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行业的大发展 谁才是主流
在国内,电影行业在近几年可以说是高速崛起,到电影院去看大片,已经成为很多年轻白领的日常必备娱乐项目。有国内权威统计机构发布的数据,2010年中国电影产业影片生产与票房增长、新增银幕数、市场消化能力皆创下历史新高,全年平均每天新增4.2块银幕;故事片产量达526部,位居世界第三;国内市场票房超过百亿元;全年观影人次约2.84亿。
而高速发展的电影行业,一方面是影院的数量增长,并向着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影院的数量增长,设备更新也在加快。影院行业的大发展,也引来众多高端电影放映机生产厂商进入国内市场,数字影院成为投影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片蓝海。
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例如当今市场火爆的3D技术、以及IMAX 3D技术,刚刚推出的4D、5D等概念化技术,无不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电影剧本创意方面的匮乏,电影中只有绚丽的场景、激情打斗的场面,却很难找到富有深刻内涵、耐心寻味的情节。
对于一个普通的电影爱好者来说,到底是电影技术的创新更能吸引眼球,还是创新的剧本更能打动我呢?#p#
3D技术的市场普及 伪技术频现
在2009年末,一部电影《阿凡达》的上映,将3D电影推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尤其是IMAX 3D版本的电影,在上映不久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并且一直持续到上映结束。《阿凡达》电影的热映,带动了整个3D产品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众多3D电影的海量上市,以及国内3D电影银幕的快速增长。
3D影院看电影
与此同时,大量以3D为噱头做宣传的电影也是鱼龙混杂,真3D与伪3D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包括一些老电影,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制作了伪3D的片源。而一些炒作火爆的电影,则采用了部分3D效果,甚至是后期处理的伪3D,让很多观众大呼受骗上当。
3D技术,说白了就是立体视觉画面。人眼在看一个物体的时候,两眼之间有大约6厘米左右的视距,两眼通过不同的角度看到同一个物体,实现了画面的景深,这就是3D技术。在拍摄电影的时候,通过两个角度的摄像机,或者双摄像头同时拍摄,完成的电影通过偏振镜片或者快门式眼镜,分别传入两眼中,就显示了与人眼看真实物体近似的立体画面。
观看3D电影
这种电影的制作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的2D电影,因此电影制造商就采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将用单机拍摄出的电影,通过后期处理分成两个角度的画面,虽然我们看着也有一些立体的感觉,但与真实的3D电影在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伪3D电影。从介绍我们可以知道,伪3D电影的制作成本低,但效果要差很多。
为了更加简单的普及3D技术,让人们可以看到更多的3D片源,很多IT厂商也推出了2D转3D设备,只要播放2D片源,设备就可以轻松转成伪3D电影画面,其质量可想而知。
但不可否认,这股3D风吹得过于猛烈,就算是伪3D也不能动摇电影爱好者对于3D电影的追求,3D技术依旧在市场上快速前行。#p#
5D技术出现 片源成本极高
对于商家来说,已经宣传了2年的3D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于电影宣传的热炒,新的技术也是接踵而至,4D、5D等概念层出不穷,大家都希望通过新技术来抢占观众的眼球。我们也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4D和5D技术。
4D电影实现原理
3D技术是通过人眼的视觉差距,让画面出现立体感觉。而与3D技术相比,4D更是将人的触觉也加入到电影中来。包括震动、坠落、吹风、喷水、挠痒等触觉引入3D影院,让观众在观看电影画面、倾听电影声音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内容,以更好的融入到电影的情节当中。
5D电影则是在4D动感电影的背景和效果上,让观众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及动感五个方面来达到 身临其境的效果。比如当观众在看立体电影时,顺着影视内容的变化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雾等身边所发生与立体影像对应的事件,座椅也会随之摇晃摆动。
5D影院概念图
与新技术研发如此之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电影片源的制作上,却是非常缓慢,主要原因还是普及率不高,制作成本却非常高昂。据悉,一部长度为七到八分钟的5D电影造价达200万元,制作成本是同长度3D影片的6倍,目前这类电影只有6部。
比较著名的5D片源要数《非常狮虎兽》,这是一部时长约20分钟的虚拟5D影片,在3D影片的基础上增加了喷水、泡泡、烟雾、频闪、par灯等第四维效果,还增加了观众与影片角色“互动交流”即第五维元素,最终达到5D影片效果。
可以说,新技术、新概念的出现,让电影爱好者非常期待,但片源却成为发展的主要问题,高昂的制作成本,应对的是小众的电影市场,让很多电影投资商望而却步。#p#
重视商业炒作 编剧行业的悲剧
编剧,一直作为电影行业的幕后英雄,电影出了名,演员和导演都是获得最直接的名声,但我们却很少见到出名的编剧,在国内我们知道也仅是宁财神这样的著名编剧,大多数的电影编剧都在电影风光的背后默默奉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关的娱乐媒体报道,国内的一二线编剧收入差距很大,除了很少的一部分著名编剧外,大部分的编剧都的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相比于国外对于知识产权方面的严格保护,国内对于版权方面的保护做得不到位,这也让编剧行业在国内难有大的发展。
这也造成在国内很难找到好的剧本,导演也无法拍出优秀的电影作品。尤其是一些电影大片,注重导演和演员的名气,注重电影的宣传,但对于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构思,却难有精彩之处。尤其是某国内著名导演,被誉为“油画大师”,空洞的电影情节,仅靠画面的色彩和先进的制作,就可以在国际电影节中屡获大奖。但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说,观看这样的电影味如嚼蜡,仅靠名气无法走得长远。
商业化的电影,不注重故事的情节,反而对于电影的宣传做得更加出神入化,从海选演员、到拍摄后期电影明星的绯闻制造不一而足。电影的炒作反而比电影本身更加吸引消费者。这就造成,国内电影在2010年的集体大衰退,多部国内著名导演的力作,都悄无声息的绝迹了。#p#
技术重要还是剧本重要?
本来,高科技应用于电影,是想让电影的可看性更高。而好的电影剧本,也是为了让电影更加吸引人。两者之间本来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共同的发展,可以带来更多好看的电影。
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电影新技术的发展的确飞速,从拍摄到后期的制作,再到电影院的产品升级,都让人们可以更好的观看电影。但在电影剧本方面,我们却很难看到有大的发展。
3D电影依旧火爆
在消费者方面,观看电影更看重技术和精彩的画面,还是注重耐心寻味的剧情,很多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些人,喜欢《变形金刚》类型的电影,在剧情方面较为简单,但精彩的打斗场面以及虚构的科幻人物,都让这类电影爱好者着迷;另一部分人,更喜欢像《钢的琴》一类的文艺片,在宣传方面很少,但故事中很多情节值得人深思,就像经过了一场精神的洗礼。
究竟哪方面更为重要,可能真不是所有人有同样的看法,但电影技术与剧本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都快速的发展,才能为观众提供更加好看的电影。
写在***:以笔者的观点,电影的剧本就相当于人的灵魂,而技术更像是人的外表,人不仅要外表美丽,内心的美丽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电影来说,好的剧本才能让长期的吸引观众,配合先进的电影技术,是电影行业技术发展的驱动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