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场景的相关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在2009年一月,我写过一篇“On the Go” Myth?的文章。许多非常聪明的人受到移动场景的困扰,并认为“移动场景其实被过分夸大了”,对于这一现象,我其实并不感到意外。
这种认识差距到底占据多大的比例?其中相当一大部分与我认为移动是一个新的大众传播媒体以及它对移动web的影响有关。
将具体实施从理论中分离
我反对移动场景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习惯于从移动网站中删除内容,他们认为这是迎合用户需求,而事实则恰恰相反,这一行为往往会惹恼用户。
在移动场景中确实有不少糟糕的实现。但是无论这些实现是否糟糕,它都与“移动场景是个谬论”这一结论没有任何关系。
因此,我更看重人们得出”移动场景非常重要”这一结论的基础依据,相关问题和假设。或者至少是一些导致将移动web从整个更大的web中分离出来、单独讨论的原因。
这篇文章是关于理论的讨论,而非具体的实现。
移动真的是一个新的大众媒体吗?
我的这一想法深受Tomi Ahonen的影响,他将移动设备称为是第七个大众传媒,这个项目非常成功。他列出的大众传媒依次为:
- 印刷业
- 录音
- 电影制作
- 无线电广播
- 电视技术
- 互联网
- 移动电话
Tomi也认为,每个大众传媒都有自己独特的功能,以至于彼此之间不能相互替代。移动有8个特有的功能:
- 移动是私人的
- 移动可以随身携带
- 移动永远在线
- 移动设备有内置的支付机制
- 移动可以促进创作的灵感
- 移动具有最准确的观众测量
- 移动能够获取媒体消费者的社会背景
- 移动能够在媒体中使用增强现实技术
这是移动设备上特有的突出优势。虽然现在人们认为“移动”包括了多种设备,从电话到平板电脑,再到车载专用系统,但我仍然认为,只有移动电话最能体现移动的所有专属优势。
如果说移动是一个新兴的大众媒体,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我并没有在我的Dao of the Mobile Web这篇文章中探讨。要想完整地了解如何从一个大众媒体转投到另一个上——这里特指从印刷业到互联网——我强烈建议你阅读John Allsopp的Dao of Web Design这篇文章。
John写到“电视在那个时候只被当做是‘带有图像的无线电广播’,这个描述其实是相当准确的。那个时候,许多电视节目的形式都是在模仿当时流行的广播节目。”
John的观点是,在一个新的媒体诞生时,我们并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运用它。我们常常试图将它套用到我们已有的模式上:
新的媒体借鉴了已有媒体的内容或是形式,其中有些经验是有效的,但是大部分的经验其实并不适用于新的媒体,有时甚至会限制新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媒体会发展出自己的规范,然后逐渐抛弃那些并不适用的习惯。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需要问问自己。一个新的大众媒体与以往其他的媒体相比,具有哪些不同的特质?
Tomi Ahonen认为“移动作为第七个大众媒体与互联网的关系,就好比TV和广播的关系。”如果你也认为移动是一个新的大众媒体并且认为新的大众媒体有与众不同的特质和课程,那么Tomi的观点对你确实很有意义。
我发现移动是一个新的大众媒体这一理论非常显眼。如果它确实是一个新的大众媒体,那么继续在移动上复制我们在桌面互联网上的经验将会限制移动的潜能。
移动web是一个新的大众媒体吗?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问题。Stephen Hay表示这里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移动web,只有一个web。许多人都支持他的这一观点,我也看到了他们的理论。
如果我们认为移动设备具有独有的优势促使他们成为一个全新的大众媒体,那么我当然希望web能够利用这些优势。因为这些功能是移动设备上特有的,所以按此类推,我们也应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移动web确实是一个新的媒体。
因此,如果移动web是桌面web的一个子类,那么关于移动web我们需要学习的过程可能与印刷业到桌面web的转变过程还不尽相同。
为什么在John发表Dao of Web Design的11年以后,才有许多人发现它的深刻意义呢?这是否是因为,我们现在还在试图将一些原有媒体的经验套用到新媒体上?
移动web是否是一个混血儿?是否是两个大众媒体结合的产物?
我曾经和Ethan Marcotte以及Tim Kadlec探讨过这些问题。Tim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见地的回答。他写到:
由于这里特指的是移动web,这个问题就变得微妙起来。就移动web自身而言——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不认为它能够称之为一个新的大众媒体。
然而,我认为如果我们将移动(而非移动web)当做一个新的大众媒体,那么这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有关移动环境和‘一个web’的争论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
如果移动是一个新的媒体,那么移动web就是一个混血儿——它一半源于移动媒体,一半来自互联网媒体,它继承了两种媒体的特质。
Tim的解释非常有道理。这是移动web固有的冲突。
或许移动环境是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改如何运用它
James Pearce在Jeff Croft的博文中给出了一个非常有见地的评论。他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在重读Dao of Web Design时所发现的问题:
移动web就好比Michelson-Morley实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规则也许并不符合我们传统的习惯。
我非常乐意研究10年以后,web将发展成怎么样。我认为这个关键是理解它的背景——就如同光速导致物理学界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一样——我们还需继续探索前沿的发展情况,从而改变开发者和用户对它的期望。
或许,就像120年前的物理学家一样,我们真的弄清楚移动了吗?Tim Kadlec绘制了一个类似科幻小说的蓝图:
在大多数前瞻文章里面,一个时常被提到的元素就是移动电话这类设备——随身携带,随时可用。但它还远远不止这些。它们能够根据背景环境作出反应并且可以适应用户的行为历史——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它们都能实现有针对性和响应及时的用户体验。
移动不同于以往的媒介,它具备这样的潜质。为什么James是正确的?因为场景是整个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挖掘它。我们如何准确地判断它?它能告诉我们哪些意图?我们凭借什么标准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我们没法弄清楚这些问题,那么我们将无法充分利用移动的潜力。
我认为,移动web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想法其实是相当令人沮丧的。如果移动web是一个混血儿,那么移动web是否能够完全实现移动作为一个新的大众媒体所具备的潜力吗?
我宁愿选择接受James的观点。我们才刚刚开始准备探索它。
更多移动环境相关的讨论
我们与Josh Clark, Daniel Davis, Ty Hatch, Rachel Hinman 和 Tim Kadlec就The Myth of Mobile Context这一主题在Mobile Portland版上展开了讨论。能够在这个著名的版面上讨论这个问题是莫大的荣幸。
如果你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建议你可以看看这个版面的视频。它涵盖了移动环境和许多其他的方面。它非常值得一看。
这一主题的其他相关文章:
- Nailing Down the Mobile Context by Josh Clark
- Responsive Web Design and Mobile Context by Tim Kadlec
- On Responsive Web Design and the Mobile Context by Jeff Croft
- There is More Than One Mobile Context by Fraser Speirs
- Mobile Context – The Chapter that Nearly Killed Me by Rachel Hinman
- The Mobile Context by Mark Kirby
- It’s About People, Not Devices by Stephanie and Bryan Rieger
- A Richer Canvas by Mark Boulton
- Context and Clarification by Jeremy Keith
- Assumptions and Mobile Portland Notes by Susan Jean Robertson
- Mobile Context Revisited by Luke Wroblewski
最后,还有一个2009年开始的有意思的学生项目,它是关于动画移动环境的,这一观点来源于Barbara Ballard的Designing the Mobile User Experience一书。
文章来源:On Mobile Context
随身携带,随时可用。但它还远远不止这些。它们能够根据背景环境作出反应并且可以适应用户的行为历史——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它们都能实现有针对性和响应及时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