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驾马车驱动开放云计算

云计算
英特尔的2015云愿景完全可被视为一个构建理想云计算平台的具体行动纲领,或是方向明晰的技术创新路线。根据英特尔的说明,其三大要素——“互通”、“自动化”与“客户端自适应”分别强调了云内部及云与云之间的互操作和数据共享、云计算运行中的自动化管理以及云与终端设备的协作互动。

近一年多来,IT业界在开放的架构和开放的生态系统将是推动云计算发展的关键动力上达成共识后,不少IT厂商和企业用户就把目光投向了英特尔公司,这一方面是因为英特尔已借助开放架构和开放生态系统的优势成就了在服务器、存储和以太网等与云计算载体——数据中心密切相关的领域的优势地位;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它于2010年10月正式发布的2015云愿景的感召。

英特尔的2015云愿景完全可被视为一个构建理想云计算平台的具体行动纲领,或是方向明晰的技术创新路线。根据英特尔的说明,其三大要素——“互通”、“自动化”与“客户端自适应”分别强调了云内部及云与云之间的互操作和数据共享、云计算运行中的自动化管理以及云与终端设备的协作互动。

这三大愿景均是以开放数据中心为基石,它是英特尔及开放架构合作伙伴推进云计算领域技术创新和市场发展的起点,之后的重头戏则是建立有助于推进该愿景实现的开放的云计算生态系统。对此,英特尔首先全力参与和支持了开放数据中心联盟(ODCA,Open Data Center Alliance)在云计算应用模型和应用需求上的发掘工作,又与多家在IT业界领先的软硬件厂商携手创建了旨在协作创新的英特尔云构建计划(Intel Cloud Builder Program)中,由此,开放的架构与开放的生态系统相辅相成,开始切实推动整个云计算产业、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进程。

开放的云计算需要开放的数据中心

在英特尔及IT产业界和客户方面合作伙伴的合力之下,开放数据中心联盟和英特尔云构建者计划的已经在短短一年之中有了飞跃性的进展——前者的成员已经超过300家,掌握的年度IT投资总计已超过1000亿美元,且已发布了8个云计算应用模型及相对应的多个解决方案,后者的参与厂商则超过了40个,也拿出了超过40个已经验证、切实可行的云平台参考架构。

与此同步,英特尔自身的技术创新也从中获益良多,事实上,它一直在面向服务器、网络和存储领域的产品上针对云计算应用的特征和需求进行很多重要的优化和革新,这一努力早在英特尔两年前就成立数据中心事业部(Data Center Group,DCG,现名为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DSCG)就已起步,而今,它更是将旗下服务器、存储和网络产品线的创新归入统一规划,以实现计算、存储与网络的融合理念。开发和应用基于开放架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来实现高效、安全、简化和易管理的开放数据中心,意味着英特尔将全面提供面向数据中心所需的计算设备、包括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设备领域提供基于工业标准、针对云计算环境和应用需求优化的芯片产品,并将其指令集架构、重要特性和相关的参考设计开放给诸多合作伙伴,让他们开发出最终的、适用于构建云计算平台的开放式数据中心产品或解决方案。

肩负这一重要使命,英特尔将整个数据中心的IT设备视为一个智能的大脑,担负计算任务的服务器就如同其专门判断和处理信息的神经元;存储设备则是可以收纳海量信息,并随时准备接受访问和更新的记忆细胞,而网络就是连通所有这些神经元和记忆细胞的神经连接,英特尔认为只有三者在性能和功能上尽量实现平衡,才能实现最无缝的配合,以及1+1+1>3的应用效果。

秉承这一理念,英特尔数据中心事业部在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这三条产品线上均已实现了具有重要意义的突破,已获取了能够帮助用户打造具备出色互操作性,并能满足用户性能和功能需求的高性能计算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的创新成果:

提供更强计算驱动力的“至强”芯

英特尔在服务器领域的创新,对于构建高效高性能的数据中心来说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它将是其主要的性能输出引擎,是调动整个数据中心高效稳定运转的核心。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和E7系列提供了比上一代产品性能各自提升达60%(***幅度)和3倍(平均幅度)的优异性能,在现今双路及多路x86服务器处理器领域的性能优势已为众多评测机构和服务器用户所验证,而它们,特别是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也同样被众多云计算领域的先行者视为理想选择。

以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为例,它通过在业界率先采用基于新型晶体管技术的32纳米制造工艺,可自动调节功耗以及根据应用需求智能调整服务器性能,有助于IT部门满足数据中心的性能、功耗和创新需求。通过集成的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英特尔超线程技术以及英特尔快速通道互联技术(Intel QuickPath Technology)等多项智能创新技术,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为服务器提供了强大的性能,以满足各种的软件环境需求。

与此同时,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可自动调节功耗,将行业领先的能效与智能特性***结合,满足不同的工作负载需求。同时,英特尔智能节能技术(Intel Intelligent Power Technology)等智能计算特性,在需要时为关键工作负载提供运行所需的电量,在不需要时节省电量,配合英特尔睿频加速技术,使处理器能够利用可用功率以较高频率运行,从而按需提高执行速度为满足现在和未来云计算数据中心需求提供强大智能性能和灵活性。

作为目前云计算平台计算的基础,***的英特尔虚拟化技术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600系列上更加有效地提升性能,增加整合比率,支持将各代服务器集成到同一个虚拟服务器池中,以及提高虚拟机故障切换、负载平衡和灾难恢复能力等,为提供一个平衡高效的云计算平台奠定了基础。

同时,令人期待的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系列产品已经如期生产。据运功特尔公司副总裁、英特尔数据中心及互联系统事业部总经理施浩德2011年9月13日在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2011 IDF)上透露,与之前英特尔至强处理器5500 (Nehalem-EP)系列产品相比,至强E5的预估需求量约为其20倍,合作伙伴基于至强E5处理器的系统设计将超过400套,是至强处理器5500系列发布时的2倍。该处理器将为未来云计算数据中心带来更加强劲的计算引擎。

打造功能更丰富、更灵活的开放存储系统

在数据中心内担负海量数据贮存重任的存储设备,近几年来正随着各行各业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而逐渐走红,其受用户关注的程度,很多时候甚至还超越了服务器。而在英特尔计算、存储与网络融合的理念下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对于存储相关产品的要求是,要让它能够为更多存储系统厂商所用,并在提供出色性能的同时,保证不同厂商的产品之间以及同一厂商的不同代产品之间,以及它们和数据中心内其他IT设备之间要实现更好的兼容、互操作和数据迁移能力。

为满足上述要求,英特尔将至强产品线延伸到了存储系统领域。除了基于开放、标准化架构的先天优势外,其面向存储系统的至强处理器还有一些亮点,也是它吸引存储厂商和用户的关键,那就是它们与服务器版的“同胞”一样,一方面借多核和先进微架构提供了非常出色的运算性能,另一方面也集成了有助于提升存储设备处理效率、能效和实现存储虚拟化的智能特性。这些亮点配合业界在英特尔架构上强大且成熟的应用开发能力,可帮助企业存储设备增添更多、更新的功能和应用模式,同时,还能通过推进存储和服务器的融合,形成兼具计算和存储能力、应用更具弹性,可及时适应用户需求变化、性价比也更为理想的解决方案。

辅开带宽更高、更易用的信息“生命线”

在英特尔云计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以以太网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产品堪称信息“生命线”。英特尔在这一领域的主力产品就是万兆以太网相关产品。若只从规格上来看,万兆以太网相对于千兆以太网的优势在于带宽大增,延迟降低和可靠性提升。但在真实应用环境中,其功效还不限于此。企业用户在万兆以太网出现之前常通过在单台服务器上配备多个千兆网络适配器,并对其端口带宽进行汇聚来获得更高网络带宽。使用万兆产品后,他们就可以通过简化服务器网络适配器和相关网络设备达到同样目的,英特尔称这种简化可使数据中心里每机架功耗降低45%、网络线缆和交换机的接口减少80%、用户花费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上的成本降低15%,并使每个服务器的联网带宽提升达2倍。此外,万兆以太网也可以为千兆以太网和Infiniband之间较大的跨越架起沟通的桥梁。

在上述应用优势的基础上,英特尔还正在数个环节上对万兆以太网进行技术革新,以求进一步提升它在平衡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中的应用表现:一是在万兆以太网网卡上增添对更先进的多队列技术的支持,以求为用户们未来采用性能更强的多核处理器以及更充分地利用其计算力保留出足够的空间;二是利用万兆以太网推进统一网络的构建,例如在今年为其万兆以太网服务器适配器X520系列增添了开放式光纤通道以太网软件堆栈的免费升级,以促进对存储网络的融合,使数据中心的网络架构进一步简化、统一化,从而降低用户的成本和加快其软硬件设备的部署和应用;三是努力降低万兆以太网的使用成本,例如计划在今年内提供板载的万兆以太网适配器,以促成万兆端口价格在2012年降至500美元以下的目标。

走向融合,开向开放,走向云计算

从上述即将面世的下一代至强E5平台的产品特性可以看出,数据中心走向融合趋势是不可阻挡的,这样它才能更加走向开放、走入云计算的时代。英特尔业界领先的创新产品技术及其积极推动参与的开放数据中心联盟与云构建计划,正在***整个业界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向其2015云愿景迈走坚实的前进步伐,基于英特尔架构的计算、存储和网络,就如同三驾马车,必将把未来的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构建、应用和维护推向***的境界。

 

责任编辑:鸢玮 来源: 中关村在线
相关推荐

2018-10-25 14:08:40

微软AzureOffice 365

2021-03-25 19:53:43

亚马逊云科技

2014-04-18 10:58:45

2020-11-15 19:42:36

人工智能AI

2020-04-20 14:40:07

KyribaSaaS

2020-12-16 10:01:32

智能苏宁木牛工具

2013-06-14 16:17:28

企业电商

2016-10-24 22:50:56

GFS大数据Google

2016-10-24 22:57:05

2011-09-15 17:26:51

工作站行情

2016-03-14 10:02:46

2019-07-03 14:31:02

微服务架构互联网

2018-08-13 17:12:22

科技

2020-05-11 10:46:49

物联网Cat 1IOT

2010-11-23 18:22:31

微软

2013-11-12 09:13:21

开放云

2013-05-03 08:51:01

2010-06-18 07:12:48

戴尔云计算战略

2015-11-18 17:26:12

2013-03-01 10:35:56

公有云IBMIaaS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