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在中国是进行得如火如荼,全国各地都在大干快上——这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忧虑,全国这么多云计算基地,是否会陷入到云计算大战的局面?此前,坊间已经有传言说几个云基地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来争夺客户——江苏某云基地的一个云计算节点的租用价格是7元/天,临近的安徽是6元/天,而内蒙古甚至低至3.8元/天。这种竞争,已经初步展现了低层次重复建设的恶果。
实际上,云计算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已经为各个云基地做出自身的特色提供了巨大的增值空间。首先,云计算有三层架构,包括IaaS、PaaS以及SaaS,云计算基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来提供有竞争力的服务。IaaS层面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能源价格、基础设施运维水平方面的竞争。在我看来,内蒙古地处高纬度地区,温度低降低了数据中心的散热成本,能源费用低廉又进一步降低了数据中心的运维成本,因此在提供IaaS服务上有先天上的优势——每节点每天3.8元的价格,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达到的。在提供IaaS服务方面比较成功的另一个例子是位处河北廊坊的润泽科技园,他们立志做全亚洲最大的云存储基地,并且已经与一些地方云基地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签约的地方云基地将会把存储都部署在润泽科技园的设备上——这种在基础建设上的规模效应叠加,也将成为润泽科技园的核心优势之一。
但从总体来说,如果所有的云计算基地都定位在IaaS层面,最终的结果必然是血流成河,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在现在的云的系统里面,90%以上在做的事情都是搭建一个技术平台,但各种云计算基地在中国的广泛成功,就不能只有搭建IaaS平台这一种模式。实际上,云计算在PaaS和SaaS方面还存在巨大的空间,云计算平台的包容性和可扩张性,使其在应用上具有了无限的可能。这种可能与客观存在的市场需求对接,能够催化出合乎市场需求的云基地。更通俗地说,云计算就好似一团面粉,各个大厨(云基地)可以根据地方特色,进行加工处理,做出面包,面条,糕点……来满足人们在口味上的不同需求。“山西、陕西有很多煤矿,其中包括很多中小煤矿企业,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来建设、维护、运营一个合乎国家要求的IT系统。”IBM公司云计算首席咨询专家王静玺说,“从这个角度而言,在这个地区建设一个煤矿的行业云,可能就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行业云的市场前景相对看好。从产业规律来看,各地也容易形成各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上提供端到端的全套云计算服务,构成出一个完整的行业云,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例如苏宁,国美这类大的零售渠道,他们上接数万家家电企业,下触数以百万计的最终客户,自身营业额超过了以千亿计算,如果他们建立一个家电的产供销云平台,显然可以极大地便利供货商、用户商、以及使用者的业务需求。不过,在整个行业云的链条当中,往往会涉及到多种应用,而这又是一家厂商所无法覆盖的,这就意味着需要合作、共建。“江苏有近300家高校,并且都需要有招生管理、教学管理、图书管理、就业管理、捐赠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都具有很大的共性。”王静玺以江苏教育云项目举例说,“目前也没有一个学校的信息系统能够覆盖所有的环节,而且很多大学都没有足够的预算来建设相应的系统。更重要的是,校际之间的合作机制容易被接受。”
据悉,江苏教育云平台由运营商推动,借助运营商向省内的前10名大学发出邀请参与共建,各个大学把良好的应用贡献出来,托管到云平台当中,实现平台从前到后的大应用。这种模式,一方面有行业内的专家去写应用,降低了平台运营周期,另一方面,在实施开始时,就已经有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链条,可以满足各类学校的需求;同时,由于是多家大学参与共建,其中也有部分应用是重复的,这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应用之间的竞争,从而对应用进行不断的优化发展,使每一个环节成熟性、专业性发展到极致。
有专家表示,云计算之前,大家都是以企业的模式或者部门的模式去建应用,云计算应用出现之后是行业的应用。云计算在行业的支撑平台快速出现后,会逐步形成在这个行业的垄断性。在IaaS未来可见的红海竞争和行业云可预期的丰厚利润之间,聪明的你应该知道做出何种选择了。我也希望,在IaaS平台之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中国云基地能找准自身定位,挖掘出云计算应用的不同层面,真正实现云计算在神州大地的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