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最近真是新闻不断的,但大都不是什么令人振奋,而都是让“为之一震”的,从放弃WebOS,到准备分拆PC业务,再到今天的惠普CEO易主,让这个全球最大的IT厂商在最近几个月里始终以一种特殊的曝光形式提醒着世人惠普的存在,如果仅从PR层面的见报率来衡量,惠普的确做到了领先,可这之后的痛楚可能也只有惠普人自己最清楚,我相信没有哪家公司愿意以这样的一连串的让人“为之一震”的新闻来增加曝光率。
在较早之前的一篇博客中,我就指出了惠普在云计算时代转型的艰难与迷茫,也指出了李艾科在惠普的变革中所面对的压力。当然,笔者对于李并没有天生的好恶之感,当初他接替赫德掌管惠普之时,我就期望过他能将优秀的软件基因植入惠普,与惠普强大的硬件基因产生良好的整合效应。现如今,我只能说他成功了一半,而后面的苗头则是我不看好的,那就是他大幅度削减了惠普在硬件方面的优势,准备将惠普软化、服(务)化,但对于这一点我并不认同。
从云计算战略来看,惠普的理念与其实践相关对比,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矛盾。在理念上,惠普倡导融合,再到瞬捷,而从实践上看,李艾科反而在走分立至分拆的道路。将已是全球第一的PC业务拆分,在我看来完全是与融合理念背道而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条条大道通罗马,并不是说一家领导厂商成功的经验适用于所有的厂商,比如李艾科觉得IBM强大,希望像他学习,但他有自己的特色,他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能形成很好的协同效应,但惠普有什么?中间件?数据库?CRM或是ERP?没有,惠普的强势在于,它提供了完整的端到端的硬件组件,从PC、瘦客户机、工作站到x86服务器、UNIX服务器、Non-Stop类大型机再到网络、存储等,业界没有一家厂商可以与之抗衡,这才是惠普的核心基因,也是其通往未来云计算的核心基石。同理,我们还可以看到业界其他的领域大多是百花齐放,你有Facbook,我有Twitter,你有iOS,我有Andriod,所谓猫有猫道,狗有狗道,只有那些认清形势,并能最大限度利用和发挥自身优势的厂商,才能真正的成功。一味的跟随别人,注定不能成为领袖。
惠普的融合基础设施(CI,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明确提到了未来云计算所公认的趋势,没错,就是融合。我甚至期望惠普将IPG、PSG与EB三大部门改组,因为从一个融合的角度来看,惠普的架构不就是传统IT中的应用孤岛吗?这种业务上的条块分割,是以纯粹的产品来定位,而没有以应用的角度来把握,这一点又是有违云计算的理念,云计算的核心是为应用准备的,让用户按需索取,那么从一个致力于云计算的厂商来看,你又将如何做呢?显然,你要划分应用的对象,以一种垂直整合的方式将相关应用对象所需要的所有产品进行融合。我认为,未来的云主要就是两个云,一个是个人云,一个是企业云,前才面向个人的应用,而后者面向企业的服务,所以惠普应该做的是以个人和企业为导向将三大部门打散重组为个人应用部门和企业服务部门,前者包括了PC、网络、打印等面向个人应用为主的终端设备与方案,后者包括了PC、网络、打印、存储、软件、服务等所有的业务,实现真实的打能与融合,因为云是全局的,一体化的垂直整合将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优势,而不用在三个部门间扯皮。这两部门之间的接合点就是终端,有商务终端和个人消费终端组成,双方各成一体,但又有一个紧密内在联系,每一个产品线后面都有一个全局的理念和产品方案来做支撑,这样的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提供,现在也只有惠普能做到,但李艾科放弃了。
李艾科出身SAP,习惯了高利润的回报率,可起源于硬件,并在此有辉煌历史的惠普则不是靠这个套路挣钱的,所以当李艾科准备加强惠普软件实力之时,我为之叫好,但之后准备全面转型至软件+服务之时,我必须要说他“矫枉过正”了。他实质上不是在优化惠普的产品组合,使之形成合力,而是在革惠普的命,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革掉惠普既有的,在云计算时代已经很好的根基,只是这个根基惠普的高层还不知道怎么用。
现在,李艾科终于远去,但他的继任者惠特曼又如何呢?从她的个人简历来看,她也没有经营惠普这类“厚硬”厂商的经验,所谓厚是指惠普的产品线深厚,所谓硬是指惠普向来以硬件著称,而惠特曼早前就职的eBay相较之下就显得很“轻软”了,当然她擅长消息领域,可她一上来就说坚持既定的方针,分拆PC业务继续进行,可之后又说,惠普董事会还在就这一决定进行商讨,也有保留的可能。从这一点看出,她仍然没有一套清晰的思路,对此我深表遗憾。
但不管怎样,李艾科的一大功绩在于让惠普在云计算时代并没有落后,相反它整体云的理念要比最大竞争对手IBM提出的更早,但他半途离去,留给了惠特曼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云计算的路已经走上了,退是不可能的,可一个做“淘宝”的管理者,能否管理一个原来可能是为其提供基础设施服务,为它的使用者提供终端的这样一个厂商呢?对此,我不报多大的信心,也许惠普转型的混乱、艰苦与迷茫还将继续,期待她能及早的提出一个鲜明的战略,稳定军心,以一种合理的、有效的理念,让惠普走出一条有别于IBM的成功之路,而不是通过这些让人“为之一震”的新闻来提升惠普在云计算时代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