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将锁定关键业务(Mission Critical)及其IT平台,特别是承载它的服务器。从表面上看,这两个话题之间似乎并没什么关系可言,但在业内专家看来,它们之间恰好是互补的。因为现如今绝大多数企业级IT应用都在向云计算及其承载平台转移和聚合,而惟有关键业务类的应用,在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还需要运行在一个独立的、专用的IT平台,这个专用的平台只要还存在,就会与云计算及其平台互为补充,形成完整的企业IT架构。
看到这种互补的关系,想必大家脑海中立即就会浮现出一个问题,即关键业务到底有何特别之处,以致在云计算即将一统企业IT应用的时候,它还能拥有专用的IT架构?还能如此特立独行?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先解说明白什么是关键业务。如果用比较技术控的说法,关键业务就是指那些部署在独立与优化的系统架构上的一系列特定应用,其典型的工作负载要求支持产生业务营收的关键业务流程,包括了商业智能分析、业务流程处理(交易处理和ERP等)、核心数据库等。
如果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关键业务则是指企业和机构中那些不能在运行中出现间断的核心应用,特别是政府、国防、安全、电信、金融、交通、医疗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业中企业和机构所运行的这类应用,当然,关系到一般企业根本命脉的应用,也可以被称之为关键业务。
从上述定义的反向出发,我们就能发现另外一种方法,也能用于判断某应用是否算是关键业务,那就是某应用的运行一旦出现意外中断就会造成极大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不良影响及损失,那么它就是关键业务,当然,任何一家企业肯定都是不希望大家有机会用这个方法对其关键业务进行甄别的。
不论是从正面还是反面来看,相信大家不难发现,关键业务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能出现意外中断”。调研机构Qualix Group曾有一组数字说明不同行业关键业务中断带来的金钱损失:服务器宕机1分钟,平均会使运输业损失15万美元,银行业损失27万美元,通信业损失35万美元,制造业损失42万美元,证券业损失45万美元,这可是真正的一刻值千金啊!因此不论是什么行业内的企业用户,其对于关键业务承载平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必须是非常严苛的,严苛到他们在采购相关服务器时都得用“5个9”(99.999)、“6个9”(99.9999%)甚至“7个9”(99.99999%)的标准来加以评估,而这些标准代表的,就是一台服务器每年的非计划停机时间分别只有5分钟、30秒和3秒钟!
除了如此突出的对于可靠性(Reliability)的需求外,关键业务的定义中还凸显了它的另一外特点,就是在企业应用中的核心地位。这决定了它处理的数据和信息都是其用户核心的数据和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通常都是海量的。从关键业务领域最常见的三大类应用——在线交易、商业分析和数据库来看,它们即使应用于一家普通企业,所处理的数据量可能也是非常惊人的,就更不用说它们在银行、电信、证券等行业运行时动辄就要面对TB或PB级的数据量了,如此规模的数据,又关系到其用户的生产、运营和决策效率,势必要求其承载平台要有非常出色且易于扩展的处理能力。所以,关键业务对于IT系统,特别是对于其中服务器的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要求也是远远超出其他IT应用的。
在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的基础上,关键业务对于可用性(Availability)和可维护性(Serviceability)的要求也是与众不同的。虽然这两个特性在我们上述关键业务定义的字面中很难被察觉出来,但可用性代表的是系统被请求使用时可能迅速反馈并被正确操作的可能性,可维护性则表明了系统出现问题后到回复正常操作这一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或能实现的效率,它们与性能和可靠性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关键业务对于IT平台,尤其是服务器的要求,应该是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再加上高可靠性、高可用性和高可维护性(即RAS)。
通过以上论述,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了关键业务在企业IT应用中的特殊性,如果我们把整个企业级IT应用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关键业务就相当于这个金字塔的塔尖,高高在上,至关重要。同样,大家可能也了解到支撑这个“金字塔尖”的IT平台与支撑其他应用的平台的不同之处了,也能明白为什么关键业务在今天仍然需要独立的、专用的IT平台来支持的原因了。下一篇《与RISC***对决 英特尔架构胜算何在?》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