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软件和信息服务杂志社等单位联合承办的2011中国工业软件发展论坛在北京展览馆成功举办。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领导、各地经信委(工信厅)领导、业界资深专家、行业协会代表、企业用户、众多工业软件企业高层和媒体记者出席了本次大会。
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洪京一、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国杰院士和吴澄院士分别为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单位授牌,将本届论坛推向高潮。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国需要加快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避免陷入不利的国际分工体系。因此,当前经济发展任务是如何从一个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大力发展工业软件就是实现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关键,以工业软件和其他信息技术为支撑,走面向未来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二五期间,工业软件产业必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表示:“工业软件正在迎来发展的‘黄金十年’,2011年作为开局之年,如何布局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要,发展好工业软件产业,才能夯实‘制造’与‘创造’之间的桥梁。软件服务业司会在政策、资金层面对本土工业软件产业进行大力支持,尤其是国内企业工业软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同时,还将通过软件服务司指导的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这个组织,将工业软件界的产业诉求及时传达给政策制定机构,把用户的需求与企业产品准确对接,提高全社会对国产工业软件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推动工业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
会上,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澄就两化深度融合的问题,提出了两点引导建议:第一,广度和深度。我国已经在广度推进了将近二十年,现在强调要用深度带动广度。第二,依靠外国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实施信息化,更多依靠自主品牌的信息产品来实施信息化。
航天科技集团总工程师杨、神舟软件总裁杨海成作为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的专家,提出工业两化深度融合会催生一系列新的业务模式、业务生态以及产业形态,比如制造会从生产型制造走向服务型制造,从生产型工业走向服务型工业。正是看到了这些机遇,神舟软件在形成了全系列工业软件产品的布局后,自主开发与协同开发并重,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程度,从而为航天工业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在论坛上,来自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高耗能企业提出“十二五”期间,企业将面临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毅平现场支招。可以通过能源管理中心系统方案,帮助钢铁企业建立一个适合企业实际的管控一体化系统;建立一套能源系统运行和基础管理体系;建立一组以公司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能源考核和管理标准,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北京数码大方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雷毅的工业软件“抱团”求发展的思路,得到了与会专家听众的认可。因为只有形成产业链,每家国产工业软件企业才能更加聚焦、才能更加满足工业的需要、才能更具有竞争力、才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联盟和开放是一条必行之路。工业软件联盟的成立为打造更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产业链,从客户、供应商、技术以及标准等方面形成完整产业链提供了平台。
中望公司策略合作总监高飞进一步表示,更多的中国工业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发挥好国产工业软件联盟的作用,加强企业间分工协作,通过打通产业链靠更多企业将国产工业软件做大作强 。
从市场规模来看,赛迪顾问认为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研发设计工具、高档数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等工业软件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2013年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超过3800亿元,未来3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产业联盟的形成为工业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环境,但是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要领先国际厂商,真正实现黄金发展十年,还需要关注五大重点:加快提升工业软件自主可控能力、注重标准的同步发展、促进软件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良性互动发展、注重协同化发展和创新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提高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的开发应用能力。
为此,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表示,联盟将持续举办类似于中国中国工业软件发展论坛、行业研讨座谈会等活动,结合十二五规划,推动工业软件尤其是国产工业软件在机械、冶金、石化、电力、纺织、物流等行业的应用,以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为手段,加速中国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进程,推动工业软件企业、行业用户、工业产业园区相互之间的深度融合,通过产业链的合纵连横倍增产业价值的同时,探讨在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好的应用模式和服务模式,从而服务好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核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