程进行安全性评测,建立云经济服务商等级认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