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0天前施密特(EricSchmidt)在东京说的那句“我们将确保HTC不会败诉”多少有点“大哥护小弟”的江湖意味,那么这个消息就很严肃了:Google从IBM手里购买1030个专利以应对专利诉讼。这样,加上2004年上市以来零零星星储备的728个专利,Google已经有1700个专利了,——相比之下,苹果是4000个,微软是18000个。
SEObytheSea公司总裁比尔·史劳斯基(BillSlawski)披露此次专利转让涉及微芯片、区域数据库、内存制造和架构、服务器和路由器架构、面向对象程序和一些企业流程方面的技术(点此查看专利转让记录)。目前这次专利转让还没有完全公开,Google也拒绝透露购买费用。
联系此前Google法律总顾问肯特·沃尔克(KentWalker)的“软件专利搞砸创新”的言论,难免让人勾勒出一个悲情的Google——我们不希望战争,但不怕战争(毛主席语)。沃尔克在7月26日说:
现在科技界有一个大问题:软件专利往往会搞砸创新工作。(使用专利手段)任何一方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打击对方,甚至阻止他们的产品进入市场。有些人造成了一损俱损的局面,但要买断所有的专利代价是高昂的。通过购买专利来打击其他竞争对手不是一个好方法,但我们也不会缴械投降。
此前,施密特在东京Google移动大会上也有一番言论:
我们看到Android设备以爆炸性速度迅速占领市场,对于我们的成功,竞争对手们的反应不是创新,而是法律诉讼。对于这一点,我们一点也不担心。
沃尔克和施密特的言论或许为Google赢得了一些“同情分”,但是“同情”不能帮Google赢得官司,只有硬实力——专利储备才可以。
Android现在身陷专利诉讼包围之中,牵连的厂商有苹果、微软、IBM、Google、甲骨文、HTC、三星等。HTC已经要在每部卖出的手机中交给微软5美元专利费,同时初步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裁定侵犯苹果2项专利;苹果与三星的官司将在12月宣判,此前苹果要求ITC加快审判进程的要求被遭到拒绝(因为三星GalaxySⅡ将在8月美国上市,苹果要求法院在8月判决以阻止GalaxySⅡ进入);Google与甲骨文的官司将在10月审判,初步消息猜测甲骨文61亿美元的索赔可能不会得到法院支持;等等。一片混乱之中,如果说施密特在华盛顿的游说是“旁门左道”——已经有人讽刺施密特应该注册为说客(lobbyist),那么储备专利才是光明正大的“硬通货”。
储备专利两个渠道,一是申请,二是购买。申请要经历繁琐的法律流程,耗时烧钱费力;购买只费钱,但不一定能买到。Google已经关闭GoogleLab,——一个曾经测试过Gmail、GoogleCalendar、AndroidmobileOS、Google+的场所,以节省庞大的开销,“集中力量办大事”,其中的“大事”,既有Google+,也有专利购买和申请。
各大巨头的专利大战,乐在心里的是像InterDigital这样靠卖专利营生的知识产权公司,最近该公司在网站上挂出了出售专利的信息。据传Google已经跟其进行了初步谈判,苹果也可能加入这场专利收购之争中。InterDigital拥有8800项专利,还有10000多项还在申请;其中1300项与手机专利直接相关,苹果获得这些专利可以使每台iPhone成本降低3–10美元,Google获得则将形成庞大专利储备从而摆脱部分Android专利诉讼,所以这场专利收购极有可能刷新北电专利拍卖创下的45亿美元纪录。
而专利大战损失最大的,可能是科技行业的创新精神。专利大战不止提醒Google,也告诫众创业公司,要注意专利的保护;这个借鉴意义,可能加大科技公司在专利申请和保护方面的投入,减少在科技创新的投入和冲劲。设想一下,如果大家都像IBM、微软、甲骨文那样搞一个小创新就申请一个专利,再去找小公司、“嫩”公司收“保护费”——这一切,历史是那么熟悉——这对于行业发展实在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