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5万并发,用友NC在企业私有云领域取得领先

企业动态
“我们是否要采用云计算”变成“云计算的路在何方”?现阶段要回答这个问题有相当的难度,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这就是云计算之路一定是一个又一个云应用铺就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近日用友NC V5.7新版产品,基于云计算架构与计算环境在普通PC服务器集群上通过53000次的并发压力测试,才格外引人关注。

到了今天,云计算的流行,已使得它成为一个不得不提的概念了。但另一方面,对云计算“众说纷纭”的现状,也反映了对于云计算从概念到应用,业界的认识还处在一个相对模糊、抽象、云山雾罩的阶段。这二者交织在一起,就使得大家急需知道的,从“我们是否要采用云计算”变成了“云计算的路在何方”。现阶段要回答这个问题有相当的难度,但有一条是肯定的,这就是云计算之路一定是一个又一个云应用铺就的。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近日用友NCV5.7新版产品,基于云计算架构与计算环境在普通PC服务器集群上通过53000次的并发压力测试,才格外引人关注。

NC V5.7突破53000并发压力测试

许多人对于压力测试有一个误解,这就是很多消费级网络应用的并发数动辄可以达到数十万之多,为什么用友NC通过五万人的并发压力测试就值得业界震惊。这实际上是源于一个误解。

管理软件的复杂程度远非消费级网络应用可比,在全球超过数十万员工的大型跨国公司很多,然而真正每日每时使用管理软件系统的核心经理层与员工不过几千人而已,同时在线人数可能会更少。因此通过五万级的并发测试,就意味着用友NC这款定位于***的高端管理软件可以满足对并发需求最苛刻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信息化需求。

国际上多数ERP提供商在偏单一应用场景的并发测试,虽然***规模也可以达到50000次左右,但并发测试压力较小,不足以说明产品的整体水平。而用友NCV5.7在此次测试中,却被要求基于普通PC服务器集群,提供包括财务供应链、资金拨付、网上报销、可以实现员工自助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新增资产、企业门户等模块在内的月末混合应用场景,压力是平时应用的2-3倍。因此,确切地说取得如此突破的,到目前为止国内只有用友一家。

从这项看似残酷的测试中,我们不难体会到:云计算将不再是“云山雾罩”,而是就应用在我们身边,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价值。

用友股份CTO兼NC产品技术总监林大瀚介绍说:“用友NCV5.7能成功取得本次突破,得益于两项关键技术:超大型企业集团私有云智能集群体系和基于云计算的第三代企业商业智能分析架构EIA(企业信息分析)。”

***,应用用友集团私有云架构,可以轻松实现动态布署、智能监控和资源调度,从而把用户的设备与应用服务层全部管起来。只要定义一个设备添加进这个私有云,接下来,虚拟机创建、应用布署等工作全部是自动完成的。系统会自动检查它有多少可用资源,当内部出现问题时,能做到自动地追踪。这样,一方面降低了管理难度,另一方面也节约了IT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

第二,应用开放式架构基础之上的第三代实时BI分析技术,能把企业业务系统和分析系统同步起来。随着超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由原来的孤岛统一到集中的平台上,管理软件交易数据量的巨幅增加,必然带来BI需求的大幅度提升。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挖据,并最终服务于企业决策,将是集团型企业成功转型、智慧发展的“中枢大脑”。在NCV5.7中,已经实现了基于云计算架构的BI的实时分析功能,具备了交易系统和分析系统实时联动、高性能实时分析、支持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整合等应用。

第三代实时BI带来的好处

从2008年开始,商业智能系统的引进成为了一种潮流。但也许我们并不知道,实时的商业智能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也许这样的一组场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实时商业智能带来的价值:

当客户把电话打进企业的呼叫中心之后,只需要1秒的反应时间,接待人员就可以拿到这名客户的信用程度,以及这名客户以往的采购喜好,从而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

企业高层做预算时,下属修改过的预算信息,几秒之后就可以反映给企业高层。需要层层汇总才能产生的预算报表再也不需要花十几天的时间编制,而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就能搞定。

也许这些是管理软件早已描述过的让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景了,但在现实中,离开了云计算及相关应用的帮忙,这些却一下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就来自于两个字:实时。

林大瀚介绍说:“过去的BI架构,把企业的信息系统分为业务系统和分析系统两部分。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在原有技术条件下,既要保证业务系统运行的顺畅,但又要使得企业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但将业务系统与分析系统分离所得出的数据,就不再是实时的数据了。而且业界原来的做法,使得这些被预处理过的数据成了‘死’数据,变换几个管理口径,从ETL层面到分析模型建立层都需要重新改。”

实时为什么会起阻碍作用呢?原因很简单,客户打进企业呼叫中心的时间很短,短短1-2分钟内在不影响业务系统正常工作的状态下,需要瞬间查出客户信息,就需要企业的计算系统具备相当的计算力。而且不要忘记,这种服务还是处理并发状态的,很难想象企业的呼叫中心只能保持一位客户通话的状况出现。

在用友的私有云计算架构下,应用第三代实时BI技术,在数据处理端,把交易系统和分析系统实现了联动,取消了预先汇总的概念,让第三方数据引擎可以随时以秒级更新,统一访问接口,把批量业务数据分散,这就是实时分析技术。还特别强调一下,这个实时分析技术,一定要建立在开放式架构的基础之上。

关于这一条,也不难理解。云计算的采用一定是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开放式架构,原来的系统都可以接入私有云。由此我们不难想见,成功的云计算之路一定是一个渐近的过程,而绝不能成为一部“断代史”。

有了这几点,我们就可以享受实时BI带给我们的好处了。

揭开云应用神秘的面纱

至少在相当数量的专家眼中,云计算并不是新生事物,它的产生来源于一系列的技术积累。同时,相当数量的专家也在为我们描绘着一幅幅美妙的云前景。但问题是通往这些美妙的云前景的路——云应用,与真正的成功之间,似乎总隔关一层纱帘。因此,能否拿掉这层纱帘,也许将成为成功云计算的特征。

云计算***的特征就是商业模式的颠覆,通过商业模式的变更,能够实现用二流的服务器,打造出***的高性能集群的现实。云计算最典型的代表就是Google的搜索引擎,简单的说,它是由几百万台廉价的服务器所组成的网络,这些服务器单独运行时稳定性并不高,宕机或磁盘损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但作为集群,它们的可用性却非常高。

事实上,用友NCV5.7通过53000次并发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已在试图拿下这些纱帘了。现在,任何企业都可以享用到云应用所带来的快乐了。

这层纱帘首先是成本。对此,林大瀚给出了解决之道:“在云计算的大背景之下,运营商更看重成本。如果分析引擎用的是收费引擎,成本会非常高,用友的私有云架构也就难以推广了。但我们是在开放架构上实现的实时分析,现在用友的高端系列产品也全部可以适配开源数据库了。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用开源数据库完成核心业务,ERP系统中查询业务与写入业务是9:1,我们在这9份业务中,分出一些,用开源引擎来实现。这样许可的费用就会大幅降低。”

此外,林大瀚接着说:“不要忘记用友NC5V.7通过53000次并发压力测试,其测试环境是搭在清一色的PC Sever集群上,而非小型机上。这实际上在硬件成本上又可以大省一笔。”

下边的一层纱帘是网络带宽,对此,林大瀚又拿出了杀手锏:“NC管理软件在56K拨号上去的情况下,能够10秒内就实现登录。做一行单据仅仅在1—2秒之间,保存一个单据大概会在5秒以内,包括国外一些很知名厂商都做不到这些。我们甚至到网络条件非常差的非洲,在商用卫星网下实现过相应的应用。用友NC是***款能够运行在商业卫星网上的产品,由于卫星在赤道上方,与地球的距离是固定的,传输时延非常长,基于这样的网络设计的产品有非常高的性能要求,网络流量足够小。”

当一项应用能为我们带来好处,而其开发者又已为用户考虑好了转换的代价是否低廉,在这种情况下,想来用户已没有理由拒绝这种应用了。也许这才是用友NCV5.7通过53000次并发压力测试***的惊喜。因为它已不单纯是中国管理软件的突破,还是私有云计算应用的重要突破。

而在取得这样的突破,显然需要一种踏踏实实的态度,注重一点一滴的积累。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友,2007年,用友建立SOA 解决方案中心;2008年,用友基于ESB和SOA技术建立集成能力,为客户构建企业服务总线建立系统间的连接能力;2009年,用友采用企业级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等技术,优化企业管理软件,打造智慧的企业管理软件;2010年全面进军云计算。用友关于云计算的布局由来已久。从这个角度分析,用友NCV5.7通过53000次并发压力测试,已经是一件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了。也许,它不过是用友云战略的一个前奏,在它后边,大规模的云应用跟着要来了。

责任编辑:王勇 来源: 51CTO
相关推荐

2009-02-01 10:32:00

用友NC企业级云计算服务器

2012-05-25 09:06:29

用友私有云

2011-05-06 09:15:29

云计算

2021-07-02 10:00:04

量子计算技术钢铁

2016-01-16 20:05:36

用友华为私有云

2016-01-21 18:54:58

私有云华为

2021-01-20 10:58:34

云计算公有云IT

2013-11-22 11:01:22

用友

2023-04-24 10:05:16

2011-10-10 11:12:55

美信云网管

2021-06-16 09:41:46

云计算云平台

2015-01-20 21:53:19

用友NC6

2013-11-27 09:36:31

Forrester惠普私有云服务

2012-08-10 10:18:44

DeltacloudApache开源云服务器

2016-10-14 16:31:48

5G华为

2017-12-26 15:52:30

华为云

2020-01-23 15:33:07

AI 数据人工智能
点赞
收藏

51CTO技术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