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就是利用测试工具按照测试方案和流程对产品进行功能和性能测试,甚至根据需要编写不同的测试工具,设计和维护测试系统,对测试方案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
Bug来自于一个美丽的IT传说,一支飞蛾导致继电器故障,也让这只给电脑带来灾难的“臭虫”名垂至今。他犹如恐怖分子一样让破坏无处不在,他更像电脑中存放的定时炸弹随时都给会人类带来一场致命的打击。
软件Bug虽然仅是一只“小虫”,但是Bug猛于虎,确实千真万确。随着软件在社会生活中的不断渗透,特别是各种嵌入式软件在各种智能电器的应用,软件Bug造成的损失将会更大,对此,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并采取一个可能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可是在中国软件产业的开发版图上,重开发、轻测试的倾向长期存在,造成了软件产品质量问题日渐突出,由于专业人才和资金的短缺,在生存和质量面前,软件公司开始挺而走险选择后者,让软件BUG流落到用户手中,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制约了软件整体质量的提高。
要尽快建立软件测试人才的系统培养机制、进而保障软件业的健康化发展已成为现阶段亟需解决的当务之急。
据统计显示,在中国一百三十多万软件从业人员中,真正能担当软件测试职责的不超过6万人,在软件业发达国家,软件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之比接近 1:1 ,而在中国该比例仅为 1:8 左右,很多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测试工程师。
业内专家认为:在软件产品的质量保证方面,国内与国外的差距是真实存在的,以软件巨头微软和IBM为例,开发和测试的配比是1:2和1:1.5,而国内最顶尖的软件企业,神码和百度仅有1:0.2和1:0.3,其中多数企业都是自开自测,最终到用户手里的产品质量自然可想而知。
追溯以往由于软件Bug发生的事件早已屡见不鲜,即使软件业巨擘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也曾遭遇软件Bug的尴尬,在2005年CES的一次展会上,比尔介绍了微软的“无缝计算”战略时,他一钟爱Windows出现了蓝屏罢工,引起现场观众一片哄笑。
2003年5月4日,搭乘俄罗斯“联盟—TMA1”载人飞船的国际空间站第七长期考察团的宇航员们返回地球时,飞船偏离了降落目标地点约460公里。据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消息称,这是由飞船的导航计算机软件设计中的错误引发的。
2007年5月本是电脑卫士的杀毒软件却扮演了一回电 脑“杀手”的角色。在一次正常升级后,灾难发生了, Windows XP的关键系统文件被当作病毒被格杀,重启电脑后系统瘫痪。诺顿误杀门事件,其背后的原因是缺乏对软件的严格测试。
类似于这样软件事件天天都有发生,只不过关注的程度有别,没有引起更多的重视而已。但是在质量就生命,创新方能再生的当下,追求完美,根除Bug成为绝大多数软件企业追求最终的目标。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软件产品零缺陷?
首先,软件企业的领导层要重视软件测试对软件质量的重要性,这与主要经营者的观念密不可分。
其次,软件质量测试要考虑三个支点。第一是开发经费,第二是开发工期,第三是质量。
三个支点之间要做到统一平衡,在中国软件的资金没有国外开发丰厚,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为保证工期,往往会牺牲软性指标,很容易在质量大打折扣。因此,软件公司的老总一定要对软件测试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及质量对公司长期发展的重要意义。
再次,要加强软件质量保障部门的技术的提升,培养专业的测试人员,另外从管理上来说,最好成立单独测试部门,保持测试部门拥有独立发言权,避免测试开发混为一体,
最后,如果企业没有能力成立测试部门,可以外包测试经理或者外包测试团队,这也是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的一种手段。
随着软件产业的发展,软件产品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正逐渐成为软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几乎每个大中型IT企业的软件产品在发布前都需要大量的质量控制、测试和文档工作,所以软件测试绝不容忽视。
【编辑推荐】