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或许是继2009年之后又一个外贸不景气的年份,中国真的需要在内需上多下功夫。就像过去增长模式以外需为主导、金融为出口服务一样,现在应该是金融为内需服务。为内需服务需要金融相对自由化,这样才有利于中小企业高科技化,有利于培养中产阶级。
2012年是中国推进金融市场化、利率自由化的大好时机,不妨从五个方面着手。
首先,构建世界主权债务交易中心。
中国经济体庞大,迟早会是世界第一大债券市场。为了迎接这一天到来,第一步,就要把外储收购债券化,不能再让央行发行货币来购买,这是把通胀留给自己、外储资产交给别人的愚蠢政策;第二步,让商业银行的货币市场和主权债务市场互相抵押融通起来;第三步,可适当地放进机构债、企业债,让证券债券市场互动起来,而后可以把产权明晰化、企业化的地方债放进来;第四步,考虑地方债“债转股”;第五步,债券市场要完全国际国内放开;第六步,在完善以上市场的同时,摸索建立新的完全自由化的,但却依然是统一的结售汇制度。
以上才算是构建了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金融框架体系。
其次,筹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两房”。
中国从1991年引进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目前这个制度应该与银行房贷在未来形成竞争,要么给予公积金银行职能,要么让其资产证券化,扩大资本来源,完善风险管理。
再次,构建云金融世界金融中心第三极。
未来,主权货币作为世界货币是较为困难的。今天的云计算显然给了未来货币一个有力的工具载体,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云货币与云金融形成一个新的世界货币体系。
第四,支持新的学研产一体化模式。
把大学和工厂结合起来,把学研产一体化起来,让创新能够流程化、标准化起来,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的渴求。未来的金融要支持这样的产业、这样的组织、这样的模式创新,否则,中国工业总是模仿,没有开创。
最后,让金融为延续中华文化香火服务。
金融不光要支持城市的产业发展,还要为中华文化香火的延续服务。开发三农与开发春节文化应配套进行,在种植经济上嫁接旅游经济、文化经济。三农的现代化,不光是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还要有文化,特别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